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学校软环境建设的一点思考

2013-04-29 02:08陆阿定
考试周刊 2013年85期
关键词:校风教职工校园文化

陆阿定

学校环境是学生赖以成长的土壤,它是指学校中能够对学生的身心发展产生实际影响的全部条件。学校环境的构成是极为复杂的,按其控制和作用的特点,可以将其划分为硬环境和软环境两大类。硬环境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而软环境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软环境可以通过硬环境来体现,就如同一个人的躯体是硬件,但是学术水平、道德水准、社会阅历、个人修养等这些软环境,必然通过人的言谈举止、工作、交往展示出来,表现出他的精神风貌、内在品质、思想境界、能力水平。

学校软环境的涵义是什么?学校的软环境是指学校的整体精神风貌,是学校的内在品质,有自己的境界,有自己的崇高使命和追求,有自己的精神品位。软环境是学校有机组成部分的精神方面,如学校的办学理念、学校的宗旨、学校的传统、学风、教风、校风等,相对于一所学校的既成状态,学校内部的锐意改革、不断追求和奋斗的精神,是学校软环境的重要方面。

一、学校软环境建设的分类

具体地说,学校软环境建设应当包括三个层面的内容。

(一)科学合理的现代教育理念。人类社会在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等领域的迅速发展,带动了学校职能的拓展,学校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深刻变革,使得教育过程不只是知识的传授和学习过程,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与创新等,都成为教育关注的主要对象,成为教育的基本内容。这就要求教育方法也要发生相应的变革,倡导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结合,重视能力和素质的培养等,我们必须适应教育发展的新趋势。

(二)科学的制度和民主的管理模式。学校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在知识创新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教育创新上,知识创新和教育创新的关键在于教师,调动教师积极性和创造潜能的关键是民主管理制度和有效的管理模式。在具体的管理模式和管理制度上,要变行政治校为专家治校,调动教师在科研和教书育人中的积极性、主动性,确立广大教师在学校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参政、议政的积极性,群策群力办好学校,促进学校快乐、和谐的发展。

(三)积极向上的行为方式、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及诚信质朴的校园风貌。学校的精神、理念、追求要靠教职工和学生的共同培养、熏陶,教职工和学生的行为方式及他们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是一所学校校风、精神的直接体现,也是学校软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文化是学校几代人的文化沉淀,再加上优美的校舍建筑、清雅的校园环境、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对于培养师生的性情和情操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是学校软环境的重要方面。

二、学校环境的特征

学校软环境对学生身心发展的影响如空气般无处不在,但实际发生影响的某些要素却经常在无意中被人们忽视,教师在学校软环境建设中应该起主导作用。由于教师本身对软环境中很多要素的理解各有不同,教师控制下的学校软环境会存在很大差异。因此,学校环境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软环境内涵和标准的模糊性。我们崇尚什么样的校风、班风,好的教育方法有哪些特点,教师应该具备哪些优良的个性品质等,这些问题在教育理论中都有比较明确的阐述,凡是接受过系统职业培训的教师头脑中并不缺乏这些基本概念和原理。但是,将这些理论转化为具体的教育行为时,各要素的内涵和标准就不那么容易把握了,大多数情况下需依具体情境而灵活掌握。

(二)软环境理解和控制的差异性。在具体教育实践中,由于每位教师所持的教育观各不相同,因此,他们对软环境中各要素内涵的理解有很大差异,而教师对各要素内涵理解的不同,必然导致实际教育控制中分寸和尺度把握上的差异。例如以人为本的教育特别强调尊重学生的人格,但是,究竟什么是尊重,怎样做才是真正的尊重,每位教师的理解各不相同,每位教师对它的重视程度也不相同,体现在具体教育手段和方法中的教育行为也就各不相同了。

(三)软环境影响和作用的渗透性。学校软环境虽然客观存在,但它的存在更多的时候就像空气一样,虽然非常重要,但时常被人们忽视,它对学生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时刻相伴,但却是在不知不觉中慢慢渗透,可以说教师组织下的每一个教育环节,教师对学校中发生的每一个事件的处理过程,教师无意识下的一言一行,甚至一个眼神,都构成一种环境,对学生的身心发展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三、建设学校软环境的措施

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学校的软环境比硬环境更为重要,其发挥作用的原理就如同计算机上的硬件和软件,硬件固然很重要,但是,硬件作用的真正发挥必须依靠先进的软件。学校软环境对学生的健康发展会产生深远影响的事实再一次提醒我们,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并加强学校软环境的建设。强化学校软环境建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变革办学理念,促进制度革新,为学校发展创造条件。随着教育的逐步推进,我们必须不断解放思想,探索教育的发展规律,树立与时代同步的办学理念,引领学校深化改革,科学定位,找准自身的发展方向,我们应当客观分析学校的历史与现实,在办学治校理念上立足本位,坚持特色,有所侧重,在制度上激励教师的敬业与创新精神,建设良好的人才培养环境。

(二)强化课堂教学改革,优化校园文化环境。通过不断改进“两课”教学,同时发挥校报、广播站、网络等校园媒体的作用,利用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活跃文化生活,优化校园文化环境。

(三)促进良好学风、教风、校风的形成。一所学校特有的学风、教风、校风最能体现学校的精神,而提高教师的道德水平和思想素质是办好学校的根本保证,我们应在执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职业行为准则》的基础上,推行“师德一票否决制”,从而推动学校的师德建设,促进良好的学风、教风、校风的形成。

(四)重视人的因素,营造和谐的人文氛围。要确立师生在办学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其主人翁的作用,要广开渠道,倾听各方意见,这样才能使学校的各项决策得到师生的真心拥护,并付诸实践。要通过细致、周到的思想工作,教育引导教师正确理解学校制度和竞争,养成团结合作、相互包容和谅解的品格,减少矛盾,形成合力。要以极大的热情关心和爱护教职工,树立服务意识,切实为师生员工办实事,不断改善教职工待遇和师生的学习和工作条件,为教职工和学生创造一个安全、稳定、优美、文明的工作和学习环境,逐步形成团结、祥和、奋进的校园人文氛围。

总之,从学校软环境的改善和建设入手,优化学校教育环境,是推进和实施学校健康教育的关键,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具有良好心理素质的跨世纪人才的有效途径。

猜你喜欢
校风教职工校园文化
说 校 风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集大教职工抗疫优秀作品选登
杨贤江校风思想:历时性分析与共时性梳理
从教职工福利谈高校工会工作的创新
校风校训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的进路探索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与探索
用先进文化引领教职工思政教育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