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师爱无限

2013-04-29 00:44王珏
课堂内外·教师版 2013年9期
关键词:师爱班级老师

王珏

【摘 要】 教育——是永无休止的美妙音符。中考的脚步还未远去,我会珍惜和孩子们在一起的每一天,用我最真的师爱对待每一个孩子,“以人为本,人人成功”——这就是我眼中的成功教育!

【关 键 词】 师爱;以人为本;亲其师;教育

当最后一个孩子通报完成绩,我挂断电话,才意识到今年中考真的结束了。一年的艰辛顿时化作欣慰的泪水冲出眼眶。这一年是我工作的第14个年头,这个班是我所带的第四个毕业班。连续做了几届治理“差班”的工作,压力和疲惫接二连三地向我发起攻击,但最终我打赢了每一仗。静下心来,我扪心自问:这些年,面对“差班”,我不是没有不耐烦过,支撑着我不懈努力的动力到底是什么呢?——我想,应该是爱,是我对孩子们深深的爱!

我怎么能够不爱这些孩子?他们是我精神花园里一朵一朵的花儿,我浇水、施肥、除草、捉虫;风疾的时候,我忧心它们;霜冻的时候,我忧心它们;烈日的时候,我忧心它们;一丝的损伤足以令我心疼,而一毫米的成长又使我倍感欣慰!就是这一群孩子,让我牵肠挂肚,让我百转千回,让我感慨万千;就是这群孩子,让我触碰到内心柔软的角落,感受到爱的力量!

我梳理自己的情绪,我发现自己的负面情绪主要是因为对学生的预期值太高,对教育目标的完成显得操之过急。《管子·权修》中说:“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可见,改善和塑造学生的品性不是短期内能完成的。《教育学》一书中,西南师范大学的教授研究得出数据:培养一个公民的基本素质,最少需要九年教育,培养一个专门人才,需要20~25年的系统教育。这样说来,我急切的心情的确可以放松了。放松之后我才发现,对学生的“顽疾”,不再厌烦,我对学生开始有了新的认识。

这是个富有活力并时刻迸发崭新思想的时代。新的教育理念要求摒弃陈旧教育观,用全新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学生,用大胆的思路培养每个孩子。随着社会的飞速进步和发展,文明程度的大幅提升,人们开始对自身价值重新审视、大胆判定。以人为本,人文关怀的氛围越来越浓郁,人们在这方面投注的目光也越来越密集。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今天的教师、学生以及今天的师生关系都处在一个重新相互认识、了解的新阶段。作为老师的我,真切地感受到,现在面前的这些孩子们早已不是我们原来记忆中的那样中学生,他们的个性更鲜明,情感更丰富,思考更宽泛,想法更离奇,行为更大胆,面对这些,我们或许会感到有些突然,甚至还有点措手不及。那么,身为教育者,我们不能再以简单的标尺来衡定一个学生的好坏,这群生动的孩子们彻底颠覆了我们传统的价值观和教育方式,模具铸造式的人才培养模式被否决。

现在提出的“以人为本,人人成功”的教育理念,正好切合了当代教育的需求,符合了学生的实际,遵循这个原则,我在日常教育教学中进行了广泛的实践和思考。

由此,我想到了“母亲”这个身份。天下有哪个母亲不认为自己的孩子是天下最好的孩子?在我们眼里,一个微不足道的小孩在他母亲那里却有种种优点,为什么?因为母亲爱自己的孩子!如果,老师真正爱学生,就应该像母亲那样,即使是“顽劣”的学生,也能看到他身上的闪光点!真正的师爱,应该是爱好学生,更爱“差生”。

《大学》里说:“亲其师,信其道。”学生“亲”老师,是因为他能感觉到老师爱他。有了“亲其师”的情感基础,班主任才获得了有效的发言权,才会在今后的班级工作中顺利实施自己的想法,因为学生们是绝不会怕仅有威严外表的老师的。如果你的教育不能让学生感到真诚的关爱,便没有人会信服你的话,哪怕你再厉害,再有多少“狠招”,孩子们也会和你逆向而行,特别是群体性对立,会令你吃尽苦头。去年毕业的八班,正是由于有了这样的好开头,孩子们和班主任及科任老师融洽相处,彼此情感上的满足感使得合作非常愉快,学生们也取得了令人高兴的变化。师生间真诚的爱会融化所有的矛盾隔阂。记得有一次班上自习课纪律不好,加上刚拿到的月考成绩又不理想,我很失控地在班上发了一通火,摔门而去。但一出门我就后悔了,自己如此失态!正在为此烦恼时,学生给我发了条短信,写着“老师,原谅我们!我们需要你,请和我们一起走!”,当时我的眼泪就掉下来了,孩子的大度宽容让我感动,他们回馈给我的爱让我难忘!由此可见,在融洽的感情中,学生自然会把老师的批评看作是对自己的爱护,把对他的表扬当作真心的鼓励。

