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不只是两个字

2013-04-25 09:08刘进
湖南教育·中 2013年3期
关键词:强音伟人人文精神

刘进

昨日教学《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没想到学生对宋庆龄这样一位伟人非常陌生。告诉他们,她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女性之一,太空洞没实质性介绍,他们还是茫然。再告诉他们,她是孙中山先生的夫人,那孙中山又是谁?他们仍是一脸疑惑。只好问他们,蒋介石知道吗?知道,她就是蒋介石夫人的二姐……真是费老劲了!

犹记得在一节一年级的语文课上,“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老师问:“毛主席是谁?”一孩子兴奋地回答“他是个大干部”,惹得听课老师一片哄笑。

历史,在今天的很多小学生眼里,就是两个汉字,它没有时间,没有人物,没有情节……于是当我们的教学涉及历史,他们只能因无知而缄默或妄说。

读史可以知兴替。历史应该是人类的老师,可我们的语文课堂该怎样呈现历史,使之变得丰厚,而不是扁平的两个汉字呢?

一、阅读历史,用故事还原历史

小学生都喜欢听故事、讲故事,而历史在孩子眼里就是一场盛大的故事会。把这些故事投入到语文,让孩子收获于历史,成长于语文。著名教育家、语言学家林汉达先生用故事诠释历史,为我们奉上了一道历史文化大餐《上下五千年》。我们可以好好利用这本书,开专场的故事会,让孩子们在故事中感知历史。

二、解密文化符号,用作品走近历史

《诗经》、《楚辞》、先秦散文、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构成了中华文化几千年的发展史。“唐诗宋词”因其时代的特色,超越了它们本身的意义,成为时代的文化符号。解密这一个个时代的文化符号,就如同和那个时代对话,和那段历史交谈。

我们的教材选入了不少唐诗,有“初唐四杰”的作品,有盛唐时期李白、杜甫的作品,有中唐时期韩柳、白居易的作品,还有晚唐时期小李杜的作品。透过这些烙上各自时代特色的作品,孩子们能感受到一个政治开明、文化自由的王朝逐渐走向没落和衰亡。走进宋代词人李清照的词作,她前后期词作内容和风格的巨变,让孩子们感受到,在那表面繁华、危机四伏的北宋末年和动乱不已、偏安江左的南宋初年,出身官宦之家的女词人生活尚且如此凄苦,那生活在最下层的老百姓的生活又是何等水深火热。

三、挖掘人文精神,用名人认识历史

每一个社会时代都会创造出自己的伟大人物,他们有着超越同时代人的思想意识,有着高瞻远瞩的眼光和光明磊落的胸襟,他们点燃一个历史时代变革的火炬,是各自时代的名片。挖掘这些伟人身上的人文精神,就如同站在这些伟人的肩膀上认识历史。

《吃水不忘挖井人》《朱德的扁担》等文本告诉我们,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了新中国的成立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他们的不屈不挠、无私无畏是时代的强音;《李时珍夜宿古寺》《厄运打不垮的信念》等文本又告诉我们,泱泱中华文化哺育的这些文人,他们的坚韧不拔、兼济天下也是时代的强音;《最后的姿势》《永远的白衣战士》等文本同样告诉我们,这些新时期的小人物,他们的无私奉献、舍己为人更是时代的强音。

(作者单位:江苏省大丰市大桥镇第二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强音伟人人文精神
桃棚红谷荡强音
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实施路径研究
任何人都可以发光发热
如何在高中历史学习中培养人文精神
智珠
芦花(2)
人文精神是一种文化的自信
民族领袖一代伟人(下)
感动一刻
倾听新闻界花开的强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