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潭市高等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对策研究

2013-04-29 02:40周婧罗晓云
考试周刊 2013年86期
关键词:鹰潭市办学学院

周婧 罗晓云

摘 要: 本文分析了鹰潭市高等职业教育在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中存在的办学定位不准、专业设置特色不足、人才培养模式不能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等问题,由此提出相应对策,望能促使鹰潭市高等职业教育走上健康、科学发展的道路。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地方经济建设 服务对策

地方高职院校是指由地方政府开办的高等职业院校。作为高等教育,地方高职院校具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引领文明是四大职能;作为职业教育,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是其最重要的目标定位;作为地方政府出资举办的学校,服务并回馈地方经济发展是其应尽之义务。[1]就上述三个方面而言,地方高职院校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紧密联系,因此,如何提高地方高职院校服务经济建设的实效,无疑是一个需要认真对待并切实解决的难题。

鹰潭市在经济建设上重点建设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提出了“一强、二大、三新、四特”的产业布局,而鹰潭市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办学模式、专业设置等问题上都与鹰潭市大工业的目标存在差距,因此,鹰潭市高职院校应当以立足鹰潭经济发展为宗旨,以向鹰潭市经济建设输送大量人才为目标,寻找针对性实效性的服务对策,稳步发展。

1.鹰潭市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实证分析——鹰潭职业技术学院案例。

鹰潭职业技术学院是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成立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专科学校。与其他院校相比,鹰潭职业技术学院起步较晚,无论是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办学理念、实践形式、运行机制,还是其参与地方经济服务的效果都不尽如人意,综合起来有下述几个方面:

1.1办学定位不够准确,缺乏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办学理念。

地方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需要学院转变观念,超越“围墙”的限制,向企业、社会延伸。[2]但是,受传统计划经济条件下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和行政主导式办学模式的影响,学院在办学过程中未能完全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仍然习惯于封闭办学,缺乏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办学理念。学院专业培养目标不够准确,对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没有明确定位,加上是从师范类教育向职业类教育转变,思想上没有完全脱离师范类教育的理念,出现高职培养目标的简化思想倾向,甚至认为高职教育就是“专业知识+技能证书”的简单组合,缺乏与企业、社会共同的办学的观念,人才培养与社会现实脱节。

1.2专业设置特色不足,与地方产业衔接不到位。

专业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载体,是高职院校与社会需求的结合点,是体现学校办学内涵、办学特色、人才培养工作水平的标志,也是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软硬件设施建设和实训基地建设的基本依据。受各种因素的影响,高等学校的专业设置不能及时随着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而调整,学院的专业设置上没有特色,存在专业设置陈旧、结构不合理、培养规格单一、培养方案不符合实际情况等问题,不能按照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和当地支柱产业、重点企业,优先发展行业对专业技术人才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培养人才。部分专业学生毕业后在本地就业难,造成“人才过剩”。

1.3人才培养模式不能适应地方经济发展。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理念指导下,教育工作者群体所普遍认同的遵循的关于人才培养活动的实现规范和操作样式,它以教育理念为基础,培养目标为导向,教育内容为依托,教育方式为具体实现形式。[3]但现在很多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还是停留在传统层面,没有很好地利用地方行业资源,与地方企业联合办学。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必须改变传统的三年制教学模式,在人才培养方案中体现企业因素,建设学生专业实习基地,突出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块,使学生毕业后零距离就业。

1.4服务内容、方式单一,无法满足快速发展的地方经济建设需要。

零散的、个体式服务仍然是大多数高等学校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主要方式。单一的服务模式无法满足快速地方经济建设快速发展的需要。学院在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上,除了单纯地向地方企业输送毕业生、提供专业人才外,还应该对地方企业进行员工专业知识培训、学历提升教育等。

1.5科学研究缺乏对地方产业的关怀。

高等学校科研的管理往往止步于科研成果的产生,而对于科研成果的转化和推广、落实合作伙伴、沟通信息、牵线搭桥等介于高等学校、科研院所、企业之间的协调管理则缺乏有效的制度和机制。教师和科研人员缺乏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关怀,热衷于发表论文、出版著作、成果鉴定、申報奖项、晋升职称等,高等学校普遍存在成果多、转化少、难转化和转化后难取得经济效益的状况。

2.立足地方经济建设,鹰潭市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对策研究。

通过前面对高职院校发展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状况的分析,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鹰潭市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自身问题,可以从自身定位、专业调整等几个方面加以改革。

