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个体话语的生存空间

2013-04-29 01:41康菁菁
考试周刊 2013年83期
关键词:话语群体个体

康菁菁

老师的《文化导论》课程,第九、十两章聚焦青年当下的生活状态,全课程的案例拣择也作普照青年生活之努力,用料往往是怎么时令新鲜怎么来,毫无沉滞之气,我们甚爱之。因此,开篇我取一个时新的材料以表致敬。

随着6月9日高考的落下帷幕,考生界的年度悬念之最也尘埃落定——高考作文题公之于众。上海地区的题目如下:生活中,大家往往努力做自己认为重要的事情,但世界上似乎还有更重要的事。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人们对此的思考也不尽相同。请选取一个角度,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笑骂由人,最难过的其实是自己那关,不过听说有相关出题组成员笑傲道:“阿拉上海就是大气!”[1]如此我们大可放心了。我系倪大神亦做温柔敦厚的点头先生,以王安忆2012年在复旦中文系研究生毕业典礼的讲话助之张目:“不要尽想着有用,而更多地想些无用的价值。这个世界上有用的事物已经太多了,所有的因果逻辑都是循着用途连接和推动,那些边缘的次要的性质从因果链上碎裂下来,被淘汰出局,生活和人生本来是弥漫的氤氲般的形状,质地也具有弹性,如今越来越被过滤干净,因而变得光滑,坚硬,并且单一。”[2]认为从这个角度出题不只是让学生写理想,出得不错。作文有好坏之分,题目倒无妨,我深以为是,不过说好写倒是未必,这个题目是会触发时代失语之痛感的。

我认为,拿到这个题目,面临失语和违心的窘境,生出浓浓的挫败与无力,继而被迫关照所谓普世价值、宏大叙事等一些面容模糊、力所不逮的概念,最终憋出“坚硬并单一”、语有碎裂和混乱的成作的学生一定不在少数。这些正坐拥最好的二九年华的学生在之前的人生中究竟有多少机会践行“自己认为重要的事情”呢?他们“自己认为重要的事情”又是何物?难道是以“奋斗”为名奔波在补习班和学校之间,流转在各种特长培训名目之中,以成绩单、排名表和履历表里那种量化的沉浮论英雄?难道不是陷入一种“努力却节奏感始终不对”、后进生难寻逆袭之路、优等生无处发力、有理想却无伙伴且处处碰壁、有伙伴却时时彼此怀疑的沼泽地?难道我们不是一直以群体的价值观消解自己的生命内核,以他人的意志为方向行进,依赖于外围力量定义自身吗?以尼采的“超人”观[3]加以关照,不禁悲绝:我们不独没有时时刻刻都自知己身为何存在,而且在我们身上,创造物和创造者从未统一;人不独没有成为桥梁,连目的的都如此浮夸。戴锦华先生论九十年代中国文化讨论时提出的“镜城突围”[4]的隐喻析今日之疾依旧犀利,我们似活在反射他者目光的一座镜城中,沦为一个他者期待的集合,伺候一场“所指”缺席的“能指”盛宴,镜城中央看似“丰满”的自我其实只是对触摸真实自我价值、确认鲜活生命内核的努力的一种遮蔽和远离。无独有偶,当左翼知识分子试图为民众发声时,他们也不过是把自己救世的欲望投射到了民众身上,唯一的解决之道是民众须拥有定义自己的能力和自主的话语权,可惜社会还是一直在左右争论的这种思维的控制下螺旋地前进,缓慢而艰难。

