糖尿病足溃疡的中医治疗近况*

2013-04-07 22:22王晓鲁李艮弟审校秦海洸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南宁530023
陕西中医 2013年3期
关键词:坏疽药用川芎

王晓鲁 李艮弟 陈 鹏 审校 秦海洸 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南宁 530023)

中医学认为糖尿病足病属于中医“脱疽”范畴[1],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也是糖尿病患者致残、死亡和能力丧失的主要原因[2]。中医诊察病情,辨别症候,四诊合参,根据本病的不同分期采用相应的中药内服或配合相应的中药外治,缩短了溃疡面痊愈的时间,使截肢率和致残率得到了大幅度降低,使患者的健康状况得到了很大的改善。现就中医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有关资料综述如下。

1 中药内治 1.1 分期论治 阙氏[3]根据创面不同的组织情况及创面不同的颜色状况将本病分为不同的阶段进行治疗。阙氏采用赤芍、生地、玄参、丹参、石斛、麦冬、薏苡仁、蒲公英、黄柏等清热养阴之品用于黑期。第二期创面变为黄色,以丹皮、生地、赤芍药、玄参、当归、黄连、金银花等清热利湿活血化瘀之品。阙氏采用党参、生黄芪、茯苓、白术、丹参、当归、仙灵脾、赤芍药等益气活血化瘀之品用于红疽。第四期变为粉色,治疗同“红疽”。阙氏以中药内治为主,配合西药及外治,共治疗463例,总有效率为91.58%。

陈氏等[4]根据病程的不同阶段将本病分为溃疡发展期、溃疡愈合期、溃疡恢复期三期。溃疡发展期以四妙勇安汤加减,药用:金银花、牛膝各30g,连翘15g,紫花地丁、玄参、当归、赤芍、川楝子、红花、赤小豆各10g,生甘草6g。溃疡愈合期以托里消毒散合薏苡附子败酱散加减,药用:当归、白术、桔梗、茯苓、川芎各10g,红参、白芍、皂角刺、制附子(先煎)各15g,金银花、黄芪、薏苡仁、败酱草各30g,甘草8g。溃疡恢复期以右归丸加减,药用:熟地、山药各30g,枸杞子、菟丝子各15g,杜仲、鹿角胶、当归、制附子 (先煎)各10g,肉桂、甘草各6g,山萸肉、太子参、白术、茯苓各10g。整个治疗过程中均加用活血化瘀药:丹参30g,莪术10g,并随症加减。陈氏等以中药内治为主,配合西药及外治共治疗32例,总有效率为96.5%。

1.2 分型论治 李氏[5]将本病分为寒湿阻滞型、瘀血内停型、湿热炽盛型、气阴两虚型4型。寒湿阻滞型以温经通络、散寒除湿为法,药用:川乌6g,赤芍、当归、红花、山萸肉各10g,独活、川断、川芎、怀山药、茯苓各15g,桂枝12g,桑寄生、川牛膝、黄芪各20g。瘀血内停型以活血化瘀、理气通络为法,药用:桃仁、川芎、生地、赤芍、白术、丹参、葛根各15g,当归、黄芪各20g,红花、地龙10g。湿热炽盛型以蒲公英、金银花、野菊花各30g,连翘15g,当归、赤芍、牡丹皮、玄参各10g,白芍、土茯苓各15g,黄连6g。气阴两虚型以益气养阴、化瘀生津为法,药用:黄芪30g,党参、白术、生地各20g,当归、丹皮、生甘草各10g,白芍、川芎、茯苓各15g。用法:每日1剂,水煎2遍,共400mL,早晚分服,1个月为1个疗程。共治疗57例2型糖尿病病人,总治愈率达到85.96%。

刘氏[6]以内服中药为主,配合西药及外治,共治疗糖尿病坏疽34例,有效率为97.06%。刘氏将本病分为阴寒偏盛型、热毒炽盛型、阴阳两虚型3型。阴寒偏盛型治疗以温阳补肾、祛寒通络为主,用自拟散寒温阳通络汤,药用:人参、炮穿山甲、何首乌各15g,黄芪、怀牛膝各30g,桂枝、干姜、制附片各10g,血竭6g,鸡血藤20g,当归、蝉蜕各12g。热毒炽盛型治疗以清热解毒、消肿利湿、通络止痛为主,用自拟通脉解毒汤,药用:金银花、连翘、玄参、玉米须、薏苡仁各30g,乳香、没药、黄连、石斛各15g,牛黄3g,云茯苓、知母各12g,生甘草10g。阴阳两虚型治疗以调补阴阳,温经散寒为主,用自拟回阳通脉汤,药用:生黄芪、益母草、玄参各30g,制附片、白术、桂枝各10g,党参12g,云茯苓、当归各20g,苏木、麦门冬、石斛各15g,肉桂3g。

