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2013-04-29 00:44成素华
考试周刊 2013年87期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新理念新课改

成素华

摘 要: 新课改对我国的小学数学教学产生了重要影响,改变了以往的教学目标,转变了教学思路,提倡探究式学习。作者从课堂教学的角度,对新课改的关键目标、重要手段及新理念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 新课改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关键目标 重要手段 新理念

在以往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学活动围繞提高学生的成绩展开,以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为主,是典型的灌输式、填鸭式教学。学生完全处于从属地位,只是课堂教学的听众与看客,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整个教学过程就是学生被动接受、机械记忆、重复练习、强化储备的过程,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积极思维与自主体验,这样的教学是低效的。

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为我们的课堂教学带来了曙光。新课改倡导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提出要让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不断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全面提高,使数学课堂成提高学生能力和素养的主要阵地。那么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该如何进行呢?下面我结合教学实践谈谈思考。

一、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参与意识是新课改的关键目标

1.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对数学现象的好奇心和创造性思维。

由于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及个性特征的不同,认识主体对于同一事物理解的角度和深度必然存在明显差异,由此所建构的认知结构必然是多元化的、个性化的和不尽完善的。教师要及时了解并尊重学生的个体,积极评价学生的创新思维,从而建立一种平等、信任、理解和相互尊重的和谐师生关系,营造民主平等的课堂教学环境,学生才会在此环境中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展示自己的个性特征。对于有困难的学生,教师要给予及时的关照与帮助,要鼓励他们主动参与数学活动,尝试用自己的方式解决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对学生出现的错误要耐心地引导他们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鼓励他们自己改正,从而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2.让全体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人人都要动脑、动口、动手。

在新课改下教材的使用中,需要教师转变教学思想,摆正自己位置,还学生主体地位。发扬教学民主,处理好师生间主导与主体的关系,多给学生创造动脑、动口、动手的机会。在讲“两位数的乘法”这一课时,我注重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抓住了知识的生长点,通过启发、引导,让学生发现问题,得出结论。如:学生在以前学习“一位数乘法”这一课时,已经明白了用第二个因数分别与第一个因数各个位上的数字相乘的算理。针对这一情况,先让同学们以小组形式展开讨论,温故知新,并让他们口述算理。再引导学生用多种算法计算两位数的乘法,从多种算法中启发学生用笔算,从而使学生感悟到新旧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渗透了思想教育,达到了促使全体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目的。

3.让学生主动探寻知识规律,悟出道理,得出结论。

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把教学的重点放在教学过程之中,放在揭示知识形成的规律之上,让学生通过对新知识的感知—概括—应用去发现、掌握规律。这既是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又是发展能力的过程。新课改下教材教学中也正是体现了这点。比如,在上“长方形、正方形周长”这一课时,首先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摸一摸、描一描体会周长是求各边长度的总和。然后启发学生通过观察,发现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从长方形的特征入手照寻求长方形周长的方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有多种算法,得出结论。在教学中我抓住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运用小组讨论、口述过程、直观演示等教学手段,达到了让学生主动探寻知识规律的目的。

二、贴近实际生活的教学方法是实现目标的重要手段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从学生的身边提取学习材料,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学会从身边找数学,发现数学问题。生活中到处有数学,到处存在数学思想,关键是教师要善于结合课堂教学内容,捕捉“生活现象”,采撷生活数学实例,为课堂教学服务。一个有趣又贴近生活的问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小学数学三年级的教材中,应用题中出现最多的是修路问题,很直观,学生也容易理解。

三、探究式学习是新课改的新理念

有这样一道题:客车与货车分别从甲乙两地同时对开,6小时后在途中相遇,相遇后两车按原来的速度和方向行驶,又过4小时,客到达乙地而货车离甲地还有200千米,求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这一道题提出后,同学们思考了几分钟。一个同学把手举了一下随即又缩了回去,问其原因,他怯生生地说:“这道题的答案是不是600千米?”问他怎么知道的,他说:“我用200×3……”又问他怎么想的,他说:“凭画图猜出来的。”又过了一会儿,又有一个同学举起了手,站起来说:“客车与货车从两地同时相向而行,6小时相遇,两车的路程和是全程,相遇后又同时相背而行,经过4小时两车行的路程和比全程少200千米。从时间上分析,全程可分为三份,4小时两车行的路程和为两份,200千米就是一份,所以用200×3=600千米完全正确。”还有一同学回答说:老师,我是这样想的,如果把两车相向行驶看成是一单向行驶的汽车,其速度为两车速度和,那么这道题可变成:“一辆汽车从甲地驶向乙地用了6小时,到达后立即以原速返回,4小时后离甲地还有200千米,甲乙地相距多少千米?答案是:200÷(6-4)×6=600千米。”从以上同学们的猜想、分析和归纳方法来看,是教师原先也未曾想到的。通过探究学习,同学们开阔了视野,活跃了课堂气氛,品尝了胜利的喜悦,坚定了学好数学的信心。

参考文献:

[1]刘云捧.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初探[J].教学研究,2008(5).

[2]蒋建成.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初探[J].教学天地,2008(8).

[3]周前方.谈谈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J].科教文汇,2008(4).

猜你喜欢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新理念新课改
新理念实干 高质量作为
新课改下关于学生减负的几点思考
现代调解的新理念与新思维
国外兴起长寿新理念
探究式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新理念下再启航
如何更好地提升小学生数学课堂参与度
浅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教育的实施
浅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