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学校民族文化教育的价值诉求

2013-04-13 01:06李丽菊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3年1期
关键词:民族文化

李丽菊

(红河学院 数学学院,云南蒙自 661100)

论学校民族文化教育的价值诉求

李丽菊

(红河学院 数学学院,云南蒙自 661100)

基于民族文化的结构内涵,论析学校民族文化教育的价值取向问题,指出民族文化生成、民族文化转换是学校开展民族文化教育的基本价值尺度,坚持育人为本、统筹兼顾和价值理性的原则,实现民族文化教育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学校教育;民族文化;价值诉求

学校教育是民族文化再生产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优秀的民族文化继承人的一个重要平台。它有其自身的文化语境,包括自成体系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人际模式,为学生创造着文化交融和文化变迁的场域,其中不同文化本体的价值及其延展问题,将成为学生构建知识意义的逻辑起点和归宿,不同文化的交融和渗透成了学生本族文化创新的新生点,为其民族文化的策略性转换提供动力源泉。通过知识技能学习和衣食住行规范,学生渐次习染凝固了学校情境下的生活方式、交往方式、道德观、价值观,形成与之相应的民族心理和价值观念等深层次的个体文化品性。这些问题必将不同程度地涉及各民族学生对自己所属民族群体的文化认同和形变,促进少数民族学生群体的特有民族文化样式的产生、转换和发展。因此,学校教育中学生民族文化生成与转换发展问题理应成为学校文化教育价值决策的重要议题,而民族文化教育的价值取向却有赖于教育者所持有的文化发展观。鉴于此,笔者试探讨学校教育中民族文化发展的价值取向问题,以期为挖掘学校教育传承民族文化的有效途径提供理论指导。

一、民族文化的基本内容

文化是人类一切实践活动过程及其结果的表征,广义上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包括四个层次:一是物态文化层,由物化的知识力量构成,是人的物质生产活动及其产品的总和,是可感知的、具有物质实体的文化事物,包括语言、服饰、民居、歌舞等。二是制度文化层,由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建立的各种社会规范构成。包括社会经济制度、婚姻制度、家族制度、政治法律制度、家族、民族、国家、经济、政治、宗教社团、教育、科技、艺术组织等。三是行为文化层,以民风民俗形态出现,见之于日常起居动作之中,具有鲜明的民族、地域特色。四是心态文化层,由人类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中经过长期蕴育而形成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构成,是文化的核心部分。狭义的文化是指意识形态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包括知识、宗教、信仰、风俗习惯、道德情操、学术思想、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各种制度等的复杂整体[1]。这些都是人类劳动创造的结果,其功能便是满足人们的各种物质和精神需求。

文化虽可以从不同角度界定,但文化的生成与发展是一个历史演化过程,有其特有的创造主体、物质基础和传承方式。在一定区域内,任何文化形态都是社会共性和民族个性的辩证统一,是人类适应特定环境的产物[2]。文化的民族性是公认的普遍性特征,是在民族身上体现出来的民族化的精神依托和力量,它往往凝聚为民族特有的国民性格和社会心理意识[3]。在民族层面上,一个民族的文化是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一切文明成果的总和,包括物质的、精神的和制度的成果[4],它是民族素质、民族历史、民族文学、民族经济、民族生活以及民族观念形态的综合反映[5]。民族文化既是历史积淀的产物,也是一个民族的标识和本质特征。每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社会生产状态、生物体征,在基本的生理需求驱使下,往往以自己为劳动工具改造着自然环境,以获取必需的物质生活资料,如食物、衣服、房屋、交通工具等,其中构架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交际模式便是一个民族最原初的文化单元,直接影响着这个民族的生产实践和自然认识。在这些需要得以充分满足后,社会性需求和精神信仰问题日益突出,不同民族衍化出了适宜本民族社会存在的情感依附方式、思维习惯、行为准则、礼仪制度、伦理道德、宗教信仰等社会性文化内容,但这些文化事项的表现形式及其目的,将因民族类属差异而千差万别,展现出各不相同的文化样态。例如,刘卓红和黄小东将中国传统文化类型概括为伦理型、政治型,“一心趋善,热衷求治”是其本质特征[6]。因此,民族文化除了具有人类文化共有的结构特征外,还将由于各个民族所处的生态环境、社会环境差异,使得不同民族文化发展可以有着广阔的选择方向和演化的可能。

综上,不同民族文化有其独特的结构内涵和个性化的社会心理内容,且二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自稳态的社会文化系统。一般而言,发展和传承民族文化的根本目的就是寻求民族文化的育人教化功能,发掘民族文化对人自身特性发展的促进作用,这也是学校实施民族文化教育的根本价值之所在。因此,在学校民族文化教育实践中,应以“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方针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统筹兼顾、传承与创新的基本原则,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二、学校民族文化教育的价值诉求