穆氏等[7]以中药内治为主,辅以内服及外用药物,共治疗糖尿病肢端坏疽46例,总有效率为93.48%。穆氏将本病分为寒凝血瘀、脉络阻滞型,湿热炽盛、郁毒内结型,气阴两虚、津伤血瘀型3型。寒凝血瘀、脉络阻滞型治疗以丹参、黄芪各30g,赤芍、当归、白芍药、熟地各15g,桂枝、制附子各10g,肉桂3g,川芎、鹿角胶(烊化)各10g等温阳散寒通络之品。湿热炽盛型采用野菊花、蒲公英、金银花各30g,土茯苓、白芍药、赤芍、当归、连翘各15g,牡丹皮10g等清热利湿之品。气阴两虚型采用丹参、黄芪各30g,白芍药、赤芍药、当归、熟地各15g等益气养阴之品。

刘氏等[8]认为初期局部感染明显者,以治标为主,多以四妙勇安汤、五味消毒饮、六丁饮等加减治疗。待感染控制,局部湿热邪毒症状不是十分明显时,则以治本为主,辅以清热祛湿、活血化瘀等法,多以顾步汤、人参养荣汤、阳和汤等加减治疗。辅以中药外治,共治疗100例,治愈好转率为94%。

1.3 单方论治 张氏[9]自拟中药内服方,辅以西药及外用药液湿敷,共治疗20例,总有效率为95%。选用当归、川芎、黄连各10g,虎杖、生黄芪各30g,地龙、赤芍药各20g,蜈蚣(研末吞)2条等中药。在自拟方的基础上根据创面不同的情况加减中药。

林氏等[10]在临床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用四妙勇安汤加减治疗糖尿病坏疽38例,治愈25例,显效12例,进步1例,显效率97.37%,总有效率100%。药用:金银花、赤芍、黄柏、当归、栀子、防己、紫草、甘草、红花、木通等,常规剂量,1剂/d,水煎服。

龚氏[11]采用清热解毒、活血祛瘀、抗疮生肌之中药,并辅以西药及外治,共治疗47例,治愈39例,占83%,好转8例,占17%。药用:黄芪、牛膝、紫花地丁各30g,人参9g,当归、赤芍各12g,蒲公英5g,金银花、菊花各15g,甘草9g,口渴者加天花粉15g,水煎服,1d1剂。

刘氏等[12]用内补黄芪汤:黄芪30g,丹参、麦冬、熟地、太子参、茯苓各15g,赤白芍、远志、川芎、官桂、当归各10g,甘草6g。每天1剂,水煎2次,取药液混合后分2次口服。辅以外敷丹剂进行治疗,共治疗46例,总有效率为97.8%。

马氏等[13]用中药通脉解毒汤加减内服,并辅以西药及外治,共治疗32例,治愈25例,显效5例,好转1例,无效1例。药用:当归、丹参、鸡血藤、金银花、玄参、地龙、全虫、甘草。

郑氏[14]用托里透脓散加减,辅以西药及外治,共治疗10例糖尿病肢端坏疽,疗程2~4个月,7例病人痊愈,3例好转。药用:黄芪、银花藤各30~50g,皂角刺、白芷、当归各12g,茯苓24g,白术、川芎各15g,甘草3g,穿山甲10g,水蛭6g,舌苔厚腻者去白术改为苍术30g。

