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学校体育课程实行小集团差异化教学的必要性

2013-04-29 19:12殷冉
考试周刊 2013年90期
关键词:高等学校必要性

殷冉

摘 要: 现行学校体育课程大部分依据“三自主”原则选课,即自主选择课程内容、自主选择任课教师、自主选择上课时间。这样造成同样的教学班学生基础各不相同,学习进度各不相同,给高等学校体育课程的教学带来了诸多困难。高等学校实行小集团差异化教学能有效解决这个难题,达到教学资源的高效利用。文章就高等学校的体育课程实行小集团差异化教学的必要性展开论述。

关键词: 高等学校 体育课程教学 小集团差异化教学 必要性

目前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模式依据“三自主”原则选课,由于教学资源不足;师资、场馆条件的限制;学生对选项课认识不够等诸多因素作用,老师基本上没有选择学生的机会。这样在一个教学班中容易出现人员性别比率失衡,学生体育基础差异性大等问题。而传统的体育教学手段则以运动技能的形成规律统一组织教学,对于学生的教学基本以灌输为主,容易忽略不同个体不同类型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没有做到因材施教。

1.现行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学生对选项课认识不够

以合肥师范学院为例,学校的体育课程安排以学生自由选课为主,一旦选课成功,则该学生大学体育课程两年是以此运动项目为主。而分班往往是以专业与兴趣为主。部分学生在选课时缺乏对该课程的了解。甚至因为从重心理同一班级、同一寝室选同一门课程的现象很普遍。这样组成的教学班级容易出现问题。

1.2学生体育基础差异性大

首先同一运动项目的基础技能参差不齐。以乒乓球项目为例。由于乒乓球是我国的国球,在民间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因此有不少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就有过打乒乓球的经历,甚至某些学生还有过一定年限的半专业基础。但也有相当多的学生在大学以前都没有接触过该项目。这就使同一个班级的学生的基础水平并不一样。这对教师教学计划的制订与施行造成了相当大的困难,容易形成“吃不饱”与“吃不了”的现象。其次,由于体育选课是依据专业和个人兴趣,并没有施行双向选择,对于具有不同运动素质的学生来说其技术动作的掌握能力与学习进度是不同的。而传统的分班教学会使这个问题表现得尤为突出,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学生之间的运动技能差距越来越大,部分学生甚至会丧失信心,失去继续学习的动力。

1.3性别因素容易被忽视

高校体育课程往往同文化课一样采取男女混班,但体育课程不比其他文化课程,男女的生理差异性会在不同的运动项目上有不同表现,因此在教学与训练上也应当采用差异性的教学方法。仍以乒乓球项目为例。有研究表明,在学习乒乓球运动的初期,男女性在学习基本动作进行击球的过程中有显著区别,男性的特征是击球较为准确但动作错误率相对较高。而女性的特征是动作正确率较高,但击球准确性偏低。这并不是个别现象,这是由男女生理性差异造成的。具体分析是因为男性的空间感相对较好,在对来球落点与飞行轨迹的判断上比较准确,因此击球的准确性相对高。女性的特征则不一样。女性的空间感相对较差,但女性身体先天的柔韧性与协调性较好。在对于基本动作的学习与掌握过程中适应能力较强。动作的规范性往往强过男性。这就造成部分女同学在学习的初期阶段动作规范打不着球,而部分男同学打得着球而动作错误率较高。教师在面对一个教学班的时候往往同时面对这两个问题而难以有效解决。这样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手段将复杂化,教学精力也将分散,则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因此性别差异性会成为阻碍教学质量提升的关键因素。

2.实行小集团差异化教学的优点

2.1小集团差异化教学的定义

小集团差异化教学法是根据学生客观实际承认个体差异。打破原有的班级建制,为满足不同层次﹑不同兴趣﹑不同水平学生的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周期(1至2个月),再将每个小集团分成几个层次进行教学。

2.2小集团差异化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对比

以合肥师范学院乒乓球选项课为例,将2012级乒乓球选项课学生120人随机分为两组(性别比例相同),每组60人。A组仍按照传统教学班的模式进行教学;B组采用小集团差异化教学方式授课。具体措施是,打破原有的系别﹑班级建制﹑按照掌握动作技术的熟练程度和身体素质强弱,把学生分成几个小集团进行教学。经过一个完整学年的学习。在选项课达标测试中正手攻球,反手推挡,左推右攻三个测试项目中优秀率和通过率除了反手推挡两组相差不大以外,在正手攻球与左推右推测试项目中B组整体水平均明显高于A组。

3.实行小集团差异化教学过程中的难点问题

3.1上课时间冲突,不同专业学生上课的时间难以协调一致,这样势必会对分组造成一定影响。需要协调组织,尽量利用学生课内时间进行教学。

3.2部分学生情绪抵触,小集团差异化教学不可避免地将学生分级,这会使部分学生的自尊心受挫。需要教师主动与学生沟通,照顾部分学生的情绪,让学生明白此项行为是为了更好地提升教学质量,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同时小集团的人员不断打破重组,为第一级的同学通过努力进入高一集团的学习打开通道。

3.3教学预期不易确定,对于不同集团的学生预期目标要随着教学过程不断更改与变化,因此教学内容也必须随教学效果进行调整。

4.结语

高等学校体育课程采用小集团差异化教学模式相比较传统教学模式可以更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区别对待每一个学生,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自练能力,这样更有利于学校体育课程整体水平的提高,让学生在大学体育课程中掌握体育运动技能,学会健身的方法。所以高等学校体育课程采用小集团差异化教学方法科学而必要。

参考文献:

[1]张兴波,王凤莲.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小集团差异化教学中的差异教学探讨[J].鸡西大学学报,2008,05:26-27.

[2]杨玲.大学体育选项课实施效果的影响因素[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7,08:76-79+83.

猜你喜欢
高等学校必要性
大众创新万众创业背景下高校实践教学改革探析
浅谈高校廉洁教育的对策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路径研究
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
高等学校教学及科研设备政府采购操作实务
养老金入市的必要性与风险分析
小学英语教育的必要性及其教学方法研究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
浅谈高校宿舍管理与宿舍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