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味是语文课堂教学的灵魂

2013-04-29 14:46陈亚娟
考试周刊 2013年90期
关键词:品析教学资源想象

陈亚娟

语言就像沙滩上的一颗颗贝壳,是那么丰富;又像一颗颗发光的钻石,是那么精湛;还像一杯杯龙井茶,是那么耐人寻味。丰富、精湛的语言怎样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田呢?品——品词赏句。语文课堂因为有了品词赏句,文章才能真正被理解、感悟和鉴赏,课堂才不会显得浮华、浅薄,学生才能更好地读出味道,才会体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在课堂中品词赏句应该像竹石一样“咬定青山不放松”。

一、对比品析

在比较中品词赏句是常用的一个方法,因为学生在不同词语、不同句式、不同语序的比较中,能发现课文中语言运用的妙处,语文味才能得以体现。举一个例子,小学时学过的《泊船瓜洲》,在学生理解诗意后,引导他们赏析诗句时,每个老师大概都会问学生:“这首诗里你最欣赏的是哪一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这句诗中,这个‘绿可以换成哪些词?”学生说:“可以换成‘到、吹、过、来、刮、入、满……”老师再问:“为什么诗人不用这些字,而用‘绿字?”通过比较,学生很快就懂得那些词只能写出风的动态而已,没有写出江南的生机和美。“绿”字不仅写出了春风的动态,还写出了颜色的变化,仿佛在人们面前展现了一幅春风吹过江南一下子变绿的画面,充满勃勃生机的美,也尽情地表达了诗人对江南家乡的热爱和对家乡美景的思恋。再比如,教学《天上的街市》第三小节时可以抓住“你看,那浅浅的天河”中的“你看”后面的逗号,通过对逗号去留的比较、品味,使学生对这节诗意有了立体、形象的感受,培养了学生准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这里还可以试着改成“你看,那深深的天河,定然是无限宽广。那河两岸的牛郎织女,只能够隔河相望。”引导学生用改后的诗同原诗进行比较品读,辨析体会,使学生领悟到诗人之所以把传说中的牛郎织女每年只能“七夕相会”改写成每天可以“骑着牛儿来往”的用意,自然而然地把握住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的主题,明确了材料服从主题需要的写作要求。一位老师在上张丽均的《将你衔走》时对最后一句话“能将我们衔走的,除了梦想还有什么?”提出了这个问号应该以什么语气来读这一问题,从而让学生体会到了不同读法中所体现的不同情感、不同意思,这也是很有语文味的做法。

二、联系上下文品析

语文中的字、词、句的情感总是统一在一起的,它们不是孤立的。就字说字,就句论句是表面的理解,会显得很肤浅。因为语言文字内在隐藏的情味、意蕴、理趣等存在于上下文中,所以,联系上下文是品词赏句的一个好方法。如《精彩极了糟糕透了》中有一句话:“一个作家,应该说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需要来自母亲的力量,这种爱的力量是灵感和创作的源泉。但是仅仅有这个是不全面的,它可能会把人引入歧途。”这句话既写出了母亲的爱所产生的效果,又暗含了父爱的重要性,每个人的成长都需要父爱和母爱。要让学生深刻理解,必须联系上下文。(1)母爱为什么可能会把人引入歧途?联系这个句子说说“我”的看法。(2)联系下文想想“它可能会把人引入歧途”作者想说明什么?这样一步一步地联系上下文品词赏句,学生很快就体会到母亲的慈爱和父亲的严爱对于孩子的成长同样是重要的。学生对语言的理解不再是浮华、浅薄的,这样的语文课就上得有滋有味。

三、想象中品析

学生的想象力非常丰富。课文本身有一个特点:意象性特强,总会留下空间给人想象。通过想象可以化枯燥的符号为形象鲜活的画面,可以使深奥难懂的内容显得通俗易懂,令人回味无穷。想象不是小学生的专利,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同样需要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比如在教学《再别康桥》时,我们可以想象到夕阳下的金柳、水底软泥上的青荇、榆阴下的拜伦潭等一幅幅美景,而这一幅幅想象中的美景更能让我们体会到作者心中对康桥的无比眷恋、依依不舍之情。

四、抓住一词一字品析

“语文味”是咀嚼出来的。咀嚼什么?就是咀嚼好词佳句。这正像花生一样,不炒不嚼,就不会散发出香味。咀嚼词句,教师需要对语言有独特的敏感。

例如某老师在执教《秋天的怀念》中针对两个句子进行提问。

(1)“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到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

(2)“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他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的神色。

(1)句中,母亲为什么悄悄躲出去?为什么要站在我看不见的地方?为什么要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2)句中的“央求”用得反常。“央求”通常是小辈对长辈,而这里是母亲央求儿子,表明了什么呢?通过反复的读、揣摩必然能够体会母亲对“我”的默默的关爱。通过扣住对词句的咀嚼,学生很好地进入了文本,理解了文章的中心,体悟了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

五、拓宽中品析

课本是教学资源,课外资料也可以是教学资源,甚至学生本身有时也是可利用的教学资源。在拓展中,我们可以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帮助学生品词赏句,给品词赏句更宽广的天空。例如,读着《燕子》中的“青的草,绿的叶,各色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一句,学生仿佛看到了一幅美丽的春景。老师问道:“同学们看到了春天的景象了吗?看着,看着,你们想起了哪些好词、佳句?”学生回答:“五彩缤纷,色彩绚丽;万紫千红总是春;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有“语文味”的课堂,“读”是线索,“品”是亮点,“情”是灵魂;有“语文味”的课堂,“平等”是基础,“对话”是手段,“体验”是目的。但归根结底,有语文味的语文课堂应该是把一切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作为核心理念,有人说:课的最高境界不是课本身,而是人(学生)。有“语文味”才是语文课的灵魂所在。

猜你喜欢
品析教学资源想象
如何培养学生的诗意品析能力
对一道试题的品析与再探究
快乐的想象
细观察 多想象 善表达
这些并不是想象,有些人正在为拥抱付费
品析一元二次不等式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
初中语文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探索
初探教学资源开发的系统思维
临床实验教学中教学资源的整合优化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