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作文“两可”教学法初探

2013-04-29 00:44李涛
考试周刊 2013年83期
关键词:作文教学

李涛

摘 要: “两可”作文教学法是指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充分把握文章的“可写点”和“可感处”,把作文与读者联系起来,使学生写作有的放矢,从而有效提高作文课堂教学质量的方法。文章对初中作文“两可”教学法相关问题作探讨。

关键词: 作文教学 可写点 可感处

初中作文教学是一个承前启后的写作教学阶段,它既要巩固小学写作教学的成果,又要为高中乃至大学写作教学打好基础,其作用不容忽视。然而,长期以来,初中作文教学受制于学生的写作思维紊乱和写作兴趣不高,学生写作往往是信马由缰,既不关注文体限制,又不考虑材料束缚,更不考虑读者感受,因而教学质量一直得不到有效提高。我在教学实践中初步探索出一种新的作文教学法——“两可”作文教学法。这一方法对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初中作文教学的质量有较大帮助。

一、“两可教学法”的内涵

“两可”并非“模棱两可”的简称,是指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充分把握文章的“可写点”和“可感处”,在此基础上,写出文字优美、感人肺腑的文章的作文教学法。

二、“两可”作文教学法的具体操作要求

(一)梳理文体训练重点。

梳理文体训练重点,就是要求教师在作文教学之前,根据文体特点,结合学生实际,梳理出各类文体训练的重点,以便分别采用“两可法”进行文体训练。其中,“结合文体特点”就是要求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始终明确文体训练是作文教学的重点,只有学生明辨文体,写作时才能真正把握文章的“可写点”和“可感处”,否则,“两可”教学就失去了应有的写作基础。

比如根据文体的不同,我们可以梳理出以下教学重点(仅供参考):

记叙文:清楚明白地叙述事情,环境描写、人物描写,评价人物、评论事件。

说明文:按顺序介绍事物,说明内容的安排,说明方法的运用。

议论文:论点的提出,论证过程的层次感,论证方法的运用。

当然,文体训练点远不止这些,在此只是举一些常见的训练点。梳理出文体训练点,就可以根据需要,把它们分配到不同课堂,从而形成每堂作文课的文体训练重点。

(二)根据文题,引导学生梳理“可写点”。

明确了作文课堂教学的重点之后,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在审清题意的基础上,梳理文章的“可写点”。

什么是文章的“可写点”?文章的可写点,就是根据文体特点和文题要求,能够写进文章和必须写进文章的关键点。教师在作文教学中,首先要引导学生审清文题要求、明确文体,这是必需的过程。如果学生不能审清文题,明确该文题适宜写成什么文体的文章,那么“两可”教学同样没有实施的必要,因为,文体不同写作的要求自然不一样。关于审题,这方面的文章较多不再赘述。

学生审清了文题、明确了文体之后,就可以实施引导梳理“可写点”了。关于如何引导学生把握“可写点”,下面举例说明。

下面是2010年南通市中考作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作文。

善待,意思是友善地对待,好好对待。善待是一种友好的行事方式;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是一种豁达的胸襟情怀。有了善待,我们的身心会更加愉悦,我们的生活会更加和谐。我们的自然会更加美好……

请以“善待?摇 ?摇”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

②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教师在引导学生审题时,要注意从两个角度思考:一是文体,这个题目适宜写成记叙文、说明文,还是议论文?依据是什么?二是问题本身有哪些限制性要求(限定了哪些必须写的内容)?

很明显,这个题目最适宜写成议论文,因为,我们可以将文题扩展为“我们要善待?摇 ?摇”,这就构成了一个论点。当然写成记叙文也可以,但有一定难度,因为要写成记叙文,必须以“善待?摇 ?摇”为主题,通过叙述事情反映这个主题,这样选择什么事情反映这个主题有一定难度,很明显这个题目不适宜写成说明文。

就题目的限制性要求来看,首先限制了主题,必须以善待某物为主题,其次限制了善待的内涵“是一种友好的方式,一种积极地人生态度,一种豁达的胸襟情怀”,最后文题还限制了字数要求等,而文题对善待的内容没有作出限制。

审清了文题,接下来要求学生确定适宜自己写作的文体,是写成议论文还是写成记叙文,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决定。同时根据文体要求和自身把握的材料,把题目补充完整。

文体定下来之后就可以引导学生梳理“可写点”。

假如写成议论文,教师要引导学生梳理写成议论文的“可写点”;论点的提出方式,论证过程的安排,论据的选择,论证方法的运用等,这些都是“可写点”,明确这些“可写点”,有助于理清写作思路,把握写作重点。

假如写成记叙文,教师要引导学生梳理写成记叙文的“可写点”;通过哪些事情反映善待的主题?叙述这些事情时,抓住事情的哪些关键节点才有利于揭示主题,主题在什么地方揭示好?等等。引导学生明确这些“可写点”,学生能够明确记叙文写作的重点及要求。

(三)分析材料,引导学生把握“可感处”。

文章写作成功,除了主题、思路安排之外,更主要的是文章必须能够打动读者,这就要求写文章必须充分把握文章的“可感处”并细腻地表现,以此打动读者。

对于议论文来说,能够打动读者的首先是要有理有据、说理透彻,其次是要文笔精炼,妙语连珠。教师要引导学生一方面在论据选择上下工夫,选择那些能够有力论证论点的论据,另一方面,要在论证方法运用上下工夫,选择合理的论证方法,同时在语言组织上下工夫,让文章的语言既准确生动,又逻辑严密,这样才能打动读者,激发读者对作者态度的认同感。

对于记叙文来说,能够打动读者的是能够表现主题、刻画人物、反映生活的细节,这三点中,表现主题是宗旨,刻画人物和反映生活细节是要求,只有把这些写好,才能使读者既有所见,又有所感,更有所悟,从而产生思想、情感上的共鸣。总之,采用“两可”作文教学法,既有助于学生把握写作重点,又有利于学生关注读者情感,把作者与读者联系起来,使学生有的放矢,从而有效提高作文课堂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作文教学
自主学习策略在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浅析小学作文教学
小学三年级作文教学的几点做法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策略
浅谈初中英语作文教学的重要性与实践
论新课改下的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高中语文个性化作文教学初探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快乐向上的心理健康教育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
先写后教:语文作文教学途径探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