“世界上更重要的事”又是什么?是少先队总队长为了弘扬“‘中华民族之复兴,续写汉唐之盛世的修身齐家、济世安邦之信念、气度、襟怀、理想和抱负”而肩扛创世纪般的五道杠,作少年官样的老成状?更致命的是,以“世界”的群体价值挤压“自己”的个体意义又是什么逻辑?我们自降生伊始就被无缝浸润在一种“惯为真理”的、具有必然确定性、永恒不变的体制和文化之中加以塑造,享受那种被宏大母体包裹的安稳感,当这种安稳感渐趋成为归属感,此间的人们反而会不断地修补、解释、论证、自我说服这种永恒存在的合理性,并以正义之名义无反顾地站到任何异声的敌对面,就像雅典城邦对苏格拉底的极刑,柏拉图洞穴里哲学家的殉道。尽管《理想国》的洞穴隐喻冥冥中揭示了一种超越固有视域的探索,但从真理到形式再到绝对理性,希腊三哲对宇宙永恒之最高法则的追索还是一脉相承。问题是谁又能保证这种法则定为“最高”呢?尼采至少做出了力所能及的回答,以“主人道德”和“奴隶道德”[5]两种隐喻对应“超人”和“末人”的两分,在以谵妄式的姿态宣告“上帝已死”、批判基督教予人精神枷锁的同时,还能够以冷静的态度、超越的思维、回溯性追问的精神质疑资产阶级诉诸“自由、平等、博爱”的伪反抗和伪启蒙。

难以言说自己生命的重量,难以超脱群体对个体的塑造,也难以背离已知世界的固有图式,更难以反思经过反抗、摧毁、重建得来的新规则的有效性,是当下个体普遍的生存状态。福永光司借《庄子·内篇·逍遥游》中的“蜩与学鸠”对处于这一状态的群体有如下精确的投射:“这些人就是那抢上榆枋又投回到地面的学鸠,就是那在习惯与惰性之中频频鼓着翅膀的蜩。他们安住在常识层面的价值与规范之世界,将这一角世界当作是世界之全,而埋没其中。他们毕竟与自己原系何种存在?人之‘应然为何?人之根源真实的生涯是何物这等问题全不相及。”[6]

当母体对个体生命内核的统一化形塑和抽空形成了一种现实世界中表达和身份的焦虑,以微博为主力的新媒体横空出世,拓展了虚拟世界中个人话语的空间。思及现实话语与虚拟话语的关系,私以为两者是相互补充的,在新媒体提供的虚拟空间中产生的话语也许是一种逃避,也许是一种宣泄,也许是一种表演,也许只是现实的投射,但虚实两脉的话的是表现了不同环境中不同的身份认同,因此是一个互补的自我建构的过程。复旦投毒案的两位主角,特别是嫌疑人林森浩的微博就体现了这种焦虑情感和互补关系,在主流媒体简单粗暴的、单向引导式的围堵和诛伐之下,仍有声音试图打破贴标签的传统,付出展现个体的复杂多面性的努力,因此林在微博上那个言之有物、忧国忧民、求索生命意义的道义影像也进入了其形象的还原中。

葛兰西告诫我们知识分子之所以掌握话语权,是因为掌握了解释知识的霸权,资本世界通过掌握文化领导权而攫夺政治霸权,是因为掌握了生产文化的霸权。[7]前文已经表述过个体摆脱失语困境,必须抵抗群体对个体的淹没,这种淹没体现为一种文化的霸权,而唯一的抵抗之道,即拥有自我定义的能力,表现为一种话语权力的获得。

微博是否为广大个体提供了话语权力获得的平台?好像是的。从2009年的“躲猫猫”到2013年的朱令案,在网络上传播次数以千万计,迫使现实中涉及的相关方面作出回应,甚至一度成为敏感词被禁止搜索。谁能否认这不是一个社会现实,不是一处社会聚焦?谁能相信这是任何传统官方、主流媒体、权威知识分子或者公共意见领袖引导的?你信吗?反正我是不信。这是一个全新的、生机勃勃的话语群体——往往由非以上四方阵营的人士发起,四周团结一众借以诉诸草根意愿的“升斗小民”,正是他们掌权力之剑,创造着概念,书写着也代表着一个时代的集体记忆,完成自下而上的启蒙。

现实又好像不是那么乐观的。

首先,微博公共空间话语权的重新分配,为更广大的个体提供重新洗牌的机会后,必然伴随再一次“集权化”的形势,虽然这种集权化可能不那么稳固和集中。话语权的既得者很可能被微博非理性的交往模式裹胁,比如为了获得大量粉丝关注和“加V”的身份感与影响力,他们很可能会迎合微博“心灵鸡汤式”的感性而缺乏深刻的文化语境,迎合粉丝群和网民的网络民意,相应的,粉丝也与之彼此附和,呈现一种类聚的、抱团的姿态。这种“回音”式的、失去独立和理性判断的集群心理,反而促成了个体淹没于群体霸权、被削弱话语权的命运。

