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服腐败”不除,“毒校服”难绝

2013-04-25 09:08
湖南教育·中 2013年3期
关键词:常客校方校服

新学期到来之际,学生校服却成了质量“地雷”。在上海市质监局公布的学生服抽检结果中,有6批次不合格,其中上海欧霞时装有限公司生产的一款产品甚至有致癌风险。值得注意的是,该企业已多次登上质量“黑榜”。(2月18日《江南时报》)

一边是可怕的“毒校服”;一边是不可思议的“黑榜常客”,远超乎公众想象。其实,“毒校服”并非首次粉墨登场,“黑榜常客”也并非第一次被曝光,实在耐人寻味。那么,“毒校服”为何屡屡卷土重来,或者说“黑榜常客”为何畅通无阻?

这有服装生产监管乏力,采购校服学校说了算,即不阳光的因素,也有教育管理部门不懂服装难以监管及校方不负责任的原因。但即便学生不太喜欢校服,老百姓也不支持订购校服,仍然挡不住统一学生着装的热情,甚至根本不担心校服有毒与否,恐怕不是上述因素能够说明问题的。

说白了,教育管理部门不取消校服,校方不愿意放弃校服,显然不是单纯为了“清一色好看”,进而提高学生及校园形象。说穿了,有些人之所以热衷于订校服,恐怕还是舍不得其中的某些“好处”。

重要的是,校服采购历来缺少阳光照耀,本就留下利益寻租空间,而生产企业为了推广校服,少不了要进行公关,当然也就离不开偶尔的“潜规则”。

很显然,没有利益可图,是不可能紧盯校服不放的。换言之,之所以“毒校服”卷土重来,“黑榜常客”横空出世,最主要的根源还在于“校服腐败”。具体而言,有“校服腐败”才有“毒校服”,也才炼成了“黑榜常客”。毕竟,羊毛出在羊身上,拿人钱财,替人消灾的道理谁都懂。

现在看起来,治理“毒校服”不简单,也说明不是单纯查处肇事企业,或者严惩涉事校方负责人就能解决得了问题的。只有彻底铲除“校服腐败”,才能从采购源头杜绝“毒校服”。只有下决心治理,才可能避免学生被“毒校服”危害。(李万友)

猜你喜欢
常客校方校服
我的校服我做主
常客
锐角
记忆深处的校服
鸡蛋也搞笑
加大力度 全面保障学校学生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