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牧草种质资源收集保护工作有序开展

2013-04-09 07:54
湖南畜牧兽医 2013年4期
关键词:耐盐科研院所抗旱

我国牧草种质资源保护工作自1997年列为财政专项以来,在各级草原技术推广部门、有关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和专家学者的共同努力下,进展顺利,在种质资源保护体系构建、资源保护、抗性评价、安全保存、开发利用和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一是构建了种质资源保护体系。已建立的包括1个中心库,2个备份库,17个资源圃,10个生态区域技术协作组,覆盖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国家级草种质资源保存利用体系,稳步推进全国牧草种质资源保护工作。二是有效保护了种质资源。重点收集、整理、农艺评价、入库保存29405份,3个基因库累计保存种质材料3.9万份,离体保存种质材料482份,无性繁殖材料田间保存600份,有效保护了我国优良牧草种质资源。三是深入评价了材料抗性。以抗旱、耐盐等为目标,完成了紫花苜蓿、三叶草等6527份种质材料的苗期抗旱、耐盐、抗病性评价鉴定。从燕麦、苜蓿、小冠花、百脉根等资源中筛选出12个新品系,新发现或人工创造育种材料69种96份材料,为新草品种选育提供了一批重要的中间材料及分子标记选择技术,为进一步开发利用奠定基础。四是安全保存了种质材料。根据国际植物遗传资源委员会(I B P G R)推荐的监测标准,分类监测库存种质材料1.5万份,繁殖更新3224份,避免资源得而复失,为提供利用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和信息基础,实现了3.9万份种质资源的安全保存。五是高效利用了优异种质。累计向国内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分发种质材料7889份,提供的材料主要用于国家级科研项目及国际合作项目的研究,克隆出5个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的新基因,筛选出康巴猫尾草等4个品种进入国家区域试验。六是形成一支具有战斗力的专业技术队伍。项目累计培养博士研究生24名,硕士研究生137名,同时带动培养了一批基层专业技术骨干,大幅提高了资源收集、保存、评价鉴定等的专业技术水平,扭转了过去人才匮乏的被动局面。(来源:中国畜牧兽医报)

猜你喜欢
耐盐科研院所抗旱
美国联邦政府拨款8 400万美元用于西部地区抗旱
有了这种合成酶 水稻可以耐盐了
种子穿新“外衣”锁水抗旱长得好
航天科研院所“双创”路径研究
果园抗旱“24字方针”
科研院所重点实验室运行管理探索与实践
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模式选择的博弈分析
防汛抗旱
耐盐保水剂的合成及其性能
让知识型员工的心留在科研院所——浅析科研院所中知识型员工的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