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柴胡汤合血府逐瘀汤治疗偏头痛31例

2013-07-20 03:20王双玲岳振东李雪梅寇兰俊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东区急诊科北京101100
陕西中医 2013年10期
关键词:小柴胡症候偏头痛

王双玲 岳振东 李雪梅 寇兰俊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东区急诊科(北京101100)

本研究通过运用ELISA 方法检测患者血清中hs-CRP的表达,以探讨小柴胡汤合血府逐瘀汤加减方颗粒剂治疗偏头痛的机制,以丰富治疗疾病的理论,为同类研究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具体情况如下。

临床资料 本院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本院急诊科就诊的62例偏头痛患者,其中男性16例,女性46例,病程3个月~30年。按照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31例,其中男性9例,女性22例,年龄40~52岁,平均(42.84±1.53)岁,病程5个月~29年,平均(2.81±1.32)年;治疗组31例,其中男性7例,女性24例,年龄41~53岁,平均(43.54±1.44)岁,病程3 个月~30 年,平均(2.63±1.41)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情况方面比较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为期12个月的治疗研究过程中治疗组1例因搬家无法持续治疗脱落,对照组1例因急性脑出血住院脱落,故治疗组和对照组均余下30例完成本研究。

入选标准[1]本组病例均符合2004年国际头痛协会(International Headache Society,IHS)制订的诊断标准,经神经系统和有关实验室、颅脑CT 平扫、TCD 检查,除外颅内疾病:脑梗塞、脑出血、脑肿瘤、头痛性癫痫、颞动脉炎,五官科疾病:青光眼、鼻窦炎、牙周炎、中耳炎、三叉神经痛及全身疾病导致的头痛。

治疗方法 治疗组:小柴胡汤合血府逐瘀汤加减方颗粒剂(当归、生地、桃仁、红花、川芎、赤芍、柴胡、牛膝、黄芩、半夏、生姜、大枣、甘草等组成),每日1剂,早晚温服。对照组:服用西比灵(盐酸氟桂利嗪,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每粒5mg),每天2 粒,睡前服。两组均连续服药2周,2周后进行疗效评定。

疗效标准[2]临床症状综合评分、中医症候积分改善率采用尼莫地平法计算,具体如下:疗效指数=(治疗后得分-治疗前得分)/治疗前得分×100%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所有的检验均采用双侧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计数资料用x2检验,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的用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

治疗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综合评分、中医症候积分、临床症状改善率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其中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临床症状综合评分、中医症候积分、改善率比较,具体见表1、表2。

表1 治疗后两组临床症状综合评分、中医症候积分比较(±s)

表1 治疗后两组临床症状综合评分、中医症候积分比较(±s)

临床症状综合评分(分)中医症候积分(分)组 别n 治疗前治疗后治疗组30 16.23±4.38 9.24±2.83 治疗前治疗后13.21±3.67 6.38±2.64对照组30 15.48±4.76 10.28±3.56 13.37±3.28 9.65±3.26 P>0.05<0.05>0.05<0.05

表2 两组患者偏头痛改善率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hs-CRP 水平均高于正常水平,两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hs-CRP均明显降低(P<0.05),有统计学意义,但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具体见表3。

表3 治疗前后两组血清hs-CRP水平对比(±s)

表3 治疗前后两组血清hs-CRP水平对比(±s)

组 别n治疗前治疗后P治疗组 30 8.64±1.83 3.64<0.05对照组 30 7.38±1.68 3.38<0.05 P>0.05<0.05

安全性检测 观察患者血、尿常规检查、心电图、肝肾功能,两组药物对肝肾功能及心电图均无影响,无毒、副作用,使用安全,疗效可靠。

讨 论 偏头痛是以反复发作偏侧或双侧头痛为特征的疾病,在中医学中属于“头痛”病范畴。笔者认为偏头痛发病多与风、痰、瘀三种病邪相关。据中医五行学说,风邪在脏属肝,肝与胆相表里。肝主疏泄,条畅气机。该类患者多属情志不畅,易忧思恼怒,肝郁则气滞,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病久则瘀血阻滞于经络,不通则通,痛在头部两侧并牵连及耳部者为邪郁少阳胆经,痛在头部单侧上至颠顶连及目系者为邪郁于厥阴肝经[3]。笔者认为痰浊瘀血为伏邪,情绪波动及环境因素改变为外风,外风引动伏邪,气血逆乱,风痰化火,夹杂瘀血循经上犯致使清窍失养而发病。因此笔者多以小柴胡汤加通窍活血汤加减辩证施治,每每凑效。小柴胡汤合血府逐瘀汤加减方由当归、生地、桃仁、红花、川芎、赤芍、柴胡、牛膝、黄芩、半夏、生姜、大枣、甘草等组成。其中桃仁、红花、川芎、赤芍活血化瘀,柴胡、黄芩、枳壳配伍既能疏肝理气,又能和解少阳,半夏健脾化痰,柴胡引诸药上行头面,牛膝引逆乱气血下行,生姜、大枣补脾和胃,甘草调和诸药。诸药配伍则少阳郁邪得解,肝脾得调,痰浊瘀血得化,逆乱气血得行,血行风邪则自灭,故头痛、头晕目眩、口苦咽干症状得以解除。

[1] Silberstein SD,Lipton RB.Overview of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migraine[J].Neurology,2009,44(10Suppl 7):S6-16.

[2] Kemper RH,Meijler WJ,Korf J,et al.Migraine and function of the immune system a meta-analysis of clinical literature published between 1966and 1999[J].Cephalalgia,2011,21(5):549-557.

[3] 杨广才,卫力权.心得安、维生素K4,维生素B13治疗神经血管性头痛219例[J].陕西医学杂志,2007,36(8):1049.

猜你喜欢
小柴胡症候偏头痛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小柴胡汤对2型糖尿病的治疗作用机制
参苓白术散对初治肺结核患者中医症候积分与不良反应的影响
士的传统、他者效应和日常审美——作为文化症候的“罗怀臻创作现象”
Literature Review Concerning the Research of Chinese Higher Education: Take Refined Egoism Symptom for Example
偏头痛与脑卒中关系的研究进展
“年代剧”中的时间叙事与文化症候
穴位埋线治疗发作期偏头痛32例
活血散偏汤治疗偏头痛的效果观察
从经方小柴胡汤谈跟师孙光荣教授心得
ERK2和PI-3K在小柴胡汤抗大鼠肝纤维化中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