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各省区市自主创新能力测度和比较分析

2013-07-08 09:05朱孔来苏卫东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1期
关键词:省份创新能力科技

朱孔来,苏卫东

(1.济南大学管理学院 山东 济南 250022;2.山东轻工业学院经管学院 山东 济南 250022)

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从来没有像目前这样强调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的重要性。各个地区为了提升本地区的自主创新能力,迫切需要与其他地区开展一些比较,以利于找出各自的优势和劣势。本文对区域自主创新的有关理论问题及测度方法进行了研究探讨,并以全国各省区市为例进行了实际测度和比较分析,以期为政府有关部门监测评价各个区域的自主创新能力、加强自主创新的宏观指导提供参考依据。

一、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

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党中央明确提出要着力推进自主创新,强调指出:“要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并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这是针对我国科技与经济发展的特殊背景和面临的主要问题、适应国际创新竞争的时代潮流而做出的重大决策。我国的自主创新在强调创新的同时更加偏重于创新主体在创新活动中的自主性。按照国际经验,人均GNP 为2000-4750 美元时,技术创新从改进技术为主转变为自主创新为主。目前我国大陆各省级区域人均GNP 均已经达到2000 美元以上。因此对于我国来说有必要深化研究各省区市的自主创新状况。

“区域自主创新”指“以自主解决本区域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面临的重大关键技术问题,并能对全球科技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为标志,以原始创新、集成创新以及引进基础上的在再创新为主要表现形式,以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高国家竞争力为目的的创新活动”。自主创新能力是贯穿整个创新过程多种能力复合作用的结果,既包括创新主体对资源的掌握和运用能力,也包括使创新主体资源能力得以实现的载体和外部环境所做的贡献,既包括科技成果的创造能力即产出能力,也包括新产品的培育能力。

对于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测度,一般的做法是选取若干代表性指标构建指标体系,然后利用如主成分分析、模糊评价、灰色评价、层次分析等方法对不同区域的自主创新能力进行评价。考虑到企业在区域自主创新中的主要作用以及搜集数据资料的可靠性,课题组从经济普查的科技年鉴中选出10 个指标对各省市区的自主创新能力进行评价,这10 个指标被分成创新基础、创新投入、创新产出三大类,见表1。

表1 区域自主创新的指标体系

二、我国各省区市自主创新能力的评价

对于我国各省区市自主创新能力的评价,课题组采用了多元统计分析中的主成分分析方法,通过主成分加权组成的综合评价函数31 个地区的科技竞争力做出客观合理的评价;同时为了探讨各地区自主创新的模式,本课题采用了多元统计中的系统聚类方法,对31 个地区进行分类。

(一)我国各省区市自主创新能力的评价

根据表1 的指标体系,本课题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用经济科普年鉴中的数据,对我国31 个地区的自主创新能力进行了比较分析与综合评价。在运算过程中,课题组使用了SPSS 及Excel 等软件,得分与排序的结果见表2。

从表2 中不难看出,自主创新能力排名前五位的省市区依次为江苏、广东、浙江、山东、上海,这些都是属于东部地区的省市区;排名后五位的省份依次为西藏、海南、青海、宁夏、新疆,除海南属于东部地区外,其余四个省份都位于西部地区。说明东部地区自主创新能力平均而言是比较强的,西部地区比较弱,中部地区则保持中等水平。

表2 中国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得分与排序

下面我们对自主创新能力处于前三名的省份作一些分析和探讨(有关的指标值见表3)。

江苏省之所以能成为全国自主创新能力排名第一的省份,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优势:(1)创新投入大。在四个创新投入的指标中,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支出、技术改造经费支出都居全国首位,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支出、R&D 人员折合全时当量在全国排第二位;(2)创新产出理想。江苏省的科技项目数、新产品产值、专利申请数在全国的排名分别列一、二、三位;(3)创新基础较好。科技活动经费筹集总额居所有省市区之首,科技活动人员合计居第二位,排名最不理想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科技活动的比率这一指标也排在了第7 位。

表3 自主创新能力排名前三的省份指标值

自主创新能力排在全国第二位的为广东省,其最大的优势在于创新的产出上,新产品产值、专利申请数均居全国首位,科技项目数也排在了所有省市区的第三位;科技人才丰富也是促进广东省自主创新的最为重要的因素,科技活动人员合计、R&D 人员折合全时当量都排在了全国的第一位;不利于广东省自助创新的因素是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科技活动的比率太低(在全国只排名25 位)、技术改造经费支出不足(在全国只排名11 位)。

浙江的自主创新能力能够杀入前三甲,得益于其创新基础、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各方面都比较均衡,所有10 个指标的位次都在全国前五名内。

(二)我国各省区市自主创新能力的模式分析

为了促进落后省份的自主创新能力的发展,有必要对自主创新模型进行划分,课题组在SPSS 下、采用系统聚类法,对31 个地区的自主创新能力进行聚类分析,聚类的结果见表4。