从另一面来说,师爱也绝不是老师一味地付出,师爱是有互动性的。你给学生们爱,他们会回报给你更多。去年,在还未接手六班时,我听闻的描述是可怕的,虽未曾谋面,但传说中金刚们的各种形状充满了我的想象,据一位老师的玩笑话形容,“要开坦克去镇压”。初次见面,我遭遇了执教生涯的第一次惨败。无论我在台上多么大声地讲,无论我的笑容多么灿烂,没有一个人理我,几十个学生在下面喧哗,偶尔相遇的只是几眼挑衅、怀疑的目光,这是我完全没预料到的,我自以为学生会对新面孔感兴趣,我热情洋溢的讲话会很快积聚他们的目光,一切都会按我的安排顺利进行。但当时那种尴尬的局面简直不知怎么结束,我所有的热情和信心几乎幻灭。昏头昏脑的下来后,心情沮丧到极点。在后来的接触中,我感觉六班的孩子们其实严重缺乏关爱、安全感和对老师的信任。他们表现出来的吊儿郎当,满不在乎,甚至故意捣乱,都是伪装的强大,一种自我保护而已。在这种状况下,我想,必须尽快和孩子们找到“相爱”的感觉,如果不能将感情的隔阂打破,工作就根本无法开展。因此,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利用一切机会让学生体会到老师随时在关注他们,平时多和孩子相处,所有的读报课、班会课都用来讲故事,用我自己的成长经历和一些有教育意义的事例去感染和启发他们,并为他们营造比较平等、开放的谈话氛围,多听他们说,(他们有很强的倾诉的欲望,喜欢讲述他们的过去。)充分了解孩子们的感受。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你要从一切方面教育他,你就要先从一切方向去了解他”,了解他们的过去和他们对未来的规划,创造更多彼此接触、熟悉的机会。在恰当的时候,我会毫不吝惜爱的语言,主动向他们说我爱你们,用真诚的关爱消解他们心中的疑虑和抗拒。一学期过去了,当我在元旦迎新班会上唱完那首《爱你在心口难开》,(俏皮的歌词恰巧折射出我内心对孩子们的感情,比如“你可知道我在爱你,怎么对我不理睬……一天见不到你来,就好像身边少了什么……”)并再次对孩子们说我爱你们时,我收获的是联系本上孩子们对我的表达,“王老师,其实我们也爱你”“王老师,我明白你的心思”“你给我们唱歌,我们很感动”……这时我知道,我的努力有了回应。

教师对学生的爱是树立“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理念的基础,只有注重人文关怀,精神扶持,才能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孩子们才会真正卸下防备的外壳,向你敞开心扉,建立信任。在你拥有了这样的情感基础时,你对班级的所有设想才可能得以实施,你的转化工作才能有效开展。而此时,我的工作重心就转移到了如何针对班级不同学生,因材施教,力争让每个孩子都能拾获成功的乐趣。

我曾看到过一个班主任的文章,她提出一个观点,要“宽爱后进生,严爱优等生,博爱中等生”,我很赞同她的说法,我想,这也是高度符合“以人为本”指导思想的教育态度吧!所以,在我的班级,对于后进生的点滴进步,我都会热情洋溢地加以表扬,因为这些孩子的重新站立太需要老师的爱来支撑。

教育——是永无休止的美妙音符。中考的脚步还未远去,我又接过了学校交给我的新的班级。未来和流逝的过去一样,充满永恒又短暂的美感,我会珍惜和孩子们在一起的每一天,用我最真的师爱对待每一位孩子,“以人为本,人人成功”——这就是我眼中的成功教育!

【参考文献】

[1] 曾参. 大学[M]. 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7.

[2] 朱德全,易连云. 教育学概论[M]. 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 魏书生. 班主任工作漫谈[M]. 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1.

猜你喜欢
师爱班级老师
班级“四小怪”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平凡而真挚的师爱
以师爱诠释教育
不称心的新班级
老师,节日快乐!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
班级被扣分后
有一种师爱叫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