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宁县林下经济现状与对策

2013-04-09 10:00
湖南林业科技 2013年3期
关键词:绥宁县郁闭度经济

左 丰

(绥宁县林业局, 湖南 绥宁 422600)

绥宁县林下经济现状与对策

左 丰

(绥宁县林业局, 湖南 绥宁 422600)

对绥宁县林下经济的现状进行了阐述,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林下经济; 现状; 对策; 绥宁县

林下经济就是利用林下的土地资源,发展种植、养殖等多种产业,实现农、林、牧资源共享、经济共赢的复合经营模式[1]。林下经济是一项新生产业,可以充分利用林下土地资源,发挥林下阴湿,多氧,昼夜温差小,无污染的优势,进行立体复合种养,为生物生长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发展林下经济解决了林下土地闲置问题,同时林下经济的开展,可以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获得收益,解决了林木生产周期长,林业投入回报慢的问题,以短养长,能够促进林区的和谐发展和生态建设。林下经济为农业经济结构调整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随着木材砍伐的逐渐减少,木材经济的衰落,林下经济成了林区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开辟了新的就业渠道,分流了富余劳动力,促进了林区的稳定。

1 自然地理概况

绥宁县位于湘江西南,湘、桂、黔三省交界处,雪峰山脉南端,八十里大南山西北面,地理坐标为东经109°49′—110°32′,北纬26°16′—27°08′。东与武岗市、城步苗族自治县相邻,西靠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会同县,南抵通道侗族自治县,北达洪江市、洞口县,全县土地总面积 292167.5hm2,其中林地面积232325.3hm2,森林覆盖率73.95%[1],活立木蓄积量14258913m3,绥宁县是一个“八山半水一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的典型山区县。境内群山起伏,东、南、北三面高山,东北部地势低平,西南山丘遍布。地貌以山地为主,兼有丘陵、岗地、溪谷平原多种地貌类型。成土母质多种多样,以沙岩为主,板页岩、花岗岩次之,从而导致土壤种类繁多,主要有红壤、黄红壤、黄棕壤、山地草甸土、紫色土、潮土、水稻土。我县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冬暖夏凉。年平均气温16.7℃,7月平均最高温度26.6℃,1月平均最低温度5.6℃,无霜期308d,10℃≤的活动积湿5223.9℃,持续天数247d。年平均降水量1336.9mm,小气候十分明显,故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之称[2]。我县属中亚热带常绿针阔叶林带,植物种类仅维管束植物就有213科848属2029种。珍稀植物种类较多,含有许多食用,药用、观赏植物。这些为我县发展林下经济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2 林下经济的现状

绥宁县现存在的林下经济都是一些简单、粗放、不成规模的经济模式。大致可概括为原始天然的林下经济,林下种植、林下养殖森林旅游四类。林下种植有林粮、林药、林菌、林茶模式;林下养殖有林下养鸡、林下养羊、林下养牛、林下养蜂等模式。

2.1原始天然的林下经济

绥宁县丰富的植物资源,在不同的季节都生长着各种各样的野生食用、药用等草本、菌类植物。比如春季的蕨菜,嫩的可鲜吃、腌制,冬天其地下根可加工成蕨粑。野生香菇、鱼腥草、金银花、天麻,举不胜举。林农适时加以采摘、加工、销售。2010年秋季的枞菌(丝毛菌),销售价本县高达60元/kg,全县松林中基本都有生长。

2.2林下种植

2.2.1 林粮模式 绥宁县历来就有在新造林地种植农作物的传统。从栽植到郁闭前约3年的时间,这段时间林地内光照充足,土壤肥力、通气透水性能都很好,林农在林地内种植大豆、花生、玉米等农作物,对作物的松土、除草、施肥的同时,也给幼树进行了施肥、抚育,以耕代抚,同时给幼树提供了一个避阴条件,有利幼树的生长。

2.2.2 林药模式 绥宁县马尾松资源丰富,每年都采伐大量的马尾松,用来生产木材,以满足县内工业用材,从而留下了许多的松树蔸、松梢、松枝等剩余物,用这些来培植茯苓;用壳斗科植物培植天麻等。