2.1明确高职院校培养目标,办出职教特色。

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应该是工作在生产一线的具有一定文化素质和技能的生产人员,不仅包括一线的指导人员,更重要的是培养一线的组织管理人员和生产人员,也就是说高等职业教育学校培养的应该是具有一定文化素质、掌握特定技能的技能型人才。高职院校必须坚持“面向地方,服务地方,办出特色”的办学宗旨,面向市场,紧密结合地方人才市场的需求,合理定位,办出特色。

学院应该明确其办学特色,充分发挥教育类专业的办学优势,扩大对理工类专业的投入,从招生宣传、人才培养方案制订、课程体系构造、就业指导等全面打造学院特色,提升知名度。加强与地方政府、企业的合作,企业行业要参与教材的开发,学校要了解企业的需要,此外,企业行业的专业人士要参与学生能力标准的制定,使标准更加符合企业和行业的要求。

2.2专业设置与地方产业对接,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需要

目前,高职院校专业设置陈旧、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脱节等问题的存在,阻碍了其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工作的开展和能力的提升。因此,及时调整专业结构,加强学科建设,是推动高职院校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重要策略。

调整专业结构,加强专业建设,主要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开展:

第一,根据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开办特色学科专业。特色是专业的立足之本,也是专业的竞争之本。高职院校要结合自身的优势和地方自然资源、文化特色,优先投入,培育出学校的品牌学科专业,集中力量,加大投入,集中人力、物力、财力等建设重点学科专业,力争使学校的学科专业在该领域形成影响,抢占学科的制高点。近两年,学院逐渐开设:眼视光技术、物流管理等与鹰潭地方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专业,同时继续做好旅游管理、机电一体化、铜加工等重点专业,配合鹰潭政府“1+6”产业发展战略,做大做强,为地方经济输送更多专业人才。

第二,由于我国高职院校没有学科专业的设置权,因此,调整专业结构,加强学科建设,不仅表现在开设新专业上,而且表现在根据地方特色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对传统学科专业的升级改造上。如电脑艺术设计专业可以加入眼镜框架设计方向,商务英语专业加入鹰潭地区旅游文化知识的教学内容等。

第三,面向市场人才需求,专业设置与企业需求相对接,企业参与到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的过程中,在帮助学校完成紧跟社会需要的同时,为自己将来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人才基础。上海雄博精密仪器有限公司与鹰潭市政府沟通,在鹰潭职业技术学院开设眼视光技术专业,学生毕业后可以直接到该公司就业。伴随着鹰潭国际眼镜城的建设发展,鹰潭需要大量眼视光专业人才,该专业的设立可以有效填补人才空缺。

2.3采取灵活的人才培养模式,为企业输送大量专业性实用型人才。

“模式”是某种实物的标准形式或使人可以照着做的标准样式。[4]以课程和学校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方式,培养和训练学生的高技能有一定难度,必须根据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打造自身办学特色,选择与之相符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2.3.1“2+1”人才培养模式。

“2+1”人才培养模式是指三年教学中的前两年的学习在学校进行,后一年由企业组织。学院2009级学生开始实行“2+1”人才培养模式,高职各个专业全体学生在学院期间,首先完成两年的课内学习,掌握较宽厚的基础知识和扎实的专业知识后,完成校内实训环节,有计划地到院外实训基地进行为期一年的实践和实训,在真实的工作岗位环境中进行“教、学、做”,使已学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进一步加深、细化、熟练,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操作技能和社会适应能力,实现岗前(或模拟性岗前)培训及预就业的目标,从而促进创新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可以将在校期间所学的知识与企业的实际需求“零距离”接轨,不仅可以掌握到最新的科技前沿动态,而且可以提前感受工作环境,为毕业后的就业做好铺垫。

2.3.2订单式培养模式。

订单式培养是指培养方(高职院校)与用人方(企事业单位),针对社会经济建设和市场需求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签订用人订单,并在师资、技术、办学条件等方面合作,通过“工学交替”的方式分别在学校和用人单位进行教学,学生毕业后直接到用人单位就业的一种产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为目标,针对用人单位的工作岗位需求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的不同教育资源,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和素质为核心,实行课堂教学与实际工作相结合的教学方式。[5]2012年开始,学院与移动公司合作,成立电子商务(移动客服定向班),学生毕业后可直接到移动等公司从事客户服务等相关工作。

