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构建实效的地理课堂

2013-04-29 02:08张福东
考试周刊 2013年85期
关键词:大块组织者认知结构

张福东

摘 要: 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要构建良好的认知预设,上课时要处理好“先行组织者”的形式与作用,这样才能构建实效的地理课堂。

关键词: 地理课堂教学 实效性 构建途径

一、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要构建良好的认知预设

认知心理学认为,了解学生是如何在头脑中构建知识,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认知结构,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根本。要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就要着眼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的关系,应用感知、记忆、理解的认识模式,教师可以给出认知结构,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自主构建,并要控制好认知结构的三个变量。

(一)可利用性:即当学生面对新的学习内容时,其认知结构中是否有吸收并同化新知识的原有上位观念。例如,中国山脉空间分布格局的辨识,教师在黑板上绘制出中国轮廓略图,引导学生找出近似东西走向的山脉:第一组,天山、阴山、燕山;第二组,昆仑山、巴颜喀拉山、秦岭、大别山;第三组,喜马拉雅山、南岭。东北—西南走向山脉:第一列,贺兰山、横断山;第二列,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第三列,长白山、武夷山。并填在略图上。教师再让学生用实线把上面东西走向,东北—西南走向山脉连接起来,并总结是以怎样的格局构成我国地形骨架的。

(二)可辨别性:即当学生面对新的学习内容时,原有起固定作用的观念与新知识之间的异同是否可以清晰地辨别。例如,在学习海陆受热所产生气温的变化及气流的流动方向两方面的知识时,设计如下实验:(1)准备两个烧杯,分别在烧杯中装满水和沙子,同时,分别把温度计插入两个烧杯中,然后,把两个烧杯放在阳光下照射一段时间,先让学生预测哪个烧杯的温度会高一些,哪个会低一些,接下来让学生观察两个烧杯的温度计,进行证实并讨论原因。(2)把两个烧杯放到阴凉处一段时间,再让学生观察两个烧杯中的温度计,证实哪个杯降温快些,哪个杯慢些。(3)再把两个烧杯放到一个长方形的箱子中的两端,燃烧一支香放在箱中,让学生观察烟雾的飘动方向,证实海陆热效能对气流方向的影响。

(三)稳定性:即当学生面对新的学习内容时,他认知结构中原有起固定作用的观念是否巩固。例如,澳大利亚气候类型之间分布格局的辨识。让学生自己绘制澳大利亚略图,并用不同颜色的笔或形象的图例符号,填绘出热带沙漠气候、热带草原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亚热带湿润气候、热带雨林气候。通过实际填充和观察,学生得出澳大利亚的气候类型在空间分布上具有半环状格局的特点。

二、教师上课时要处理好“先行组织者”的形式与作用

(一)教师要充分利用“模象式的先行组织者”进行授课。也就是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模型、板图板画等直观手段及这些直观手段的组合方式授课。具体方法是,教师针对学生理解的困难所在,对地理直观手段予以设计,使之具有比要学习的新知识强得多的易理解性。经过这样的设计加工后,把它呈现出来让学生学习。例如,将地理“略图与联系图表”组合起来,充当“先行组织者”,在学习中国地理有关黄河泛滥原因与治理的知识时,首先,展示“黄土高原景观”图,引导学生逐个分析地形、气候、植被、土壤等因素是如何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综合作用,才形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这一整体景观。学习这样的“先行组织者”显然有助于学生对“根治黄河”的深入理解和学习。

(二)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利用好“解释性的先行组织者”进行授课。这种先行组织者适宜在较为复杂、抽象的地理学习内容之前呈现。这是因为,学生直接理解某一复杂、抽象的新知识时,因其认知结构中缺乏可以同化新知识的适当观念,难以理解这样的新知识,此时,不失时机地呈现一个比新的知识更易理解、更为通俗的“先行组织者”,会极大提高课堂实效,加速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例如,降水的条件及“饱和空气”概念的学习,教师设计实验(1),用两块不同大小的“海绵吸水”充当“先行组织者”。先将水倒入小块海绵,到了一定程度海绵不再吸水,这时海绵已达到饱和状态。由于对这一现象,学生十分熟悉,由此通俗理解了“饱和”。再学习“在一定温度下,空气不能容纳更多的水汽,就成了饱和空气”这一知识点学生就轻松了很多。接着设计实验(2),把这小块海绵里的水挤出来,再倒入大块的海绵中,让学生观察,学生得出大块海绵没有“饱和”,教师顺势设问,如果把小块的海绵看做10℃气温,把大块海绵看做20℃气温,这又说明了什么?学生通过思考,会得出气温低时是饱和空气,气温升高后,就不是饱和空气了。接下来教师设计实验(3),把水倒入大块的海绵,让大块的海绵饱和,再把水挤出来,倒入挤干净水后的小块海绵。让学生观察后,学生就会得出小块海绵饱和了,还有多余的水溢出来。学习“从高温下饱和空气,气温降低后,就会有多余的水汽溢出来,在空气中形成云”,水汽增多,云层增厚,水滴下落,就形成了降水。这样很难理解的知识一下子就轻松理解了,学生掌握得很牢固。

(三)教师要有选择地利用好“思考线索式的先行组织者”进行授课。这种先行组织者适用于在解决问题之前与解答过程中呈现。尤其适合那些思维操作比较复杂,其中又蕴含解决该类问题的思维线索,而学生难以归纳的问题。教师提出问题后,即可呈现“思考线索式的先行组织者”,帮助学生确定思考的方向和线索,使学生学会控制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根据教师提供的“组织者”,调整思路,加快解决问题的速度,提高解决问题的准确性。

总之,构建实效课堂,教师要树立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思想,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和谐地发展。

猜你喜欢
大块组织者认知结构
导演
负迁移与语文认知结构的“千丝万缕”
构建认知结构培养解题能力
严惩诱骗高校学生参与传销的组织者
V先生的幻想世界
托马斯·阿奎那的人类认知结构
用大块肉做丸子
Zr基大块非晶合金低速切削性能试验研究
可控挤入复合膏浆防渗灌浆技术在大块径漂卵石层防渗处理工程中的应用
最节电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