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庭园 私家园林的范例

2013-04-18 05:53顾孟潮中国建筑学会原编辑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教授级高级建筑师编审
风景园林 2013年1期
关键词:私家园林庭园诞辰

顾孟潮 中国建筑学会原编辑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教授级高级建筑师、编审

恩格斯曾讲过:“私有制是文化积累和传承的基础”。西谚有云:“私人住宅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中国也有让人们“安居乐业”的传统。正因为属于私宅和私家园林,中国古代这些优秀的园林文化艺术遗产才得以积累和传承下来。

国学大师饶宗颐教授老家是位于潮州的私家园林莼园。该园由饶老的父亲饶锷先生修建。饶老的父亲是当地有名的学者,著有《天啸楼文集》七卷。据说为了设计建造这个花园,饶锷先生还亲自到苏州去考察,学习苏州园林的设计手法。饶老在他的回忆文章《家学师承与自修》中,满怀深情回忆道:正是这个家宅的藏书楼和花园,为他提供了学习的资源和环境,他之所以有所成正是从这里起步的。

当今国内误读中国传统园林优秀遗产的大有人在。这也正是计成和《园冶》不为国人知晓,甚至不为园林师、建筑师、室内设计师和有关的领导及管理人员知晓,以及我们许多珍贵的故居和私家园林遗产往往被一扫而光的原因。到该觉悟的时刻了。

《园冶》是一部什么样的书呢?计成又是谁呢?

2012年是计成诞辰430年。2012年,也正是中国杰出的园林学大师计成的园林学经典著作《园冶》问世380年,该书被称为世界园林史上第一部园林学理论专著,引发业界对中国古代园林的重新发现和创新审视。

为纪念计成诞辰430周年,中国风景园林学会、武汉大学等多家单位联合,召开了中国纪念计成诞辰430周年的国际学术研讨会,吸引了国内外众多专业内外的人士,到会研讨计成对世界园林理论和实践的贡献,取得丰硕的成果。

《园冶》正是计成总结古代园林理论和实践基础上提炼出来的智慧结晶,共计14 500字,其内容之丰富、水平之高以及耐读性都为世界所公认。380年过去了,《园冶》的许多理论、观念仍然可以与现代科学理念接轨,有现实意义。

《岭南庭园》一书是在《园冶》启发下,对现存的岭南私家园林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多年形成的珍贵学术成果。

我研读《岭南庭园》时感到,这是一部可以作为私家园林示范的好书,它不仅有学术理论价值,又有大量实例和图照,对于解读《园冶》理论、说明传统园林设计建造手法、普及园林科学艺术知识均有积极作用,甚至可以作为案头书,供园林师、建筑师、室内设计师学习参考。

作者在多年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岭南庭园做了如下的界定:

“岭南庭园规模比较小,而且多数是和居住建筑结合在一起。庭园的功能以适应生活起居要求为主,适当地结合一些水石花木,增加内庭的自然气氛和提高它的观赏价值。因为一般说来,庭园的空间是建筑空间为主,山、池、树、石等景物,只是从属于建筑的,假使将建筑抹去,园景就会失去构图的依据,水石花木也就不成为‘景’了……将居室的空间和自然的空间结合为一体是庭园布局的目的。”

鉴于岭南庭园的这些特点,该书9章中,用5章论述庭园,用3章篇幅论建筑与建筑装饰,其余2章论水石景和庭木花草,内容结构十分合理。它弥补了许多建筑书或园林书缺少必要的跨界论述、常常自说自话以及把完整的庭园或园林设计和建筑割裂开来的缺点,使读者更能从整体上把握理解园林。

特别要提到的是,这部书是三代岭南学者锲而不舍接力式的学术著作。夏昌世(1903-1996)、莫伯治(1913-2003)、曾昭奋(1935-)共同合作完成的,当时在德国完稿的夏老已91岁高龄,莫伯治也是耄耋之年,为了共同的事业,这种代际锲而不舍、精诚合作的精神实在令人感动。如今,撰此文也属笔者对在私家园林史上有贡献的逝者的追念。

猜你喜欢
私家园林庭园诞辰
纪念焦裕䘵同志诞辰100周年
里巷庭园
天井庭园,幻境犹深
北京老城内私家园林的保护与利用研究
致方志敏——写在方志敏诞辰120周年
中国园林前世今生
明式家具重寻苏州庭园的精致生活
谈日本的大名庭园
回顾与期待——纪念沙汀诞辰110周年
纪念周恩来诞辰一百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