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自主合作

2013-04-29 19:12王洪辉
考试周刊 2013年90期
关键词:解决问题信息技术能力

王洪辉

当今是网络开放、电脑普及的时代。学生从启蒙开始,已广泛接触电脑,小学三年级就已经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很熟悉电脑操作,但是目前学生对学习信息技术兴趣不高,这当中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笔者认为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任课教师没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为信息技术课并不纯粹等于上网,上网学生人人喜欢,上课却未必个个接受。再加上学生的个体差别比较大,有的学生懂得比较多,动手能力强,操作熟练,而有的学生懂得比较少,动手能力弱。信息技术课很多知识都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需要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如果只是一味地大一统地讲,就会出现“会者不愿听,难者听不懂”的局面。针对这种情况,笔者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实验。结果表明,在信息技术技术课上,采用“小组合作,自主探究,互帮互助”的教学模式,效果显著。

一、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

"学生中心理论"(以美国杜威为代表)和现代教育理念为该种学习方式的构建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学生中心理论"要求现代教育必须从以教师为中心或以知识为中心走向以学生为中心。理由是:(1)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必然要求。只有当学生的个性和人格得到充分尊重,社会生活中才有平等、民主可言。否则,任何形式的教育都是专制与不平等的温床与土壤。(2)最有效的学习方式是自主的活动,包括脑的活动和手的活动。只要可能,就让学生在做中学,这是教育的金科玉律。(3)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都有创作和欣赏的因素。

1.自主性学习:是指学生为主体支配自己权力的意识、能力,集中表现为自尊、自立、自强等自我意识、自我激励、自我调控、自我评价的能力等,充分体现个性化学习。心理学家布希尔指出,创造力的形成离不开个性这一因素。无数事例证明,有个性的人,才有思想,属于自己的独特思想,才有奇才,才能创造。

2.合作学习:又称小组学习,它是指一系列促进学生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教学方法,以便通过交互作用对学生的认识、发展、学习情感和同伴关系产生积极的影响。其是一种个体学习方式。合作学习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它能促使学生发挥最高水平,在学习上互相帮助、共同提高,增进同学间的感情交流,改善人际关系,由于学习任务共同承担,问题就容易解决。

二、具体实践操作过程

1.分组。小组合作探究首先要了解学生的学习及操作情况,尽量争取一个小组之内有对电脑操作熟练的学生和不熟练的学生,为了了解学生的学习及操作情况,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方法检测。比如:汉字录入测试,通过比较五比较分钟汉字录入量,分出层次,分组也有了依据。当然,还可以采取其他方法。分组时,可以根据学生的座位等情况,五六人为一小组,全班分成七八组即可,便于竞争与比赛。小组内部成员的能力水平呈均衡分布,便于学生在小组内相互协作、合作探究、相互帮助,在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取长补短,缩短差距,达到对知识掌握程度的平衡。

2.布置学习任务。教师在课前根据本课内容将知识点分成若干个小知识点,给予必要的说明(教师可以根据本节内容提供必要的资料或一些网络资源),根据情况分成共同任务和小组任务两种任务。

共同任务和小组任务是按课程情况安排的,如果某一学习任务是实践型,且学习难度大,就可以把它归为共同任务,如果是学生易掌握或理论型任务,就可以分成小组任务。

例如:在学习Excel的过程中,可以将公式计算、函数计算中求和、求平均数,求最大值、最小值分成小组任务,由小组内完成这部分的学习任务。在学习分类汇总、高级筛选时,可以把它归为共同任务,让所有学生参与一个任务的研究,共同探讨问题的解决方法。

任务教学法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以完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为线索,把教学内容巧妙地隐含在每个任务之中。对于一个任务,通过教师的点拨,学生认识到何时需要信息,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和信息工具获取信息,把信息技术作为解决问题时的一种自发的需求,从而培养信息素养。

3.合作探究,制订解决方案。一个小组中有五六个同学,教师布置的小组任务,基本一个小组就可以完成,如遇特殊任务(共同任务),可能需要几个小组共同努力才能完成,例如:在Excel的分类汇总的学习中,每组同学在研究时,可能会出现一些错误,如不分类直接汇总是经常出现的错误,在学生研究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稍加指导,把学生思维引向这方面。学生可以在小组中讨论,小组中只要有一个能理解这个问题的解决要点,经过他的指点,则其他同学必然会豁然开朗,再由几个同学集合起来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制订解决方案。

利用这种教学形式还能有效提高学生的集体协作能力、人际关系处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4.解决问题,展示成果。在既定的时间结束后,每个小组可以将自己的结果通过文字、语言等形式展现出来。如在完成Excel公式或函数计算这部分任务时,学生把自己解决问题的步骤通过边操作、边演示、边讲解的形式,一边讲解一边演示,其他同学必会一目了然,教师讲三遍,不如学生讲一遍。

在这个环节中,每一个小组的每一个成员都有一次展示的机会,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锻炼。在小组展示结果的同时,其他小组如果有疑问或补充,就可以提问或质疑,因为在每个问题中,解决办法不止一个,每个小组之间进行竞赛,看哪组学生解决问题的速度最快,方法最简便,表达最清晰。这样不仅增强了学生的竞争意识,还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5.教师进行相应的总结补充。在每节课的最后,教师根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作一些相应的补充,因为学生有些方面考虑不一定全面,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作相应的补充。如果学生掌握和理解得比较到位,教师就要站在更高的高度总结教学内容和成果。若是学生总结到位,则教师只需稍加概括,若是总结不到位,那么教师必须自己加以概括,此步骤不可省略。

猜你喜欢
解决问题信息技术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联系实际 解决问题
助农解决问题增收致富
在解决问题中理解整式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