(一)民族文化生成的价值诉求

生成是指事物的生长、变化与转化,包括事物从无到有的突现、从弱到强的生长过程,以及从一种状态到一种状态的转换过程[7]。人类文化的生成和发展是人按照一定的理想尺度和具体的需要,对自然对象进行实践改造,改变外在环境、提炼和升华实践成品的结果。一般说来,文化生成意味着产生新的文化样态,它既是对当前新质文化要素、文化特质、文化精神的凝结和提升,也是对自身原有文化传统的传承和弘扬。因此,文化生成取决于三个条件:其一,文化内在的超越性和自在性之间的矛盾,是传统文化出现危机、新文化得以生成的基本动因;其二,只有主导性文化模式在人的实践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失效或者成为桎梏时,才会形成深刻的文化危机,为新文化模式创造生成空间;其三,任何新文化的生成都不会完全否定或决裂过去的文化传统,是在总结先进文化精神、吸收外来文化精华、成功转型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新质文化创造[8]。

任何一种文化的生成发展都是一个历史的涨落演化过程[9],受制于多种内外在因素的影响。首先,从自然环境来看,地理环境特征决定着人们劳作的方式,制约着生产力的发展而衍化出不同的经济关系和社会关系,这些既是人们劳动创造的成果,也是主动适应和主观选择的结果。尔后经过历史积淀,培育出属于此地域的特有的文化现象,造就出不同的文化特质。其二,社会生产力水平将决定文化的变化发展。生产力水平的差异会导致人们视野和理解水平的不同,从而形成不同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审美情趣等,产生出不同类型的文化模式或是文化生态[10]。其三,从文化创造主体看,人类群体是有心理意识的高等动物,主观能动地反映着外部世界,因外界客观现实的差异,在人们的不同需要的驱动下,常常习得和承传着独具民族特色的生计模式、行为规范、认知方式和价值观念等,为了彰显自己民族群体的独特价值,主动创造和发明了一些具有民族标识意义的文化元素,如动植物图腾文化、宗教信念系统、民族服饰等,而正是这些民族自我价值的追求和表达,成为推动既成文化元素的意义解构,创生新质文化要素的不竭动力。其四,民族文化的生成还与传承方式有关,口传身授是民族文化最基本的传承方式,主要借助家庭生活教育和社会生产教育的途径得以实现,这种方式虽能保留大量原始文化信息,但很少生成新质文化元素,具有相对的保守性。随着大众传媒的发展和族际互动,超越民族边界的文化元素符号及其意义被消解和等值转换,甚至在传媒媒介意志和民众价值判断作用下被发明、创造,而形成新的文化类型,如以传播媒介为存在形式的大众文化、流行文化等。据此,可以认为不同的物质传输渠道可以直接影响民族文化的内涵生成与意义传达,拓展着人们的生活模式,并成为生活的组成部分。

上述强调任何民族文化生成都是在文化发展需求的内在动力推动下,协调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因此,学校开展民族文化教育的着力点不仅是文化知识技能的传授,还应启导学生以辩证的眼光审视自身的民族文化,思考自身民族文化发展的理性和价值的双重价值尺度,做到二者的有机统一,确立价值理性的文化发展理念。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看,学校民族文化教育的终极指归是以构建和谐时空环境为手段来达到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目的,进而实现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可持续性。为此,在民族文化教育实践中,要营造民族文化生成的环境,积极搭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心态文化协调发展的平台。

(二)民族文化转换的价值诉求

民族文化转换问题常与人类的需求转移、社会适应有关。在生存环境变化、社会经济转型的动力作用下,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模式往往面临失去依附媒介的危机,这些媒介可以是人的心理意识系统,也可以是外在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关系环境。这些物质媒介的变迁将促使人们重构心理反映的内容,调整自身原有的认知信念、情感需要和价值规范模式,学习新的社会适应技能和行为方式,而诸如此类的新质文化要素建构,却是引起特定民族文化内涵与样态转换的内在驱动因素。在全球化背景下,以此为基础的民族文化转换常借助于文化整合与文化创新两个路径实现[11],其中文化整合是指各民族文化通过交流融合、互渗和互补,不断突破本民族的地域和民族的局限性,从全人类性的批判和取舍中得到认同,不断将本民族文化的区域资源变为人类共享、共有的资源。在实践过程中坚持以我为主的理念、和而不同的原则,以多元共生为目标,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和谐共处共荣。文化创新是对原有的文化价值观念、文化知识体系、文化思维方式和文化体制的思维解构,而创建一种既适应现代化又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新型文化活动,具体而言,包括观念创新,即以世界先进文化的水准来重新审视本民族的文化,根据时代精神与时代需要,以现代的文化理念对传统文化优异资源进行创造性重释与重构,全面推进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内容创新,即改革更新传统文化中一切不合时宜的价值观念,积极地汲取包括西方文化在内的所有世界文化的优秀成分,博采众长、求同存异,创建出一种融合东西方文化精粹、承载人类共同利益的文化新模式;形式创新,即使民族文化在形式上既体现着民族特色,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尽力追求民族性与时代性的完美统一。

