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直拍横打的发展与变革

2013-04-29 07:11黄廉
考试周刊 2013年79期
关键词:变革发展

黄廉

摘 要: 直拍横打指直拍运动员使用球拍反面的覆盖物击球。特点是能增强拍面控制的灵活性,充分发挥前臂的力量。与传统的直拍快攻打法相比,这种打法的反手技术(如拉、抽、弹、拨、挑等)更丰富多样,极大地提高了反手位的进攻能力,大大提高了直拍运动员在反手受压制情况下的转防守为进攻的能力,改变了直拍运动员在反手进攻上一直处于劣势的局面。乒乓球被称为中国的国球,足见这项运动在我国受欢迎的程度。作为传统优势项目,中国的乒乓球技术现在越来越趋向普及化、平民化和大众化,一直站在世界乒坛顶端的中国乒乓球队在不断更新自己的技术和提高自己的整体水平。直拍横打作为直拍新发展成熟的技术,其发展的趋势势必对直拍运动员有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 直拍横打 乒乓球运动 发展 变革

一、直板横打的诞生

直拍快攻是中国的传统乒乓球打法,经过不断的探索和创新,已经从传统的直拍打法发展并建立为以“快、准、狠、变、转”为技术风格的独特的中国直拍快攻打法。但当欧洲选手成熟地把弧圈球和快攻相结合形成“全方位进攻型”的打法后,给直拍选手的进攻带来了新的难题,我们的“快”受到了限制。主要是因为我国直拍选手的反手缺乏进攻能力,面对强劲的上旋球只能靠推挡应付和勉强走位用正手回击,在比赛中处于被动局面。直拍横打的出现,使直拍选手的反手位进攻能力大大增强,使反手由被动变为主动。这种技术技能快速进攻也能制造旋转,能近台也能远台,能对付上旋球也能对付下旋球,充分体现了快速进攻、抢先上手的主动意识,符合近台凶横、积极、主动进攻的乒乓球技术发展趋势。

提起直拍横打,我们自然而然就想到了王皓,他已然成了直拍横打的代言词,而说到最先在比赛中使用这项技术的运动员,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刘国梁。其实早在20世纪80年代,曾经连续两次夺得过世乒赛男单冠军的直板天王江嘉良,在运动生涯的后期就偶尔应用这项技术,所以说第一个在比赛中使用直板横打技术的并不是刘国梁而是江嘉良。江嘉良曾在世界大赛上使用,但使用不久就退役。真正让世人了解横打的是刘国梁。1992年,刘国梁在成都的中国公开赛上,使用横打技术并结合独特的发球和正手攻一举战胜了朝鲜削球手李根相和当时可谓独步乒坛的瓦尔德内尔。至此,可说直拍横打正式诞生。

二、直拍横打的发展及变革

第一阶段:作为率先在比赛中大量使用直拍横打技术的刘国梁为传统的直板正胶左推右攻嫁接了横打,多用于反手位大角度来球无法侧身进攻,但必须进攻时,也用直板横打接反手的长下旋发球。因为这项技术刚刚运用,所以很多人不是很适应。1992年,正是瓦尔德内尔不可一世的时期。在中国公开赛上,十六歲的直板快攻小将刘国梁第一次将这位乒坛巨星打得有点发蒙。刘国梁用其多变的前三板技术和令人防不胜防的直板横打把瓦尔德内尔狠狠收拾了一通之后,又战胜了有“天下第一削球手”之称的朝鲜名将李根相而一举夺得冠军。也就是从这场球起,在后来和瓦尔德内尔交手的几次比赛中,刘国梁在1995年世乒赛、1996年世界杯、1998年意大利公开赛和1999年国际乒联巡回赛总决赛等赛事上连胜6场。当时的刘国梁成了瓦尔德内尔在乒乓世界里最怕见到的对手,刘国梁也得了一个“瓦尔德内尔克星”的称号,这让乒乓球迷们对他充满了崇敬和喜爱。

但刘国梁的直板横打毕竟还只是这项技术的初级发展阶段,在技战术上依旧存在不少缺陷。在刘国梁职业生涯末期,他运用这项技术的比例不断减少,而且到关键球时往往不敢应用这项技术。这说明随着对手对这项技术越来越熟悉,没有形成体系的直拍横打已经不再是一把利器,反而让刘国梁在比赛中束手束脚。但是在中国,对于乒乓球技术的研究已经十分成熟,直拍横打新的使用者也走上了历史的舞台。