2.3.3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工学结合”教学的基本形式是校企合作,按校企合作的程度划分,可将其分为三种形式:分别是学生进厂式、企业进校式和校企合一式。学院应该充分利用靠近鹰潭产业工业园区的优势,加强企业和学校之间的互动。在2008级电气自动化专业曾经尝试该种模式,安排学生在第三学期进入企业实习3个月,但由于专业结合度不够等原因,后来并未延续下来。学院应该根据学院现有的专业设置及企业人才需求情况进行教学模式的调整,适当增加部分课程进入企业教学,同时可将企业的相关课题分解给学生作为学生的毕业设计。另外可以安排教师到企业研修实践,了解企业生产一线的发展动态。

2.4拓展服务内容,全方面多角度服务地方经济建设。

目前,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主要方式是全日制教育形式為主,成人教育为辅,要拓展办学形式,开辟新的办学渠道,通过技术培训、专业讲座、校企联合等形式,培养出更多的符合社会的需要的各种层次的急需人才。通过多种方式、途径,开展面向中小企业特别是乡镇企业的决策咨询、职工培训、技术指导、信息交流等社会性服务是当前高等学校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重要形式和内容。

2.4.1为企业进行员工培训。

职业教育要为提高劳动者素质特别是职业能力服务。加强对企业职工培训指导服务,帮助企业组织新员工上岗培训,开展校企合作,以订单培训形式为企业培训急需的专业技术人才。建立企业人才需求信息库,及时向社会提供各类工业人才需求信息,帮助企业解决人才缺、用工难的问题。学院旅游管理专业,每年七月份都会对鹰潭市龙虎山旅游从业人员进行为期一个月的从业上岗培训,内容涉及龙虎山道教文化、民歌学唱、导游业务等。

2.4.2为地方企业进行学历提升教育,加强职业资格考证。

学校拥有地方政府所缺少的设备、人力等资源,充分利用学校现有资源全方位多角度服务地方:可以对鹰潭市从业人员进行专业资格考证培训,可以面向全市工作人员进行计算机知识普及,和企业进行科研技术开发,编写适合校企合作教材等。在企业无法派出大批员工到学校培训学习时,学校要急企业之所急,派教师到企业培训员工,专门委派教师或利用空余时间送教上门。

近年来,伴随着成人教育的大力发展,学院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专业和师资情况,对地方企业进行高起专或专升本的学历提升教育。

2012年,学院派出专业教师为鹰潭市人力资源保障局的近千名务工人员进行专业资格考证培训,涉及初、中、高十余个专业方向,获证率100%。

2.5积极开展科学研究,为地方经济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技术服务。

科学研究作为高等学校的四大职能之一,在高等学校的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是培养高水平人才的重要基础,在推动企业技术进步和解决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问题等方面,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我国高等学校科研活动远离市场需要,与企业发展和社会需要脱节,不利于高等学校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改变目前状况,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第一,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科学研究观念。坚持科研工作与教学和人才培养相结合、与学科建设相结合、与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及服务行业相结合的原则,创新科研机制,完善科研政策,调整科研思路,强化科研重点,整合科研力量,充分发挥高等学校科学研究对地方经济建设的引领和支撑作用。

第二,培育高等学校科研地域特色。高等学校要从当地的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出发,利用地缘优势和资源优势,充分发挥区域优势,挖掘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的特色;以服务地方和行业为宗旨,重点支持学校教师和科研人员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为行业服务,特别是为艰苦行业服务。通过为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社区和农村服务,深入了解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切实解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社区和农村面临的实际问题。学院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可以联系地方道教文化,打造鹰潭道教文化旅游精品线。

第三,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建立健全科研管理体制和激励机制,通过各种鼓励政策,引导教师和科研人员积极从事横向科学研究;积极扶持校办科技企业,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加强各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建设,打造一支坚强有力的科研队伍,加大科研经费投入,创造宽松科研环境。例如学前教育专业,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现有师资,成立学院附属幼儿园,不但可以解决学生实习的场所问题,同时可以为学校创收。

参考文献:

[1]杜祥培.地方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探索[J].教育与职业,2010年9月下.第27期.

[2]张泽.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理论与实践[J].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2月第4卷.

[3]徐涵.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3):8-9.

[4]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纂室编.《现代汉语词典》[M].商务印书馆,1996.

[5]赵月桃.高职高专院校产学合作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天津大学硕士论文,2004-12-01.

猜你喜欢
鹰潭市办学学院
初等教育学院
公关新兵 砥砺前行
公关新兵 砥砺前行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航空工业昌飞与鹰潭市政府签署通航业务战略合作协议
开心乐园 梦想飞扬
——鹰潭市第三幼儿园发展略记
学院掠影
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
独立学院高等数学教学改革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