王氏[15]以清热解毒、活血通络为法,在四妙勇安汤的基础上加入水蛭、蜈蚣等。在控制血糖的基础上,辅以中药外治,共治疗30例,总有效率为96.67%。

秦氏[16]采用自拟方治疗本病,药用:黄芪20g,川芎6g,桃仁、红花、熟地黄、当归、白芍、鸡血藤、路路通、地龙、怀牛膝各10g,丹参30g,甘草6g。偏气虚、阴虚加白人参6g;失眠加枣仁、远志各10g,夜交藤15g;肾阳虚加附片6g,肉桂5g;尿检查有酮体加黄芩10g,黄连6g;尿蛋白加金樱、蝉蜕各20g。每天1剂,水煎服。在治疗糖尿病常规用药的基础上,辅以中药外治,共治疗糖尿病坏疽12例,显效6例,有效5例,无效1例。

2 中药外治 2.1 外洗方的应用 康氏等[17]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选用不同外洗方和外敷方,并配合西药对糖尿病足坏疽的患者进行治疗,共治疗糖尿病足坏疽60例,总有效率为100%。第一号外洗方选用黄柏、黄连各10g,金银花藤15g等清热解毒之品;第一号外敷方选用紫花地丁15g,连翘、金银花各30g等清热解毒之品。第二号外洗方选用川牛膝、生地龙各15g,僵蚕、丹参各10g等生肌化瘀之品;同时配合外敷方:血竭15g,鹿角霜12g等。第三号外洗方选用肉桂、附片各10g,干姜15g等通络温经之品;同时配合珍珠层粉35g,麝香5g等外敷。第四号外洗方采用川芎、赤芍各10g,透骨草20g等痛经活络之品;配合外涂液:人参、月苋草油等中药提取液浸泡患处。

王氏等[15]等采用络石藤、鸡血藤、忍冬藤、苦参、蒲公英等活血化瘀通络清热之品外洗,并配合清热除湿的外服中药。在西医常规治疗,普外科常规换药的基础上,配合内服中药,共治疗30例,总有效率为96.67%。

廉氏[18]在治疗糖尿病常规用药的基础上,采用分型论治,选用不同中药煎液浸泡治疗本病。气阴两虚型,药用:太子参、生黄芪、威灵仙、青风藤、海风藤、地龙、制川芎、桂枝各30g,牛膝15g等。阳虚血瘀型,药用:制附片、川椒各20g,细辛10g,水蛭、丹参各30g等。湿热壅盛型,药用:生大黄10g,土茯苓、马勃各15g,野菊花、延胡索、连翘各30g,玄参20g等。煎汤2000mL,浸泡液以35℃为宜,每次浸泡30min,每天1~2次,14d为l个疗程。共治疗56例,总有效率为92.9%。

秦氏[17]用通脉散泡脚外洗,药物组成:乳香、没药、穿山甲、水蛭、地龙、木通各10g,络石藤、鸡血藤各30g,桂枝20g,丹参30g。1剂药共2d使用,每天水煎熏洗,每次熏洗1h,1月为1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不能间断。在治疗糖尿病常规用药的基础上,配合内服中药,共治疗12例,显效6例,有效5例,无效1例。

2.2 其他外治法 郑氏[19]用杜记独角膏,并配合西药及内服中药治疗糖尿病肢端坏疽,共治疗68例,治愈54例,显效10例,好转6例,无效4例。方法:用约40℃水软化杜记独角膏后,摊于生白布上,厚约2mm~3mm,依疮窦道者,用“杜记独角膏”填塞,隔日用1次;创面生脓多者,连续用“杜记独角膏”外敷;创面生脓少者,用抗菌素纱条间隔换药1次;疮面有坏死组织及坏死肌腱者,配合蚕蚀清疮。膏药组成:白附子、全蝎、蜈蚣、黄连、当归、大黄、三棱、莪术、香附、生川乌、生草乌、白芷、桃仁、穿山甲、蛇蜕、黄柏、羌活、独活、防风、木瓜、猪牙皂、红大戟、生地黄、麻黄、天花粉、枳实、细辛、苦杏仁、芫花、肉桂、槟榔、玄参、蝉蜕、五倍子、厚朴、蓖麻子、甘遂、密陀僧。

马氏等[13]局部用黄连膏(黄连、当归、黄柏、生地、姜黄、麻油、黄蜡)、生肌玉红膏(当归、白芷、白蜡、轻粉、甘草、紫草、血竭、麻油)外敷,并用中药麻黄酊浸泡伤面,抗绿生肌散外用。在降糖、抗感染、改善循环、营养神经、中药内服的基础上,共治疗32例,治愈25例,显效5例,好转1例,无效1例。

