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君子汤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胃癌疗效观察

2013-07-20 03:20樊英华西安市第四医院消化内科西安710001
陕西中医 2013年10期
关键词:亚群半夏君子

樊英华 西安市第四医院消化内科(西安710001)

胃癌是我国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1],中医药治疗胃癌有其独特的优势,可以提高综合疗效,延长患者生存时间[2,3]。笔者临床在应用加味六君子汤的同时联合化疗的方法,观察该方治疗中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

临床资料 38例患者均为2008年至2011年我院住院中晚期胃癌患者,年龄35~79 岁,平均年龄62.3岁,38例均符合卫生部的诊断标准,经病理学或细胞学诊断确诊的病例。其中男20例,女18例,高分化腺癌9例,中分化腺癌11例,低分化癌18例。两组在年龄、性别、病理分型、临床分期及以往化疗等资料比均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Karnofsky评分≥50分,预期生存时间>6个月。

治疗方法 化疗方案第1日用130mg/m2剂量的草酸铂(L-OHP)静脉滴注,用时2~3h;第1~5d静脉推注亚叶酸钙(CF)100mg/m2;静脉滴注6~8h,5-氟脲嘧啶(5-Fu)300mg/m2。化疗前为预防呕吐应常规使用格拉司琼,1个疗程为21d,化疗时间一般为2~4个疗程(可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适时加减)。对照组采用单一化疗的方法。治疗组用加味六君子汤:党参、茯苓各12g,白术15g,甘草6g,陈皮、半夏各9g,随症加减便溏加薏苡仁、山药;纳呆加焦三仙、砂仁;腹胀加炒莱菔子、木香;便秘加郁李仁、火麻仁;呃逆加旋覆花、半夏、柿蒂。上方加水至400mL,煎20min,取汁200mL,再加水至400mL,煎20min,取汁200mL,两煎相混,分早晚空腹口服,日1剂。治疗结束后让患者连续内服加味六君子汤6个月以上。

疗效标准 中医临床证候表现标准 参照国家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993年,试行)制定[3]。显效:患者临床证候表现总积分比治疗前积分减少达到2/3以上;有效:患者临床证候表现总积分比治疗前积分减少达到1/3以上;无效:患者临床证候表现总积分比治疗前积分减少达到<1/3以下。

生活质量评分判定标准 按照1989年卫生部《中国常见恶性肿瘤诊治规范》[4]第九分册《肿瘤诊治常用统计指标和统计方法》中“体力状况计分标准”中的Karnofsky计分制标准评定。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 表示,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临床证候表现变化比较 见表1。

表1 2组中医临床证候表现比较

两组血清CEA、CA19-9水平变化比较 见表2。

表2 2组血清CEA、CA19-9水平变化比较(±s)

表2 2组血清CEA、CA19-9水平变化比较(±s)

注:△与对照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 别时 间CEA(μg/L)CA19-9(μg/L)对照组治疗前治疗后38.56±8.18 15.34±7.61 78.79±7.81 40.25±7.58治疗组治疗前治疗后38.51±9.12△11.38±7.98▲80.29±7.97△32.59±8.13▲

两组T 淋巴细胞及亚群水平比较 见表3。

表3 2组T 淋巴细胞及亚群水平比较(±s)

表3 2组T 淋巴细胞及亚群水平比较(±s)

注:△与对照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 别 时 间CD4(%)CD8(%)CD4/CD8对照组治疗前治疗后37.79±8.49 41.33±8.32 34.98±6.09 28.88±5.73 1.31±0.52 1.68±0.48治疗组治疗前治疗后36.16±7.61△31.25±7.18▲33.12±5.41△32.25±10.26▲1.27±0.34△1.13±0.32▲

两组生存质量比较 见表4。

表4 2组生存质量比较

讨 论 胃癌属于中医的“噎膈”、“积聚”、“胃脘痛”、“反胃”等范畴。中医理论认为胃癌致病因素多种多样,病变过程也相对复杂漫长,归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情志不畅,外邪侵袭,饮食不节以致脾胃运化功能失常,脾失健运,从而最终导致痰凝气滞血瘀交阻于胃,日久积聚成痞块。证属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中医认为脾为后天之本,恶性肿瘤患者均有脾虚气亏虚的特点,脾胃虚损,正气不足是其发病特点之一,我们认为可以通过中药健脾人体的“卫气”得以恢复,抗癌能力增强,提高患病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和调整内分泌失调状态,从而有利于患者的康复。基于此,我们提出了治疗胃癌当用补益脾气化痰的中药。六君子汤出自《医学正传》,具有益气健脾,燥湿化痰的功效,原方主要用于治疗脾胃气虚兼痰湿证。食少便溏,胸脘痞闷,呕逆等症。主要的药物组成为党参、白术、茯苓、炙甘草、陈皮、半夏。方中的党参益气健脾养胃,白术健脾燥湿,茯苓健脾渗湿,甘草益气和中,陈皮理气和中、燥湿化痰,半夏燥湿化痰,全方共奏益气健脾,燥湿化痰之效。本次临床观察发现,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中医临床证候表现、血清CEA、CA19-9水平、T 淋巴细胞及亚群水平及生存质量比较均有差异[4],说明通过补益脾气,燥湿化痰,则脾气健运而气血充,痰湿化,消化功能随之增强,达到补脾燥湿化痰的目的,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中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

[1] 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09.

[2] 周宜强.实用中医肿瘤学[M].北京:中国古籍出版社,2006:386.

[3] 国家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362.

[4] 全国肿瘤防治办公室.中国抗癌协会合编[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89:23.

猜你喜欢
亚群半夏君子
TB-IGRA、T淋巴细胞亚群与结核免疫的研究进展
甲状腺切除术后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与术后感染的相关性
不同温度对半夏倒苗的影响
玉、水、兰:君子的三种譬喻
君子无所争
花开半夏 Let the flower blooming anywhere
有君子之道四焉
外周血T细胞亚群检测在恶性肿瘤中的价值
风摇青玉枝,依依似君子
疣状胃炎与T淋巴细胞亚群的相关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