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克松的引种培育及对比分析

2013-06-08 09:01张传静
防护林科技 2013年4期
关键词:生苗樟子松树种

张传静

(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公司森林经营部技术推广站,黑龙江 大兴安岭 165000)

在“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中,增加新的造林树种,丰富林木优良基因是不可忽视的问题。近年来,我们通过各种途径,引进一些与此自然条件相似,纬度相近,气候条件相似地区的树种,经试验在此地区生长良好,有的树种已经开花结实,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如斑克松。斑克松又叫北美短叶松,原产美洲,广泛分布于加拿大及美洲北部,属高大乔木,适应性强,速生,原产区生态条件与大兴安岭相似。大兴安岭地区于1983、1985年2次引种,生长良好,长势明显优于当地主要造林树种樟子松,物候与樟子松相同,但斑克松树高和胸径分别为樟子松的87.5%和54.3%,是当地常绿针叶树中生长最快的一种。现对其幼苗的培育和生长情况进行对比分析。

1 斑克松和樟子松苗木生长对比

1.1 1年生苗的培育

我们于2006年5月25日对樟子松种子进行催芽处理,待种子露白后,于6月1日播种。于2006年5月27日对斑克松种子进行催芽处理,待种子露白后,于6月6日播种。从苗木出齐到苗木基本停止生长,整个生长期90d左右。到9月27日樟子松苗几乎整株变色,且大部分形成顶芽;而斑克松苗仅苗尖变色,且只有少数形成顶芽。于10月5日起苗,并假植在地里。假植时要求苗稍向南,与地面成30~45°夹角,以防产生日灼。又于10月14日对苗木进行防寒处理,防寒土厚度为5~8cm,将苗木全部埋于土下。1年生苗木生长情况如表1。

表1 斑克松、樟子松1年生苗比较

1.2 2年生苗的培育

我们于2007年4月23日把1年生苗木的防寒土撤除,并于4月29日—5月14日进行苗木移植装营养杯,营养杯的规格为16cm×16cm。移植时要修剪主根,主根长保留8~10cm,移植时要做到尽量缩短根系暴露时间,严禁苗根风吹日晒,并且移植时还要做到苗根直立,根系舒展,不窝根,不露根,埋土深度应控制在苗木原土痕处,最多不得超过原土痕处1cm,而且还要及时浇透水。苗木的高生长于6月下旬结束,在40d左右,径生长可持续到8月末。但斑克松(1-1)苗于8月中旬约有22%出现二次生长现象。于10月17日进行苗木覆土防寒,覆土时高大苗木使其苗尖向南侧弯后,再覆土,厚度为10~15cm。2年生苗木生长情况见表2。

表2 斑克松、樟子松2年生苗比较

表3 斑克松、樟子松3年生苗比较

1.3 3年生苗木培育

我们于2008年4月28—29日撤除苗木上的防寒土。这一年苗木的生长季在120d左右。斑克松(1-2)苗于7月中旬部分出现二次生长,约占30%。3年生樟子松没进行防寒,但因斑克松苗又出现二次生长,所以对斑克松苗进行防寒处理,以防干稍。3年生苗木生长情况见表3。

2 结论

斑克松与樟子松虽同为3年生营养杯苗,但因其树种不同生长量而存在显著差异。

2.1 斑克松苗从1年生苗开始无论是苗高,还是地径都显著高于樟子松苗,而且呈逐年上升趋势。

2.2 斑克松(1-3)苗木,长得高大,茁壮,在造林时成活率高,而且有利于定植后的抚育管理,并且斑克松(1-3)苗已超过50cm,也可用于绿化。

2.3 斑克松苗在幼苗期易出现二次生长现象,由于二次生长部分木质化程度差,容易产生干稍,因此在育苗过程中,应采取相应措施,如后期控制浇水,增施磷钾肥,以避免二次生长现象的发生。

猜你喜欢
生苗樟子松树种
苗界苗疆考——对明清时期贵州“苗民”聚居地称谓演变的历史考察
认识稻田落粒谷自生苗
8%烟嘧磺隆可分散油悬浮剂防除夏玉米田杂草效果试验
常绿树种在新疆的应用现状
塞罕坝樟子松幼林抚育与管理
初探北方樟子松栽培关键技术
我眼中的樟子松
城市绿化树种选择,只顾眼前你就输了
一个树种的国家战略
紫科1号红豆杉生长量生物量和紫杉醇含量的相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