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驱动”在中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实践探索

2013-04-29 07:24杨杰
考试周刊 2013年75期
关键词:实践探索任务驱动

杨杰

摘 要: 随着信息技术课程被列入中小学的必修课程,以及在全国中小学教育中的全面铺开,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关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方法的研究。“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是于近几年提出,并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实践中被广泛应用的方法之一。

关键词: 任务驱动 中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实践探索

我校生源绝大部分来自村小,通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发现学生的信息技术的个体差异非常明显,有许多学生从未接触过计算机,这无疑给教学带来了很大困难。原先的课堂教学主要还是在“讲—学—练”的传统教学模式下进行,每当我苦口婆心,为一个个知识点与操作方法讲得口干舌燥时,很多学生总是无精打采,操作过程中也时不时会出现同样的错误。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我开始尝试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将课堂中的知识目标分解成一个个层次不一的“任务”布置给学生,真正还学生以主动,让每个学生在任务中得到练习与提高。通过近两年的实践探索,以及合理地设计“任务”,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许多,我也摸索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任务驱动”之路。在这里就任务构建与任务评价,并结合具体案例谈谈自己在实践探索中的几点思考。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以若干个具体任务为中心,通过任务的完成,介绍和学习基本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基本特征就是:“以任务为主线,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在教学中,任务将直接影响教学效果,任务的设计、安排就成为关键,显得尤为重要。为了达到较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对于每堂课中看似简单的一个个“任务”,我都查阅许多资料,仔细斟酌好几番才能放心地交给学生。下面结合具体案例,谈谈任务构建过程中的几个要点。

一、目标明确、层次分明

信息技术学科中的教学目标主要分为知识与能力两大方面,在任务构建中,首先要对知识目标进行细化,分解为一个个小的目标,并且把每个小目标作为一个模块构建任务,学生通过任务来巩固知识目标,最终实现能力目标的提高。信息技术作为一门实践性相当强的科目,学生的个体差异与其他学科相比更为突出,所以在任务构建过程中,层次性的体现应该是教师首要考虑的。构建的任务首先要保证绝大多数学生能够完成,不至于有些学生因屡次完不成任务而对计算机学习失去信心,因此开始时任务要求降低些,以后逐渐提高。一般任务构建至少包括三个层次:基础、提高、深化。基础部分是指达成本课学习的基本知识目标,学生通过方法的学习基本能完成任务;提高部分要求学生达成课堂能力目标,对所学知识有一定的理解,能通过自主学习与探索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深化部分给学生以思考与自我发挥的空间,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培养分析、处理信息的综合能力。

实例:在Windows的画图软件学习中,我给学生依次设计了以下三级任务:

1.打开画图软件,通过鼠标指向,结合“帮助”菜单,了解各工具名称与使用方法,能繪制一些简单的图形。

2.自主学习书本内容,完成“多彩五环旗”的绘制。

3.给图形加上自己的创意说明,并在右下角设计自己的个性化签名印章。

在布置任务时,要求学生前两项任务必须完成,第三项任务根据个人情况选择完成。虽然这堂课的任务源于书本实例,但学生积极性相当得高。因为任务的设置目标明确、层次鲜明、难度适中,而且给了学生自己发挥的空间。一堂课下来,前面两项任务95%以上的学生都能顺利完成,并积极参与深化任务的练习,最终有半数以上学生都能交出比较优秀的作品,这样的任务构建,让不同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得到了练习与提高,一堂课的教学目标也就顺利完成了。

二、注重与其他学科的整合

随着计算机的日益发展,它的工具性也体现得越来越明显,信息技术课程与其他课程整合这一概念也越来越多地被我们关注。整合通常以各种各样的主题“任务”驱动教学,在这个整合过程中,把相关学科的知识和技能要求作为一个整体,有机结合在一起,强调信息技术服务于具体的任务,把信息技术作为获取信息、分析问题、协作解决问题的认知工具。教师进行“任务”时,要尽可能体现学科整合的思想,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锻炼,培养学生综合处理问题的能力。如我在“Internet中如何下载”教学中,以“寻找宿迁文化”为主题展开学习,将语文教学融入信息技术课,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情趣,陶冶了学生的情操。

三、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符合学生特点

为了使构建的任务能达到要求,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符合学生特点,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创设任务情境引入课题。

信息技术教学中课题的引入一直备受关注,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中运用真实贴切的任务情境引入,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为先布置“任务”,再引入概念,可以让学生有“先入为主”的意识,再通过任务认识这些概念,在教师的指导下找出完成任务的步骤和最佳方法,使学生印象深刻,便于理解与掌握。

2.让学生参与任务构建。

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在任务设计过程中,为了让设计出来的任务贴近学生实际,我们也可充分发挥学生的力量,让他们参与到任务的设计过程中。在每个班级中我找了几位“助教”,首先让他们评价我设计的任务,然后要求他们互相协作参与构建任务,再通过指导与修改,将任务运用于课堂教学中,往往可以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在学生参与任务的构建时适时给“助教”们锻炼的机会,让他们参与辅导学生,从中得到锻炼与提高。这种形式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学生明显的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次教学问题。

四、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创新能力

“任务驱动”作为一种教学模式,最终目的还是要使学生通过一个个的“任务”学会学习,并找到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信息技术学科发展迅猛,单靠老师的课堂知识远远不够,在任务构建中应始终考虑加强学生学习能力与探索创新精神的培养,让学生形成获取信息、分析与处理信息的能力,学会看“帮助”,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随着新课程的改革,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不断发展,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优势日益凸显,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但我们也应看到,在课堂实践中它还存在许多值得进一步探索与完善的地方,文中只结合我的教学案例对任务构建与评价进行了阐述,有志于从事信息技术教学研究的教育工作者,让我们携手共同把这项有意义的探索继续下去。

猜你喜欢
实践探索任务驱动
“微课程”转化“数学后进生”的实践探索
集中抄表在电力营销管理中的实践探析
政治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主体参与的实践探索
新形势下完善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实践探索
浅谈新时期煤矿员工教育培训的实践探索
浅谈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计算机教学中的运用
基于任务驱动的实验报告及其在电路分析基础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在电子技术课程中的应用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网络应用服务管理》教学中的应用
任务驱动, 启发学生自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