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生活走进语文

2013-04-29 00:44章琴
考试周刊 2013年72期
关键词:激发情感语文课堂语文教学

章琴

摘 要: 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是最有效的学习方式,本文从两方面进行论述:激发情感,让学生走进教材;善用教材,让教材走进生活。要让生活走到语文课堂教学中,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的生活化。

关键词: 语文教学 激发情感 善用教材 生活化 语文课堂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相等,哪里有生活,哪里就可以进行语文学习。由此可见,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是最有效的学习方式。

一、激发情感,让学生走进教材

情感是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主动认知和心理活动高度发展的必要条件,情感被激发,能促进意志的磨炼,推动学生更勇敢、自信、主动地学习,不断获得成功。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因素是学生接受信息的阀门,积极的情感是学生认识活动的“能源”和“发动机”。教育家赞可夫指出:“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方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产生教学合力,是把生活与语文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有效措施之一。

(一)学生与教者之间的情感共鸣

学生与教师在生活中,有着或多或少的相似或相近的感受。这些感受可能是对生活的零碎体验,可能是生活中的不起眼的点滴心得,可能是一现即逝的、永远不会再有、但可以回味的一种心灵感悟,也可能是经常出现的情感体验。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利用这一感悟找到与学生感情共鸣的基点,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则能强化教学效果。当教师与学生找到情感共鸣时,最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在此种状态下,可以教给学生的不仅仅是语文知识,还有更多的人生馈言。让语文教学课堂不只学语文,而是敞开心扉,用“心”和学生对话,用“心”和学生交谈,让“心”与“心”之间碰撞,迸射学习的火花。

(二)学生与教材之间的情感共鸣

教材编排的内容是与学生的生活非常贴近的。教材中对许多内容的描述其实就是学生生活中的一个剪影,一个不经意间从眼前滑过的生活画面。只是我们不是有心人,没有像作者一样,用笔把它记录下来。在学习这些课文时,这些画面又会很自然地在学生的脑海中重现。若能利用这一瞬间抓住学生与教材之间的共鸣点,则对学生的情感、价值观的培养、语文素养的形成是非常有帮助的。它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可以让学生体验到生活的乐趣,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主人翁”的感觉。

(三)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情感共鸣

学生之间有永远说不完的话题,他们可以谈天说地,可以天南海北,可以东拉西扯……原因何在?因为他们是同龄人,有着共同的情感体验。传统的语文教学没有顾及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和感受,只是把学生引导到老师早已设定好的“圈子”,是教师对教材的再体验,是重复教师对教材的解读。一堂课结束,学生学得更累,教师教得也不轻松。如果在语文课堂上让学生互相交流自己学习的感受,相信学生就一定会更喜欢上语文课,更喜欢学习语文。

二、善用教材,让教材走进生活

如何让生活走进语文课堂,让课堂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实现课堂教学的生活化,这依赖于教师对教材的理解。

(一)教材是生活的再现

教材中大部分内容都是贴近学生生活的,具有大量的具体形象的、带有个人情感和主观色彩的内容,是情感的再体验、意识的再强化,其意义在于把已有的认知、体验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再付诸实践,达到语言训练的目的,“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学习与发展提供基本保障和基础。因此,理解和运用教材时,应该让它成为生活的再现,把学生带进生活。著名教育家、情境教育的提出者李吉林老师提出的情境教学法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理论和实践依据,根据教材创设适合学生学习的情境,把学生带进教材,让他们融入其中,与教材同喜同悲、同欢同乐,让枯燥无味的语言文字的训练寓于生动具体的生活场景中,让教材的思想、意识、价值观随着情感的迁移过程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最终达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

(二)生活是教材的延伸

教材只为学生提供学习知识的平台,但知识的渊博不仅仅在于此。生活是一个庞大的知识宝库,教材只是语文教学的介质,不是语文课程的全部内容,应该把教材看成是一种有待师生共同开发、构建的学习资源,师生应该利用各自的生活实践,共同合作,共同创造性地加以运用,每堂课应该都是不可重复的激情和智慧的综合生成过程。例如:下雨了,有些学生老是往窗外看,老师让学生到室外去“疯”,不过,有个“条件”:得带着任务,用心观察。教师充分运用生活中可以帮助学生学习语文知识、提高语文能力的片断、场景、细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参与语文实践活动,强调学生自主的、积极的、多样的、充分的参与,使语文学习真正成为一种生命活力。

(三)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在语文教学的广阔天地里,蕴藏丰富的课程教育资源。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课程,其教学资源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教师要高度重视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教师的素质决定了课程资源的识别范围、开发程度和利用水平。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运用教材,拓宽教材运用的领域,注重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学科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充分应用现代科技手段,使学生在不同内容、不同方法的相互交叉、相互整合中提高语文学习效率。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的语文实践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努力构建一个开放的、丰富的语文学习的世界,打通课堂生活与社会生活联系的通道,开发学习资源。

总之,在教育教学中,不断更新观念,不断探索适合新时代需求的教育教学方式,做到让语文走向生活,实施好第一步——让生活走到语文课堂教学中,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的生活化,十分有必要。

猜你喜欢
激发情感语文课堂语文教学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要做到“四要”
构建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
谈谈激活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有效策略
浅谈如何在课堂上提高阅读能力
关注学生情感体验 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