2.2.3 林菌模式 用伐区内的阔叶树剩余物制成段木或打成粉末制成菌棒培育菌类,也是绥宁县的传统。典型的有栽培香菇、木耳。尤其是在段木上培植的香菇,段木接种后,置于林下阴湿处,不需要耗费太多的精力去管理,出菇期延长,且肉厚、柄短、口感好,更受人们青睐。

2.2.4 林茶模式 林下山沟中种植茶叶。庙湾的云雾山茶,植于林下,不需要任何管理,也不需要防治病虫害,只须组织劳力采摘、加工,真正的绿色环保。现已形成产业,打开了市场。

2.3林下养殖

2.3.1 林下养鸡 林下有许多的野草、昆虫,这些都是鸡的食物。在林下养鸡,通过鸡的取食,减少了杂草的生长,也减少了林木的病虫害,同时鸡的排泄物,又是林木生长的肥料。商品土鸡又可获得比饲料鸡高的利润,两者互利共生,协调发展。

2.3.2 林下养羊 羊是杂草性动物,适应性广。绥宁林下养羊主要是本地黑山羊、白山羊及引进的马头羊。关峡乡高坪林场养羊专业户养的是马头羊,在海拔1000多m的林下搭建简易羊舍,每天只晚上归拦时辅以小量精饲料,出栏时,每只羊商品价上千元。

2.3.3 林下养牛 有部分乡镇的农户春耕后,把牛直接放入林下,任其回归自然,待需要的时候再寻回。

2.3.4 林下养蜂 丰富的植物资源,花期提供了大量的蜜源。有许多养蜂场,把蜂箱放入林内,哪里有花就往哪搬,蜂随花走。蜂农收获了蜂蜜,蜜蜂也给植物授了粉,提高了产量。

2.4森林旅游

利用独特的森林风景资源,发展森林旅游业,前景十分广阔。黄桑国家自然保护区内有古木参天的原始次森林、罕见的长苞铁杉群,养殖蛙蛙鱼的溶洞内有成千上万的红蝙蝠等景观,同时以“四八”姑娘节为平台,打造出一批具有生态、文化、民俗特色的旅游品牌。在确保森林生态资源安全的前提下,扩大旅游开放程度,大力招商引资,积极引进民间资本,广泛吸纳社会资金,探索森林旅游开发经营新模式。

3 存在的问题

3.1规模小,难成气侯

绥宁县现有的林下经济,都是散户,自发从事的林下种植、养殖业,也是一些小规模的,试探性的产业,处于一种摸索阶段。所产生的作为商品在市场上销售的,也是一些原产品,谈不上加工,更能不上什么品牌。销售的市场绝大多数在本县镜内,更谈不上形成一种产业,或成为县内经济支柱。县域外销售的因市场信息不畅通,被上门收购的外地商贩压价。或因生产成本高,销售价格相应提高而影响销售。

3.2科技滞后,难以提供及时的技术指导

林下经济是一个新生事物。实际上,林下从事种植、养殖业的,很早就有。尽管如此,并没有总结出很好的经营技术,能给现在的林下经济提供及时的技术指导。林下的光照、气侯、温度、湿度都与旱土、大田、棚舍的不同,照搬的话,必会造成经济损失。林下种植,林荫对作物的影响程度,离树基部多远种植才合适;造林后,随着林木的生长,郁闭度越来越大,不同的郁闭度下,种植何种作物更适合;再一个林木的初植密度,株行距多大的条件下发展林下经济,才能更充分地发挥林地资源优势,这些都是一些函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3.3资金不足

资金不足是一个普遍现象,林下经济前期投入较大,养殖业更大。对大多数林农来说,要想成规模发展几乎不可能,又缺乏技术支撑,不敢付诸行动。就是现有的种植、养殖户、所获取的经济效益只能维持现有规模,没有更多的资金去扩大生产。

4 发展对策

4.1政策引导,均衡发展

绥宁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基本完成,产权明晰到户。林农手中有了林地的经营权,如何去经营自己手中的林地,像以往砍伐—造林—砍伐的木材经济肯定不行。林木生产周期太长,投入回报的利润周期也太长,不利于资金的周转,从而林下经济成了林业新的发展方向。对于这一新兴产业,政府应制定相关的政策,来引导林下经济的发展。林下经济模式多种多样,不能盲目跟从,避免互相竞争,导致供过于求,降低从事林下生产的积极性,要根据所选林地的立地条件,选择适合的模式。同时学习外地发展林下经济的好的典型,借鉴引用。