叶氏等[20]使用三黄、冰片等作为去腐生肌活性敷料并配合其他治疗方法,共治疗40例总有效率为90.00%。

张氏[9]用洋金花5g,黄连50g湿敷患处,在治疗糖尿病常规用药的基础上,并配合内服中药,共治疗20例,总有效率为95%。

3 结 语 综上所述,糖尿病足溃疡是糖尿病的一个重要并发症,以发病率高,致残率高为主要特征,治疗上也颇为棘手,处理不当,常成为导致截肢的一个主要原因[11]。中医在治疗本病上具有很大的优势,采取分期论治、分型论治,内调与外用中药相配合的治疗方案,缩短了溃疡面愈合的时间,降低了致残率,提高了治愈率。笔者认为为了更好地发挥中医的优势,还需要对本病进行更多更深入的研究。值得注意的是糖尿病足溃疡是一种难治性疾病,与多脏器多系统病变相关,个体病情差异较大,难制定统一的诊断与疗效标准,因而文献报道缺乏随机、双盲、对照、多中心、大样本的研究和统一诊断、辨证分型及临床疗效评定标准。因而需要加强理论和实验研究,在继承中医传统的基础上,探讨中医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作用机理,使其更具科学性、严谨性[21]。

[1]魏 艿.糖尿病足的中医治疗探讨[J].陕西中医,2009,30(4):451.

[2]贾建东.中医外治法在糖尿病足坏疽分期辨证中的运用[J].陕西中医,2009,30(8):1032.

[3]阙华发.糖尿病性足溃疡的中西医结合治疗[J].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10,13(11):911.

[4]陈永龙,闫金玉.糖尿病足溃疡的中医分期治疗与综合护理52例临床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8):185.

[5]李亚廷.中医辨证治疗糖尿病足病57例体会[J].医学信息·中西医汇讲及综述,2011,9:4536.

[6]刘晓燕,彭凯润,陈 锋,等.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坏疽34例[J].河南中医,2011,30(2):172.

[7]穆绪超,李玉华,刘青梅.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肢端坏疽46例[J].山东中医杂志,2006,25(1):45.

[8]刘树林,蔡文就,凌 燕.中医治疗糖尿病足100例临床分析[J].新中医,2011,43(5):33.

[9]张太华.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肢端坏疽20例[J].河南中医,2009,29(4):388.

[10]林海燕,于佳宁.四妙勇安汤加昧配合西药治疗糖尿病坏疽38例[J].陕西中医,2010,31(8):974.

[11]龚雄伟.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糖尿病足溃疡47例[J].广东医学,2001,22(9):859.

[12]刘 鹏,刘 薇.中药内外合用治疗糖尿病足部溃疡46例[J].光明中医,2009,24(8):1481.

[13]马立人,孔祥运.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坏疽32例[J].河南中医,2009,29(5):490.

[14]郑行行.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肢端坏疽的临床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07,2:37.

[15]王自辉,李红橄,张雅兰,等.中药内外合用治疗糖尿病足30例临床观察[J].新中医,2008,40(3):28.

[16]秦展宏.中药内外合用治疗糖尿病坏疽12例[J].Clinical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e,2011,3(13):94.

[17]康文娟,都增强.外洗外敷方1~4号配合胰岛素治疗糖尿病足坏疽30例[J].陕西中医,2009,30(11):1494.

[18]廉德胜.中药煎液浸泡辅助治疗糖尿病足临床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28(12):1089.

[19]郑茹文.杜记独角膏治疗糖尿病坏疽68例[J].陕西中医,2009,30(4):460.

[20]叶丽红.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溃疡40例临床观察[J].浙江中医杂志,2011,46(10):751.

[21]李淑梅,胡承晓.糖尿病足的中药外治研究进展[J].中医外治杂志,2010,19(5):56

猜你喜欢
坏疽药用川芎
川芎茶调散治疗耳鼻喉科疾病举隅
川芎外治 止痛功良
延续性护理在糖尿病足溃疡及坏疽合并感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酒酿搭配药用最养生
川芎总酚酸提取工艺的优化
川芎土茯苓鱼汤缓解头痛
试论药用观赏植物在园林绿化配置中的应用
坏疽性脓皮病误诊为带状疱疹1例
蕨类植物在利尿通淋中的药用研究(二)
蒙药药用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