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刀加手法整复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76例

2013-07-20 03:21朱自涛赵红利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人民医院郏县467100
陕西中医 2013年10期
关键词:棘突根型针刀

朱自涛 赵红利 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人民医院(郏县467100)

于2010年12月至2012年11月采取针刀加手法整复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76例,效果确切,现予报道。

临床资料 观察病例均来源于本院颈肩腰腿疼专科门诊,医生讲明治疗方案,遵循患者治疗自愿原则,152例患者按首诊单双日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76例。治疗组中男43例,女33例;年龄:最小22岁,最大71岁,平均43.3岁;病程:最短5d,最长6.5年,平均1.4年。对照组中男29例,女47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69岁,平均42.1岁;病程:最短7d,最长6年,平均1.6年。全部患者根据症状、体征及相关颈椎X 线片及CT 或MRI片确诊,排除颈部骨折、结核及肿瘤。

治疗方法 治疗组(针刀加手法整复)针刀治疗:患者俯卧于治疗床上,胸部垫枕头,头部低垂,医者站在患者右侧,用拇指于患者颈肩背部触按探寻,找出硬结、条索及压痛点,做出标记,常规消毒,用Ι型4号针刀,刀口线与肌纤维走向平行,嘱患者完全放松后进针刀,待有酸胀感时,表明针刀已达病所,行疏通、剥离,感觉有松动感时出针刀。用创可贴贴敷,并按压10min。嘱患者2d之内勿洗澡。手法整复:针刀治疗后休息数分钟即行手法整复。患者自然坐在方凳上,医者站在患者身后,用拇指对患者颈肩部软组织点、按、揉、拨、弹松解,3~5min后,用拇指触按颈部,找到偏歪的棘突,医者一手拇指顶住偏歪的棘突,另一手扶住患者下颌,嘱患者低头,全身放松,向棘突偏歪的相反方向转动头部,同时医者双手配合,一个轻巧的对扳,多可听到清脆响声,感觉到指下棘突轻度位移。嘱患者头颈处于中立位,触诊棘突如已拨正,则手法完毕,若尚未完全复位,则可重新进行复位操作1次。针刀、手法整复5d治疗1次,3次为1疗程。

对照组(牵引推拿) 患者取坐位,行悬吊式牵引,力度以患者舒适为度,慢慢增大,每次30min。牵引后行推拿治疗,施术部位在脊柱两侧、肩背及上肢部,手法以一指禅推法和滾法为主,点、按、揉、搓抖、拔伸为辅,先轻后重,先放松后治疗,力度适中,以患者舒适为度,每次30min,15次为1个疗程。

疗效标准 依据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病症诊断与疗效标准》拟定。治愈:临床症状消失,阳性体征转阴,颈和肢体功能恢复正常,影像学显示颈曲恢复正常或恢复性代偿颈曲;好转:临床症状减轻,阳性体征部分转阴,颈和肢体功能改善,影像学显示颈曲无变化;无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无改善。

治疗结果 两组治疗结果 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结果对照表

讨 论 颈椎病在祖国医学中属“痹证”范畴,多由劳损及肝肾不足、脾肾虚寒导致精血不能濡养筋骨,以致局部脉络空虚,风寒湿邪乘虚而入,使营卫气血失和,经脉闭阻,发而为痹;经脉痹阻,气血运行不畅。神经根型颈椎病是局部骨性解剖结构异常压迫神经根导致神经根炎性水肿而产生的一系列症状。其发病机制多与神经压迫、神经刺激、椎体失稳、应力改变、体液因子刺激等因素有关,其中大多因素是可逆的,这就为针灸等非手术疗法治疗颈椎病提供了可行性[1]。朱汉章教授发明的小针刀疗法,是在中国古代九针中的镵针、锋针等基础上,借鉴现代医学外科手术刀原理发展形成的,是一种介于手术方法和非手术疗法之间的闭合性松解术,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形成了相对完善并独特的理论依据、治疗技术和研究内容,同时又具有相当的研究基础,因此已经具备成为一个新的交叉学科的雏形[2]。它根据软组织损伤理论和骨质增生新的病因学理论,以人体精细解剖学为指导,采用针刀作用于患者皮下组织、肌肉、韧带等软组织的局部,通过切割、疏通、剥离等手段减轻局部张力、改善局部微循环并改善病变局部血管神经受压。神经根型颈椎病由于受累的小关节呈急性炎症,关节骨膜及关节囊肿胀,导致邻近的神经根受激惹,周围软组织痉挛,局部供血不足和代谢障碍,从而出现组织学上不同程度的病理改变,针刀松解,可以使局部毛细血管扩张,改善病变部位微循环,加速局部代谢,带走病变部位堆积的致痛物质(如乳酸、钾离子、缓激肽、5-羟色胺等),使神经功能得到恢复。敏感压痛点(阿是穴)是局部软组织因急慢性损伤产生的无菌性炎症、导致粘连、挛缩等病变之关键所在[3],所以对敏感压痛点进行松解、疏通、剥离就是针刀治疗的要点。针刀在椎管内、外及病变敏感压痛点的松解作用,使紊乱的关节得到调整,椎间关节和椎间盘等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恢复正常,恢复了力学平衡[4],从而使颈、肩、臂痛的症状得到减轻或消除。“凡筋骨隆起,必有骨错”,手法整复,通过运动节段空间序列的调整,为神经,血管创造一个较为宽松的内环境,从而阻断疾病的病理循环链[2],其结果不仅纠正了偏歪的棘突,调整了错位的小关节,松解了椎体周围挛缩的肌肉韧带,而且消除或改善了椎体失衡状态,恢复了颈椎的力学平衡。针刀与手法,一个解决软组织的问题[5],一个解决骨解剖结构的问题,筋骨并重,两法结合,功效力专,矫正了颈椎内外平衡,从而减轻消除了临床症状。

[1] 周建伟,胡玲香,李 宁,等.针刺推拿综合方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J].中国针灸,2006,26(8):542-543.

[2] 田金尧,苏改梅,郝喜才.牵引配合手法治疗颈椎病230例[J].陕西中医,2011,32(12):1653-1654.

[3] 徐晓军.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牵引复位疗法[J].颈腰痛杂志,2002,23(2):144-146.

[4] 李殿宁,游国龙,谢新生.针刀诊断与治疗精要[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7.10.

[5] 王 敏.颈椎人工椎间盘置换术37例围手术期护理体会[J].陕西医学杂志,2011,40(7):934.

猜你喜欢
棘突根型针刀
第十二胸椎、第一腰椎棘突分叉变异1例
针刀疗法治疗屈拇指肌腱鞘炎验案
重庆市中医药学会针刀医学专委会举行成立大会并举办全国针刀治疗冻结肩专题培训班
搓腰
——壮肾
针刀治疗不同分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进展
针刀针刺治疗合并颈部症状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23例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手术治疗
棘突捶正法治疗脊柱病经验
针药结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32例
椎板棘突切开复位在椎管内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