4.2加强科技推广,为产业保驾护航

绥宁县造林的密度大约是杉木200株/667m2左右,松林密度更大,便于及时郁闭,中龄后再辅以间伐的方式来培育林木。这种方式,生长好的林分郁闭度常达0.9以上,林内光照严重不足,空气湿度增大,林木自然整枝都很严重,不利于林下经济,尤其是不利于林下种植业的发展。为了给林下经济提供一个合理的空间、光照、林荫等条件,必须对新造林的株行矩进行调整。所以必须从造林开始,根据造林树种的生物学特性,适地适树;根据以何种模式进行林下经济,能够充分地利用林地资源前提下进行合理的密度栽植,并且根据林分的生长情况、郁闭度的变化情况,调整林下经济模式。能过解决类似上述问题的农、林、牧业科技应大力宣传推广。袁正科等人在湘南丘陵岗地四纪红土红壤进行的林分郁闭度对夏秋间种作物产量的影响表明0.35~0.425的郁闭度是一个适合间种作物最适宜的郁闭区间[3],这一研究就可对解决郁闭度问题提供参考。

4.3加大投入,形成产销链

林下经济要形成一定的规模,前期需要投入大量资金。林改后,绥宁县现有许多林业专业合作社,对于解决资金问题有了些帮助,但不能满足发展林下经济资金的需求。为了解决资金问题,首先是政府应出台相应的扶持机制,设立专项资金,鼓励林下经济成规模,上档次。其次采用是“企业+农户”模式。企业与农户联手,企业为农户提供技术保障、资金的援助、产品的回收,农户提供林地、劳动力,部分资金,解决了企业原料问题,农户也解决了资金和销路问题。再次是银行发放低息贷款。产业上来了必须要解决销路问题,象发展大田大棚香菇,反季节蔬菜一样,形成林下产业链条。生产、加工、运输、仓储、销售环环相扣,形成产销一条龙的产业经营体系,形成龙头企业。打造出绿色、环保、特色品牌,以品牌引导市场,用效益反过来影响林农,更多地投入林下经济,让林下经济茁壮发展。

4.4经济与生态相互依存,发展林下经济的同时,要维护生态平衡

林下经济的发展,对原有生态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影响。不论是林下种植业还是林下养殖业,要有利于保护、改良现有生态环境的条件下开展。林下经济首先是林,所从事的林下经济不能与林业有冲突。在选择林下经济模式的候,要考虑到对森林生态造成的负面影响。

[1] 何会文. 林下经济:铺绿农民致富路[N].天津日报,2009-04-23.

[2] 绥宁县林业局.绥宁县2010年森林资源更新数据表[R].2011.

[3] 袁正科,张灿明,田育新等. 林分郁闭度对夏秋间种作物产量的影响[J].湖南林业科技,2000,27(3):87-93.

(文字编校:杨 骏)

ThestatusandcountermeasuresofeconomicsundertheforestinSuiningCounty

ZUO Feng

(Forestry Bureau of Suining County, Suining 422600, China)

The status of the economics under the forest of Suining County were measured, the existing problems were analyzed an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were pointed in the paper.

economics under the forest; status; countermeasures; Suining County

2012-12-18

2013-03-05

湖南省生态公益林保护工程(2011STGY021)

左 丰(1970-),男,湖南省绥宁县人,林业工程师,大专,主要从事森林病虫害的预测、防治工作。

F 326.23

A

1003-5710(2013)03-0089-03

10. 3969/j. issn. 1003-5710. 2013. 03. 023

猜你喜欢
绥宁县郁闭度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不同郁闭度马尾松林下种植射干的生长效果分析
郁闭度与七指毛桃生长的相关性分析
宽叶蓝靛果叶片不同海拔和郁闭度的遗传变异研究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绥宁县神坡山穗花杉数量比10年前增长一倍多
绥宁县山洪灾害防御对策与成效
浅谈郁闭度在森林经营中的科学应用
▲绥宁冬笋上市早价格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