表4 全国各地区自主创新能力的模式聚类

根据聚类分析的结果大致可以把所有省市区分成五类:

(1)自主创新能力强的省份。排名前三的江苏、浙江、广东均在此类;

(2)自主创新能力较强的省份。上海与山东属于此类,其自主创新能力的排名分列第四、五位;

(3)自主创新能力一般的省份。两直辖市北京、天津属于此类;

(4)自主创新能力较弱的省份。以辽宁、湖北位代表的10 个地区属于此类;

(5)自主创新能力弱的省份。山西、内蒙古等14 个省份属于此类。

从自主创新模式的地理分布上看,东部地区的自主创新能力强大,前三类的7 个省份均属于东部地区,而东部地区的11 个省份中,也仅有河北、辽宁、福建等3 个省份自主创新能力较弱,而位于自主创新能力弱的省份仅有海南一个省份。中部地区的自主创新能力在整体上处于全国中下游水平,中部10 个省份中有5 个省份属于自主创新能力较弱的一类、5 个省份属于自主创新能力最差的一类。西部地区的10 个省份自主创新能力整体上欠佳,处于自主创新能力最差一类的省份达8 个之多,其余两个省份(四川、重庆)则属于自主创新能力较弱的一类。

三、我国各省区市自主创新效率的评价

(一)基于超效率DEA 模型的自主创新效率评价

利用DEA 模型进行效率评价,首先就是选择投入产出指标。在我们构建的指标体系中,除去自主创新的三个指标,剩下的7 个指标中,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支出、科技活动经费外部支出、R&D 人员折合全时当量、技术改造经费支出自然是作为投入指标,科技项目数、专利申请数、新产品产值作为产出指标。

在经济普查科技年鉴中,找到投入与产出指标的数据,用超效率DEA 模型对自主创新的效率进行评价,评价的范围为全国31 个地区(超效率DEA 评价的参考集不含自身,有30 个参考单元),模型的求解与计算是在EMS 软件下进行,计算得到的结果见表5。

表5 全国各地区自主创新能力的DEA 评价

从表5 可知,31 个省份中总量科技竞争力相对有效的有14 个,按效率值由大到小依次为:广东(234.43%)、吉林(211.11%)、西藏(198.12%)、北京(197.02%)、海南(140.35%)、浙江(136.02%)、宁夏(126.76%)、上海(112.67%)、陕西(107.93%)、四川(107.54%)、贵州(103.96%)、天津(102.38%)、广西(101.53%)、湖南(100.70%),占省份总数的45.16%;另有包括江苏、山东在内的17个省份是非有效的,占省份总数的54.84%。

表5 中还给出了有效决策单元在其他各省份中被用来构成DEA 有效前沿面的总次数,一般而言构成有效前沿面的各个单元相对于那个被评价的单元来说,是比较理想的;从这个角度来讲,最理想的省份是北京,被用来构成DEA 有效前沿面的总次数达12 次之多,此外被用来构成DEA 有效前沿面的总次数超过5 次的省份有吉林、海南、浙江、宁夏、四川、广东、陕西,而广西、西藏没有被用于构成DEA有效前沿面。

从效率值的排名与构成前沿面的次数看,东部、中部、西部的诸省份间没有表现出差异和地理分布上的规律性。

四、我国各省区市自主创新状况的基本特点和对策建议

(一)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1)自主创新的人力资源大大增加。与第一次经济普查相比,第二次经济普查时全国31 个省市区的科技人力资源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增加,为自主创新提供了良好的基础。2008 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科技人员达3091848 人,其中从事科技活动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为1978975 人,分别比2004 年增长68.22%、85.94%。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科技人员增幅最大的为海南省(增长147.23%),增幅最小的为江西省(增长21.53%),从事科技活动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增幅最大的为广东省(增长147.23%),增幅最小的为辽宁省(增长36.36%)。(2)自主创新的投入总量明显增长。2008 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科技经费内部支出达59416498 万元,比2004 年增长147.34%,科技经费外部支出达4642390 万元,比2004 年增长117.21%;其中西藏自治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科技经费内部支出增幅高达52.82 倍,同时科技经费外部支出增长了11.47 倍,科技经费内部支出增幅最小的上海市增长了65.47%;科技经费外部支出增长最慢的海南省增长了10.73%。(3)自主创新的效果明显。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新产品产值从2004 年的230321687 万元增长到2008 年的585227473 万元,增长了154.09%;增幅最大的为西藏自治区(增长了86.29 倍),只有海南省下降了4.16%;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专利申请数从2004年的64569 件增长到2008 年的173573 件,增长了154.09%;增幅最大的同样是西藏自治区(增长了21 倍),增幅最小的是青海省(增长了10.96%)。

