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引导学生走好习作第一步

2013-04-29 00:44谭玉贵
考试周刊 2013年83期

谭玉贵

摘 要: 小学三四年级是学生习作的起步阶段,教师要充分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让他们在习作的起步阶段感受到习作的快乐,轻松地踏入习作的大门。文章就如何引导学生走好习作的第一步展开论述。

关键词: 学生习作 第一步 引导方法

三四年级,是学生习作的起步阶段,如何让他们赢在起跑线上,是这个学段的重要任务。如同婴儿牙牙学语,最需要的不是母亲“语法”的讲解,而是母亲心领神会地去鼓励和表扬。在小学三四年级这一学生作文起步阶段,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像德国教育家第惠多斯所说的“教学的艺术不在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以实现《新课标》中所强调的让小学生“易于动笔”,“乐于书面表达”,对作文“有兴趣”的目的。因此我采取了一些措施,充分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让他们在习作的起步阶段感受到习作的快乐,轻松地踏入习作的大门。

一、激发兴趣,营造氛围

三年级是作文的起步阶段,学生刚刚迈入写作的门槛,而作文的要求又比低年级的看图写话高出一个层次,一些学生便对作文产生畏惧心理,感觉无从下手。于是,我编了几首作文歌诀:“我手写我心,思路要理顺。五官和五觉,眼耳鼻舌身。色形味俱全,动中也有静。观察要仔细,行文吐真情。”“作文就像填空题,开头结尾和中间。想好开头和结尾,定向思维一线牵。中间部分再拆分,一分为二最全面。过度照应和点题,语言思维都要练。谋篇布局过了关,写好作文就不难。”

这些歌诀扫除了学生心理上的障碍,但他们仍然感到无话可说,兴趣不浓。其根本原因是作文的主体──学生远离了文章的源泉──生活。因此,我没有把学生限制在单一的读书学习上,而是创造条件让学生向生活靠拢,融入生活,多参加各种活动,体验生活中的各种情感,做生活的有心人。学生和家长都曾逛过超市和广场,观察到生动有趣的情景,教导学生随时记在观察日记里,然后进行加工整理,作文时就会有事可叙、有情可抒、有感可发。教师也可有意地创设情境,如开展班队活动时,有意让学生观察,谁的歌唱得清脆悦耳,谁的舞跳得姿态优美,谁的小品让人捧腹大笑,谁的琴声优雅动听,怎么鼓掌、欢呼,整个教室怎样热闹非凡。活动前作安排,活动后作指导,然后让学生写《精彩的班队活动》,学生就不会再“无米下锅”了。久而久之,孩子们不难发现,习作就是生活,为真情而写,为兴趣而写,为需要而写,为自己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而写。可以自由选择,把自己关心的、感兴趣的和自己想说的话写出来。生活丰富多彩了,习作中的精彩镜头也多了起来。

二、互评互改,创造精彩

俄国作家契诃夫说:“写作的艺术,其实并不是写的艺术,而是删去写得不好的东西的艺术。”古今中外成名的作家均注重文章的修改即能充分证明修改的重要性。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正是成长的时候,不仅阅历不如成年人,而且容易犯错误。要想让他们创作出好的文章,除了要引导他们对生活进行深刻的体会以外,修改显得尤为重要。如何引导学生进行修改呢?

(一)精批示范,提示方法。作文批改,不应只是单纯地评判正误和优劣,更应该巧借精当的批改,传授有关的写作知识,提供正确的批改方法,给学生提供模仿借鉴的依据,使学生自改和互改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使学生学到批改之术。教师的批语要精当,具有启发性和导向性,三言两语,切中要点,指点迷津,使学生有所知,更有所悟。批改作文时,一定要惜字如金,不要用教师的语言取代学生稚嫩的语言,强硬拔高。如此每篇改动不多,万绿丛中一点红,吸引学生对教者所绘几朵“红花”情不自禁地赏析,从而受到启迪,获得教益。

(二)提问修改。对一篇短文或习作的某一段,要使其内容具体,重点突出,语言更加明确生动,常用此法。提问的方法是对原稿中不明确、不具体的地方多问几个为什么,怎么样,然后把恰当的语言补充到篇章中。例如读了下面《令人高兴的变化》这样空洞的文章,是很难“令人高兴”的。附文如下:我的弟弟今年三年级。他长的模样很逗人,可学习不用功,贪玩,成绩差,考试老是不及格。自从学习了张海迪姐姐的事迹后,弟弟变得用功起来了。期中考试成绩优秀,还评上了“三好生”。这篇习作记叙弟弟从学习不用功、成绩不及格,到学习努力,成绩优秀,评上三好学生的“令人高兴的变化”。但是叙事不清楚,描写不具体,不形象生动。别人读了只有一个淡淡的大概的印象。读者会问:(1)他的模样究竟怎么逗人?(2)他怎么不用功?(3)他怎么会转变的?原因在哪里?(4)他转变得怎么样了?请你根据读者的这些问题修改原文,使叙事清晰、描写具体、语言流畅。通过多问几个“为什么”、“怎么样”等达到充实内容的目的。

(三)朗读修改。杜甫锤炼字句的方法有“新诗改罢自长吟”的经验,吟即是朗读,文章写好后,反复朗读几遍,边朗读边推敲,就会发现自己作文的不足之处。

三、展示习作,体验成功

有比较才有进步。所以,我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珍藏好自己的所有习作,养成良好的习惯。条件许可的,可存入计算机。同时,经常拿原先的习作与现今的进行对比,从比较中看到进步,看到成绩,体验成功,获取更大动力。

让学生获得习作成功的快乐的方法很多。从写得好的一句话到几句话的表扬,好的语段的朗读欣赏,佳作园地的板报刊出,各种渠道的投稿……特别是在学生拿到稿费的一刹那,学生习作的兴趣、习作的动力又达到另一个峰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