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语文有效教学的策略

2013-04-29 00:44尚明翠吕歌
考试周刊 2013年86期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教学策略信息技术

尚明翠 吕歌

摘 要: 随着信息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的广泛运用,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教育已经悄然渗透并逐渐显示其独特优势。学生通过浏览网页资源,跨越时空,积累丰富的人文、社会知识,远远超越了有限的课堂。通过因特网,学生之间进行小组互动学习,提高了学习兴趣及课堂学习有效性。但面对开放的、虚幻的、信息量庞大而又存在安全隐患的网络世界,学生很容易迷失其中,一个缺乏教师指导的课堂,往往会徒劳无获。因此,如何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有效学习,是一个值得探究的课题。

关键词: 信息技术 语文课堂教学 教学策略

我校自2013年成立“中职语文信息化教学的有效性研究”课题组以来,一直着力探索信息技术教学的新模式,着力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习惯和能力。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对于网络资源的运用存在技术水平不高、搜索提炼信息能力欠佳等问题。如何更好地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有效学习呢?

一、制定具体可测的目标,使网络合作学习更明确。

考虑到网络的虚拟特性,我们认为网络学习目标的设置应更加具体,具有可操作性。首先让学生明确本堂课的主要内容,需要掌握的主要知识,需要完成的主要任务,等等。

正如世间万事万物都是相辅相成的,网络信息量非常丰富,包含许多无效信息、垃圾信息。特别是一些黄色信息,对学生的危害非常大。中学生还处在一个缺乏道德判断力又极易模仿的阶段,网络信息给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要远远大于电视等其他媒体带来的负面影响。

二、利用网络进行有效的小组互动学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能用强制和惩罚的方法强迫他们。应当使学生乐在其中,采取一切可能的办法,激发学生对于知识和学习的强烈愿望。不能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那样会导致学生丧失持续学习的动机,失去了教导学生的原动力。网络本身的多媒体效果已经吸引了众多学生的眼球,使得原本枯燥的教学变得多姿多彩。倘若在教学过程中再多使用一些生动有趣的网络效果代替传统的教學方式,则可以非常轻易地使学生“迷”上网络学习。

如在讲授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时,老师首先带领学生通过网络浏览英国康桥的美丽风光,让学生打开我们制作的教学平台,并在平台首页的导航栏里显示出所有相关资料,设计美观的网站。在浏览这些教学难点、重点时,让他们观察这些网站上展示的相关作家及人生事迹的介绍。学生都有所发现,津津有味地浏览关于徐志摩的相关网站,然后争相讨论作者的爱情观及与康桥的关系。显然他们对徐志摩与林徽因的爱情故事都非常感兴趣,都想很快地制作属于自己的关于徐志摩及《再别康桥》内容赏析的介绍网页。这时我再实施针对性教学,他们就不会再有厌倦心理,而是非常用心地听讲。课后通过小组互动,把每个人独到的感悟通过博客、校园微信息与同学和老师讨论、交流,建构了一个极大的网络信息空间,这样,不仅开阔了学生视野,而且激发了学生无穷的探索兴趣。其他课程的教学也是如此,教师应利用网络多向学生展示一些美妙新奇的事物,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他们进入神奇的网络学习新世界。

在对学生的观察中我发现,网络游戏、QQ聊天是学生最喜欢的内容,而部分学生的自控能力比较差,甚至沉迷于网络。针对这种情况,我在任教的几个班级建立了班级QQ群,并将各科任课老师加为群成员,指导学生充分利用好QQ,课外作业设置灵活,学生可以一起在网上交流学习,遇到不懂的问题可以请教老师,学生不仅提高了做作业的兴趣,还无形中增强了互动交流的能力,强化了团队意识。此外,我们引导学生建立个人博客、QQ空间,这有利于将学生的注意力从游戏聊天转向个性网页制作。学生可以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发表个人日志、兴建个人相册等,和同龄人分享其中的快乐,同时可以组织一些比赛,看谁的个人网页建得最美观,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变网络空闲为网络运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三、优化资源,教会学生学会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新课程改革倡导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发挥学生在教与学的活动中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主体精神,因此,培养学生探究和合作学习能力,在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和全面发展过程中尤其重要。探究学习,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自我学习能力,而学习资源的获得是提高自学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传统的学习资源包括学校情境下的学习资源和社会情境下的学习资源。在学校情境的学习资源中,教材中的学习内容被视为权威,其他学习资源只是对教材内容的解释、补充和说明。因此学生学习的目的只能是“学教材”,极大地制约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信息技术的出现,使得学习资源信息化。信息化资源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体化极大地提高了知识获取、选择与创新的效率。在信息化环境中,学习资源的广度与深度都大大拓展,为学生探究学习能力的提高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比如,通过一些综合性的任务驱动,让学生利用已掌握的信息技术,通过互联网和小组合作等形式,开展制作如个人网页、班级主页及主题式电子报刊等综合学习活动,经过综合学习,既巩固本学科学习,又进一步提高信息检索、分类、评估、有效利用等综合处理能力。如:设计制作“食遍天下之中华小吃”主题网页的学习活动。先根据网上及调查到的信息,小组合作编写一份“中华小吃概述”;再利用各种信息工具,小组分工合作,制作“食遍天下之中华小吃”主题网页,介绍中华名小吃和家乡小吃,通过这些具体的适合职业高中学生完成的综合性任务,让学生在实践应用创造中形成综合处理信息的能力。

当然,在课堂上,学生学习的知识毕竟有限,再加上学生之间存在差异,学习效果未必理想。为了强化学习效果,我们还在校园网站上设置了资源下载栏目,让学生通过访问校园网微信息,继续学习。为了更好地利用网络资源,还可以通过在学校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平台建立个人网页,教师利用个人网页进行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内容重组,不仅可以使学生进行网络复习,而且可以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为学生提供适合个性发展的学习内容,从而真正意义上实现因材施教。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为教育教学工作服务,运用信息技术贡献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和成果,使之成为网络资源的一部分,提供给学生选择学习和提高的平台。

总之,利用信息技术为课堂服务是一种全新的尝试,将课堂和网络融合的优势很多,能打破课堂空间局限,使课堂延伸至广阔社会,实现课内与课外的沟通与融合。但如何更深入地探究这个问题,师生还要在实践中继续共同探索、共同努力,把信息技术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取得最佳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孙杰远,唐剑岚著.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设计.学苑出版社,2003.

[2]从荣华.网络教育环境下的高师院校学生能力的培养,2009.

猜你喜欢
语文课堂教学教学策略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提问机制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课堂的运用
让传统文化融入语文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