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性颗粒联合培达治疗缓慢型心律失常30例

2013-07-20 03:20解卫春武警西安市消防支队卫生队西安710003
陕西中医 2013年10期
关键词:负性传导心电图

解卫春 武警西安市消防支队卫生队(西安710003)

缓慢型心律失常可见于正常人或心脏病患者,在老年人比较普遍。临床上心律失常诸多,又常常以各种心脏病或过劳、气候、情绪、电解质紊乱等相关。心律失常对人体危害颇大,往往要经历发作、反复发作、持续性发作,更严重可影响血液动力学改变,出现不适症状,甚则危及生命。因此,控制心律失常临床意义重大。西药在对抗心律失常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起效快、作用力强,但对于某些心律失常患者,尤其是缓慢型心律失常患者或心率偏低的患者来说,常常无法施用。按起搏器是惟一的选择,但一般患者不愿意接受。所以寻求中药联合西药治疗缓慢型心律失常,利用中药多靶点、双重控制及改善血液动力学的方法是一种尝试,值得探讨[1]。

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门诊自2007年4月到2012年12月患缓慢型心律失常患者60 例。其最慢心率40~55次/min,伴室性早搏。将60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男26例,女4例,平均年龄63岁,平均病史3~5 年。对照组30 例,男23例,女7例,平均年龄61岁,病史4~6年,原发病包括冠心病、心肌炎、高心病、肺心病等。60例病例均有动态心电图检测,显示室早、缓慢型心律失常,均有明显的胸闷、憋气、乏力、头晕等症,入选患者心功能均在Ⅲ级以上。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原发病病因和病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排除①严重室性心律失常,如室速。②清醒时心室率>45次/分以上。③Ⅱ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双束支传导阻滞。④严重心功能不全、肝肾功能不全。⑤药物影响、电解质紊乱。⑥严重的先天性心脏病。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在原发病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给予稳心颗粒(山东步长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号Z10950026)+培达(黑龙江吉 普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号H10960014),稳心颗粒每日3次,每次3例,培达是每日2次,每次25~50mg,4周1个疗程。对照组给予盐酸安它唑林片0.2~0.4gTid,4周为1个疗程。

观察指标 治疗前分别查12导联心电图及24h动态心电图、血压、心率、肝肾功能的记录,临床症状如胸闷、气短、头晕等的观察和不良情况的发生。

疗效标准 显效为动态心电图早搏次数减少90%、心率提高10 次/min。有效为动态心电图早搏次数减少50%以上,心率提高5 次/分以上。无效为动态心电图早搏次数减少不足50%,平均心率提高不足5次/min,或无变化或加重,或因心率减慢不能耐受而停药者。

临床疗效判断标准有效为心悸、气短、头晕、乏力、胸痛等症基本消失或明显减轻,无效为原症状、体征无好转或加重。

治疗结果 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心律失常疗效比较 见表2。

表2 心率变化(次/min±s)

表2 心率变化(次/min±s)

以上数据表明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组 别n 治疗前治疗后治疗组30 46.9±3.5 60.6±4.5对照组30 46.1±4.2 44.1±4.6

讨 论 目前临床所用为化学制剂,有一定负性肌力、负性传导或负性频率作用。在控制心律失常时或多或少的会引起心率下降或传导阻滞,终的选择是安装起搏器。稳心颗粒是在中医络病理论的指导下研究成的中药制剂,多用途、多缓解、多靶点的阻断心律失常的发生,由党参、黄芪、三七、琥珀、甘松组成。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步长稳心颗粒的主要成分“缬草酮”具有膜抑制及延长动作电位的作用,能阻断折返激动,从而起到治疗心律失常的作用[2,3]。稳心颗粒治疗组心功能改善明显,运动耐量提高,毒副作用小,充分体现了中医药在现代医药中的优势。

缓慢型心律失常归根结底是因为血液动力学的负性改变,使血管活力下降、血液粘稠度增加,西洛他唑可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的凋亡,促使内皮细胞再生,抗动脉粥样硬化,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并扩张血管,使血流量增加,这三大功效极大地改善了血管的血液循环状态,增加了心血管的活力[3],进而从血液动力学上与稳心颗粒配合,提高了窦房结的功能状态。综上所得,稳心颗粒体现的是多环节、多靶点、多途径、多种药物以不同的机理融合在一起,却发挥显著地抗心律失常、抑制心肌细胞的自律性、改善心肌细胞的代谢、改善心脏的传导系统等等功效。而培达对血液动力学的改善,很好地配合了稳心颗粒的诸多优势,这为治疗缓慢型心律失常提供了新的治疗途径。

[1] 第二届亚太心律学会年会.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新策略国际论坛[S].整合调节心律失常药物新策略.2009.10.

[2] 石 亮.稳心颗粒对兔静脉肌袖心肌细胞动作电位和部分离子通道的影响[J].中华医学杂志.2009.89(30):45-46.

[3] 邵 耕.《现代冠心病》冠心病相关疾病-其它组织器官动脉病变[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6.8.

猜你喜欢
负性传导心电图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应用
心电图机检定方法分析及简化
《思考心电图之176》
共患难, 更同盟:共同经历相同负性情绪事件促进合作行为*
非负性在中考中的巧用
神奇的骨传导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子宫全切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
“散乱污”企业治理重在传导压力、抓实举措
入职体检者心电图呈ST-T改变的意义
基于开关电源的传导抗扰度测试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