(二)区域差异明显。各省市区的自主创新在地理分布上的差异:东部地区创新能力强、中部与东北地区创新能力居中下游、西部地区创新能力最差。之所以呈现这种局面是因为无论人力资源、经费投入还是科技产出都呈现出区域的差异。表6 给出了全国不同地区的有关指标情况,东部地区平均每个省份的科技活动人员数、科技经费内部支出、科技经费外部支出、新产品产值、专利申请数都远超过全国平均值(都接近或超过全国均值的2 倍),中部地区与东北地区的各指标值与全国平均值都有着不同的差距,而西部地区的各指标平均值与全国平均值则有着太大的差距。

表6 自主创新主要指标的区域比较

(三)创新投入明显不足。一些省市区的财政科技经费增长仍然没有达到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的法定要求。基础研究经费支出占研发经费总支出的比例仍然偏低,2008 年为4.8%,科学积累和原始创新能力不足,重大原始创新成果缺乏。虽然近些年企业研究开发经费有很大增长,但与国际水平相比,企业研究开发费用占销售收入比重仍然普遍偏低,2008 年大中型工业企业研究开发经费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仅为0.84%,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开展。

(四)科技体系结构不合理,创新资源浪费严重。目前我国的科技人才约67%集中在事业单位,仅有约33%在企业;大量的科研机构和人员分别隶属于不同主管部门,科教分家,军民脱节,各成体系、交流不畅。创新主体及资源分散重复,从而引起严重的人力物力资源浪费,整个国家科技创新绩效低下。

(五)片面强调技术政策,忽视科学基础理论研究。强调解决技术问题,一直是我国科技政策的研究传统。相比较而言,对科学政策的研究重视不够,这导致当前我国生产技术的水平提高较快,而科学理论的研究发展速度明显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

五、提高我国各省区市自主创新能力的对策建议

(一)完善用人机制,建设高素质的科技人才队伍。人才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核心,是自主创新的主要载体。一是要用新的模式高效地使用和激励人才,提高科研人员、特别是一流研发人员的待遇,同时对取得重要成果的科技人员实行鼓励创新的知识产权政策,予以重奖,以待遇留人,以事业留人,以感情留人。二是要更新观念,探索用新的方式如共同进行专题项目研究、委托专项技术开发、建立联合实验室或联合研究开发中心、建立博士后流动站等,在世界范围内吸引高层次人才,“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充分利用外部人力资源。三是加强教育和在职培训,以适应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变化。同时,应大力开展科普工作,提高市民的整体素质。

(二)整合科技资源,推进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整合科技资源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充分整合、优化配置,发挥其集成效应让其为全社会所共享。一是要加快科技平台建设;二是要加快建设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三是要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

(三)建立与完善促进自主创新的投入机制。一是要提高财政科技拨款在财政支出的比例;二是要激发企业对创新的投入,使之真正成为科技投入的主体、技术创新的主体、使用技术的主体;三是要完善投融资机制,扩大技术创新贷款规模;四是要大力鼓励发展风险投资,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四)培育创新型企业,增强产业竞争力。一是要深化科研机构改革,鼓励更多条件比较成熟的开发型科研机构进入企业,增强企业科研实力;二是促进科研机构和高校科研单位转制为科技型企业,或组建科技企业集团,参与国内外市场的竞争,或者通过股份合作制、股份制、分租、出售等形式与民营企业合作,或进入民营企业,或转为民营企业;三是大力发展民营科技企业和科研机构;四是鼓励更多的企业建立技术开发中心或与高校、科研院所协同建立工程技术中心,以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五)建立完善技术转移市场机制,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一是要制定和完善技术市场交易规则,规范技术市场,同时要完善技术成果的评估鉴定制度,防止假冒的技术商品流入市场;二是要加强中介机构建设,促其尽快形成协作网络,如技术后援机构、专家网络和信息网络等。

(六)加强基础工作,加速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一是要强化基础研究;二是要加强重点实验室建设;三是要大力吸引外资企业的R&D 中心进驻我国;四是要加快制度创新,推进高新技术开发区建设,采用新型管理方式,为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化、管理科学化、信息网络化、产业规模化”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七)加快西部地区的科技事业发展,缩小东西差距。西部地区的自主创新能力明显低于东部地区,为了进一步缩小这种差距,国家必须进一步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扶持力度,在科技开发经费投入上进一步向西部倾斜,鼓励更多的科技人才投身到西部大开发中,扶植西部地区优势产业的发展。西部地区也必须始终把科学技术置于西部开发的主导地位,将科技进步渗透到西部开发的各个环节;必须深化体制改革,为自主创新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必须大力开发人力资源,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必须积极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加快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必须千方百计提高公众的科技素养,营造有利于科技创新的社会环境。

[1]朱孔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综合评价研究[M].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125-126.

[2]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2003)[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13-14.

[3]刘凤朝,潘雄风.基于集对分析法的区域自主创新能力评价[J].中国软科学,2005,(11).

猜你喜欢
省份创新能力科技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谁说小龙虾不赚钱?跨越四省份,暴走万里路,只为寻找最会养虾的您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因地制宜地稳妥推进留地安置——基于对10余省份留地安置的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