当然,民族文化转换的核心问题是如何确保民族文化的同一性,除了避免民族文化心理结构在转换中产生异化和偏移外,正如陈曼娜指出的,文化心理的失衡现象主要表现在民族情感的凸出、思维方式的两极化、行为方式的偏激化和人格追求方式与行为方式既黏合又悖离四个方面[12],还取决于文化转换的前提、原则和方法的科学性。杨翰卿和李保林以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转换为例[13],论证了民族文化转换的前提、原则和方法问题,指出文化转换的前提是科学合理地评价传统文化,在这个过程中应坚持现代性与民族性的主体定位,按照多元价值判断标准,挖掘民族文化的历史文化动力、历史文化资源、与其他文化交流等积极成分和价值。民族文化转换的原则是坚持正确的理论指导,对各种文化成分进行分析与综合、批判与继承相统一的辩证转化。形式、内容和作用的转换是民族文化转换的主要方式,其中形式上是指民族文化中语言、概念、范畴的转换,区分出哪些概念、范畴只需了解和认识,哪些可以改造、更新加以继承或直接继承;内容转换是将民族传统文化思想中的一些命题、观点、理论进行新的诠释,赋予新的内涵,使其富有新的意义;作用转换是指要从现实的需要出发,通过系统地转换民族传统文化中积极的形式和内容,寻求传统文化中的民族智慧、经验教训,为解决当代的重要社会问题提供思想方法、历史借鉴,以转化为一个民族共享的价值观念、社会意识和文化精神。因此,在学生的现实性民族文化冲突境遇下,既要肯定民族文化教育发展,更应反思它的发展,应兼顾不同民族文化整体性发展,把促进不同民族共同体的发展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积极建构民族文化发展的平等价值观,以全面协调不同民族学生的共时性和历时性的发展需要。

三、结语

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历史积淀的结果,作为人类的一种存在方式,缘起于不同自然环境中血缘群体的劳动生产和创造行为,涵括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内容和形态上均可按照不同的价值标准和生存需求区分为多个层次和社会样态。在社会人际动力作用下,伴随人类由自然群体向社会群体或民族群体的转化,不同民族文化交融汇集,在各自的文化生成场域和主观转换愿景下,往往导致一个民族的文化生成与转换模式变异,脱离原生性的文化生态环境,表现为因特定民族的文化心理需求多元化,而引致民族文化价值观的异化,解构着其民族文化的传承方式和认知模式,促使其成员竞择于承袭民族文化和吸纳他者文化的交集中,常激起民族文化同一性危机,进而驱动着民族文化转换方式的变革和发明,其中民族文化的心理结构转换无疑具有决定性意义和实践指导作用。因此,学校民族文化教育的方略不应仅为猎奇而找出不同民族文化体系的差异,强调特殊性,而应坚持统筹兼顾的教育原则,努力构建促使学生民族文化心理意义转换的课程资源和生活实践平台。学校民族文化教育必须诉求达成学生民族文化认同的有效途径,创设多元民族文化交融场域,以培育学生的民族文化情感和多元文化适应能力,实现民族共同繁荣奋进,促进社会安定团结。

:

[1]何晓明,曹流.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7:2-4.

[2]李家祥.少数民族文化与心理特点及其对职业教育的影响[J].教育探索,2007,(11):136-137.

[3]王杰.传统文化中的主体价值及其现代转换[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6,10(3):91-96.

[4]江秀乐,龙秀雄.论民族文化的系统特征[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5(5),35-59.

[5]高万能,李瑞熙.论民族文化的内涵与创新[J].贵州民族研究,2005,25(3):65-71.

[6]刘卓红,黄小东.改革与中国传统文化模式的转换[J].岭南学刊,1994,(4):32-36.

[7]李德显,彩虹.生成教育视野下教师文化的特征分析[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2(3),67-70.

[8]舒扬.当代文化生成:一个多维视角的研究[J].开放时代,2007,(5):71-77.

[9]李欣复.文化生成涨落演化论[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2,4(1):1-5.

[10]焦垣生,廖春艳.从文化的生成看“文化一体化”之不可行[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2(4):62-65.

[11]陈超.整合与创新:全球化背景下民族文化的选择[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7,(6):102-106.

[12]陈曼娜.传统文化心理结构在近代转换中的失衡[J].史学月刊,1999,(1):41-47.

[13]杨翰卿,李保林.论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转换[J].中国社会科学,1999,(1):80-89.

G40-05

A

1001-7836(2013)01-0010-03

10.3969/j.issn.1001-7836.2013.01.004

2012-07-20

云南省哲社规划一般课题(YB201160)、云南省哲社规划青年课题(QN2009035)、云南省教育厅基金项目(09C0208)和云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GY11056)资助

李丽菊(1977-),女,云南曲靖人,助理研究员,从事高教管理与民族文化心理研究。

猜你喜欢
民族文化
文化与人
我们的民族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民族之花
多元民族
民族之歌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