第二阶段:马琳,中国男子乒乓球队运动员,6岁开始打球,1990年进省市队,1996年进国家一队。其职业生涯中,共获得18个世界冠军,创造了辉煌的纪录,因其是四届世界杯冠军,也是第一个蝉联世界杯男单冠军的人,被誉为世界杯先生。作为继刘国梁后扛起直拍大旗的运动员,马琳以传统反胶弧圈快攻打法为本,进一步发展了横打,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离台时反手进攻的盲点,而且在近台推挡的基础上丰富了反手击球技巧的多样性,如侧拧接发球等并且在比赛中较为成熟地运用这项技术。马琳的横打使用频率不算太高,一般作为“杀手锏”来用,多应对反手大角度出台球,几乎一招毙命。迎球时,马琳常位于中台,持拍手下潜,但手腕并不大幅度内收,击球时球拍与地面垂直,击球后持拍手因惯性挥至右上方,击球部位以球的左侧为主,拉出的球飞行弧线较高,带有强烈的侧旋,往往逼得对方退到中远台。倘若幸存,则接上一板侧身爆冲,对手极难招架。

推挡和直拍横打的结合当时让不少人觉得这就是直拍新的出路,这将是直拍以后发展的趋势。但是王皓的出现,让我们看到了直拍横打真正的威力,而这项技术也步入了成熟阶段。

第三阶段:刘国梁和马琳接触横打时其技术都已基本成型,只是在推挡这一直拍最基本的技术基础上添了些许砖瓦。假如一个人从头开始就不练推挡,而是将横打作为应对反手来球的手段,那会是什么样的情况呢?王皓的横空出世,让我们见识了纯横打对直拍打法的影响,不仅仅是影响,简直就是革命。放弃推挡技术,直接练直拍横打是当时体育总局专门有人研究的课题,一批小孩在练,但是最后只有王皓一个人练成了,这和他的天赋是分不开的。1996年,13岁的王皓入选八一队,成了一名军人,和王涛、刘国梁等成为队友,两年后,15岁的他入选国家队,纯横打逐渐走入人们的视野。

王皓在反手位完全抛弃推挡,而以横打进攻,其反手与横板选手相比毫不逊色。其直拍横打技术有一个拧腕的动作,因此出球有一定的侧旋,使对手极不适应,与横拍选手相比更具杀伤力和威胁性。这种打法不仅上下旋均可以主动攻击,而且可以使用反带反撕技术增强反手的防守能力,退台后还可以进行弧圈球相持。王皓稳定而娴熟的横打技术可以主动进攻反手位球,横打时反面不但可以拉斜线而且可以反面拉直线,这样可以避免拉球线路固定给对方反攻机会。对于反手位短球,王皓可以果断拧拉强先手进攻,解决传统直拍运动员面对反手位摆短不能主动上手进攻的问题。

凭着这项先进的技术,王皓在国际赛场上所向披靡。但是王皓并非未尝一败,实际上掌握了如此强大技术的他曾输掉数场异常重要的比赛,三届奥运会亚军既证明了直拍横打的威力,又说明了这并非一项完美的技术。2012年奥运会之后,王皓渐渐淡出了国家队主力的阵容,作为一队主力的许昕虽然身为直拍运动员,但是其技术特点更接近于传统直拍打法,对于横打的依耐性不强。直拍横打何去何从,一时之间无人知晓。

三、对于直拍横打的展望

无论是刘国梁的突击式横打,还是马琳侧弧圈的横打,抑或是反手纯横打的王皓,他们都是对横打技术使用的探索者,一代代人不懈努力,才让我们看到了今日相对成熟的横打技术。王皓三次奥运会都未能登顶,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我们探索的方向可能有些许偏差,横打还有其他发展方向。也许怎样将推挡与横打完美结合会是下一个研究方向,在反手位上不失传统推挡的控制与变化,而进攻时又能凶狠霸道地将对手一击致命,反手相持时也能不落下风。也许这是笔者的一番幻想,但是也许在不远的将来,会有一个天赋异禀的直拍运动员完美演绎出这一猜想。

四、结语

直拍横打为直板的发展翻开了新的篇章,在乒乓球的发展过程中,不断诞生的新的打法会让这项运动始终保持活力。

总之,乒乓球有各种各样的技术和变革。面对当今世界乒坛花样翻新、变化莫测的技术,我们需要不断研究和创新,培养出出类拔萃的国球精品人才。

参考文献:

[1]王搏.乒乓球“直拍横打、拉”技术的运用及存在的优势[J].2011.

[2]直拍横打.刘国梁的辉煌历程及执教风雨.新浪博客,2009.

[3]张斌.乒乓运动员王皓技术特点分析[J].2011.

猜你喜欢
变革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以变革迎接新时代
变革开始了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海尔变革
新媒体将带来六大变革
夺变革先机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