其次,正如许纪霖先生担忧新媒体的颠覆性那样:“新媒体有一种魅力,它内在有一种自身的逻辑,而这种逻辑会改变你的思维和话语方式,有可能会颠覆知识分子原有的那种理性的思考方式。比如看我的微博和看我的文章你会觉得这是两个人,微博上的我会显得比较刻薄,也不太理性,经常用反讽的方式来发表意见。那和我的文章的风格完全不一样”,“140个字以内你能诉诸理性吗?你能表达非常复杂的知识吗?不可能。”[8]微博上诉诸的往往是常识,是简单、直白、精炼、掷地有声的具有召唤力的话语,是方寸间可以言讫的意见。就像快节奏的商业电影对希望观众长时间凝视并陷入细致思考的艺术电影之观赏方式的逆袭,微博是否也在潜移默化中重塑了我们的话语方式,使我们在处理问题上渐趋简单,并影响我们的话语策略使之愈近激进或媚俗呢?

最后,微博个人话语的特殊性体现为一种关注的自由化、部分化和分散化。所谓自由化,就是个体可以自由选择形成群体,选择标准就是关怀的内容;就是当关怀内容不一致的时候,个体可以自由地脱离群体,取消关注。这种关注的选择是个人话语的选择,体现出一种高度自由的性质。所谓部分化,就是个体的关注只是个体抽取完整心灵中的部分关注群体,因此常有微博网友“毁三观,果断拉黑”的怨声,我关注你,往往不是全然认同你,我只奉献出我完整心灵中的一部分,一旦你与其他部分相排斥,我就取消关注。所谓分散化,最终微博对个体的影响很大程度取决于个体的原有话语,即个体的原始关注,虽然也有取消关注和间接关注,但这种关注还是以原有兴趣的领域为主体的,关注扩张的力量不能说很强大。个体不停地刷微博,呈现在眼前的都是关注的内容,这不同于传统媒体,不管你是否关注,至少会呈现一个兼容并包的完整信息体在个体眼前。因此就出现分散的群体,我的个人话语也许永远不可能和关注不同的他者的个人话语发生交流,不同的知识背景、不同的行业立场,你讨论你的我讨论我的,除非发生关涉其中的重大公共事件,基本可以作平行线永不想交。安德森(Benedict Anderson)在其“想象的共同体”理论中讲述资本印刷文化时,说它型构了一个统一的市场和价值世界。反观微博,这种微博形成的自由、部分、分散的个人话语与微博层出不穷的公共影响到底对想象共同体的形成起到了促进还是消解的作用?这仍是一个问题,需要时间和敏锐观察才能解答。

高考作文题揭开了社会生活中个体话语空间的逼仄,充斥着失语的焦虑和群体裹胁的压力。微博一方面提供了焦虑和压力的释放空间,给予了自由的权力获得的空间,另一方面也潜移默化地,以一种难以操控的态势对个体话语施加改造的影响。这种博弈正处于进行时,结果还不明朗,但局中的每个人都应蓄起反思的目光。

参考文献:

[1]现代语文教育发展.

[2]杜丽华.华师大副教授评上海高考作文:不是简单让考生写理想.东方网,2013年6月7日.

[3]尼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版

[4]戴锦华.隐形书写:90年代中国文化研究.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

[5]尼采.论道德的谱系.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2.

[6]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内篇逍遥游注释第四十九条,中华书局,2009.

[7]葛兰西.狱中书简.人民出版社,2007.

[8]唐小兵.微博、知识分子与公民社会.南风窗,20011(9).

猜你喜欢
话语群体个体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通过自然感染获得群体免疫有多可怕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个体反思机制的缺失与救赎
How Cats See the World
话语新闻
话语新闻
“那什么”的话语功能
关爱特殊群体不畏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