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学中学生的能力培养

2013-04-29 02:40赖志彪
考试周刊 2013年86期
关键词:对流层教具记忆

赖志彪

在地理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掌握系统的地理知识,而且要有目的、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教师既要重视知识传授,更要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笔者从事十六年中学地理课的教学工作,现就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如何加强学生能力的培养谈谈看法。

一、观察能力的培养

观察是一种有意识、有计划,持久的知觉活动,它是掌握地理知识的必要条件。因此,培养学生敏锐、准确的观察能力,对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学习的主动性有着重要的意义。

地理课本上插图、附图多,在教学中可指导学生“自行”观察,得出结论,诸如海陆分布、大洲分界,植被物产和人文事象的分布与成因等。同时,教师要教会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无论是对地图还是对野外实物进行观察,都要引导学生有目的、有次序地观察比较,并且善于抓住事物的重要属性和本质联系。

结合地理学科的特点,主要通过如下途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1.利用教具进行观察。如教学中对挂图与课本插图、地图的观察,板图板画的展现,模型仪器的演示,各种电教手段的应用,以及简单实验的观察。观察前要使学生弄清地图、模型、教具的基础知识和用法,解决“是什么”和“怎么用”问题,并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比如在教学生读图时。可以:(1)和学生一起指划读图,做到试听结合、手脑并用、反复练习;(2)让学生读填空白地图;(3)对一副地图设置几个相关问题,让学生从图中找答案,从而总结归纳等。

2.组织学生到野外实地考察。为了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必须让学生带着问题有意识地观察地理现象,才能对地理事物有比较深刻的理解。例如考察时让学生带着“河流的下切作用”、“沉积岩和岩浆岩的形成”、“冲击作用形成的各种地貌”等问题,进行细致的观察,教师结合实际讲解。通过考察,学生不但掌握了有关知识,而且为认识地理的风化、侵蚀、搬运、沉积等外力作用提供了感性材料。

二、记忆能力的培养

地理教材中有大量的概念、地名、河流、湖泊等都要求记忆。让学生利用地理知识内在联系、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地理知识与其他知识之间的联系、地理事物和现象与原因之间的联系增强理解记忆能力。对于需要机械记忆的理解材料,尽可能赋予一定的意义,使记忆更加牢固。教师可以运用谐音法、列表归纳法、相关知识记忆法、古诗名言法等多种方法教会学生怎样有效记忆。例如,在我国矿产资源中,储量居世界首位的有钨、钛、钒、锌等。为了让学生记忆深刻,可采用学生感兴趣的谐音的方法,把以上几种矿产谐音为“吾弟心太烦”,强化记忆效果。

三、创造能力的培养

创造教育包括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精神,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促使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问题自然法、学写地理小论文、制作教具学具、开展辩论会等途径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1.问题自然法

问题自然法是教师根据具体教学内容,先以问题的形式设计自学纲要,促进其思考,并依问题自问自答,从指定的学习内容和已知的知识中搜寻解决问题的信息,最终解决问题,完成学习任务的教学方法。如讲授大气层的特点及成因时,可设计如下自学问题:(1)大气在垂直方向上分为哪三层?(2)对流层有什么特点?(3)为什么对流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怎么递减?(4)对流层对流运动显著的原因是什么?(5)对流层天气现象为何复杂多变?(6)对流层與人类关系如何?(7)总结回答,对流层各特点间有何关系?这样,学生通过层层分析、循序渐进、讨论回答,就不难解决这些问题,如:(1)经度地带性、纬度地带性、垂直地带性和非地带性草场资源分别指什么?(2)我国草场资源主要存在什么问题?(3)应采取哪些措施解决?然后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自学,最后通过教师的点拨总结。这样能充分开发学生的自学潜力。

2.撰写地理小论文

地理教学能帮助学生认识学校所在地区的生活环境,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增强爱国、爱家乡的情感。如鼓励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凭着自己对实物的认识和想象编写《未来中国农村的模式—生态村》、《下个世纪末,地球会怎样》、《学校周边环境污染调查报告》等小论文。这样既锻炼了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力。

3.制作教具学具

创造起源于想象,想象不是无根据的幻想、设计。例如,在制作《地球仪》一课时,教师通过广泛搜集,课前准备了用五六种不同材料做成的地球仪在教室里展示,让学生细细观察、分析。通过观看实物,学生对材料、结构、造型等有了直接的感受,产生了改进和创新的设想。学生在制作实践中,能广取材料,精雕细刻,制作出新颖别致很有创意的地球仪。

4.开展辩论会

所谓“辩论式”学习,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以反向思维和发散性思维为特征,由小组或全班成员围绕特定的论题辩驳问难,各抒己见,互相学习,在辩论中主动获取知识的一种学习方式。例如,在教授《高中地理》“新能源”一节时,不妨设计一场“要不要发展核电”的辩论会,由正反两方对该问题展开辩论。在辩论过程中,学生会认识到发展核电事业有何益处?可能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若要根本解决这一问题,则应采取什么措施?这样,通过辩论使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得到了培养。

总之,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完全可以从多个角度,用多种方法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社会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地理人才。

猜你喜欢
对流层教具记忆
郴州地区对流层顶气候概况
自制玩教具《拼拼乐》
初中物理自制教具应用探讨
记忆中的他们
实时干涉测量中对流层延迟与钟差精修正建模
成都地区2005~2015年对流层NO2柱浓度趋势与时空分布
儿时的记忆(四)
儿时的记忆(四)
记忆翻新
皖北地区对流层顶气象特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