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阿拉伯外商生存现状的探析

2013-07-25 07:23青海民族大学马景冬
中国商论 2013年16期
关键词:小商品外商义乌

青海民族大学 马景冬

义乌作为全国范围内的小商品生产、对外出口及外商进购重要基地,可谓小商品流通的“东西桥梁”,发挥着不可小觑的“接轨国际”、“承东接西”的带动作用。义乌在20世纪80年代兴起,从简易的马路市场发展至今,已经成为了规模宏大、国际化设施装扮的商贸城,愈发成为21世纪中国商贸的一大亮点,而至今为止,义乌非但没有停下前进的步伐,反而以更加迅猛的速度实现跨越式发展。

1 义乌贸易发展状况及概述

对外贸易可谓义乌的发展命脉。义乌本地的小商品及企业曾经历2008年金融危机的洗礼,在全球范围内消费市场急剧动荡的影响下,义乌对外贸易出口遭受了强烈的冲击。外销欧美的商品出口额曾一度大幅度降低,但相反,由于当时的阿拉伯地区有关国家经济发展势头良好,新兴市场商品短缺,便为义乌贸易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因此可以说,对阿贸易的发展有效回暖了义乌的对外贸易经济,与此同时,新兴阿拉伯市场也愈发受到了国际关注。

义乌之所以能够吸引大量的阿拉伯外商主要有两个原因:首先,义乌小商品具有诱人的性价比;其次,海上交通十分便利,无疑促成了对阿贸易。而据相关统计,在近几年快速发展的中阿贸易发展过程中,义乌市场作用至关重要。

2 义乌阿拉伯外商生存现状探析

2011年3月,浙江义乌经国务院批准正式成为国家级别的改革试点,此后,义乌县经济进一步扩大增长,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义乌县在经济繁华的背后,仍存在基础设施建设薄弱、管理仍不规范、市场体制不完善等问题。如果不重视这些问题,必然会影响其对外贸易发展,通过笔者对阿拉伯外商经济区的问卷调查与实地走访,主要发现了以下几个问题。

2.1 语言交流仍有障碍

当前,中国与阿拉伯国家的合作交流不断深入,CCTV阿语频道于2009年7月份开通,成为中国开通的第四个外语频道。与此同时,阿拉伯语在义乌也愈加受到关注与重视,根据调查的统计显示,阿拉伯语翻译人才需求已成为当前首要的义乌小语种人才需求,占到小语种总数的73.46%,此外,当前在义乌的阿拉伯商民文化程度较低,多集中在中学阶段,对英语的掌握程度较差。因此阿拉伯语的翻译人才缺口很大。

现阶段在义乌从事翻译的人员大多为我国的穆斯林教徒,其特点在于缺乏系统的阿语学习,只能够应付日常的交际,但对于高层次的商务管理问题缺乏研究,这就导致义乌市场上阿拉伯语的使用错误百出,翻译素质良莠不齐。此外,还有外商反映义乌市场上的公交站牌、路标路牌大多使用中英语,缺少阿语翻译,在生活、经商与出行等方面造成很大的困难。

最后,语言交流问题还体现在当前义乌市场的翻译体系仍不健全,缺乏有效的制度管理,少数翻译工作者恶意提高商品价格,以便获取更多的回扣与利益,这不仅影响到义乌市场的信誉与形象,也损害了外商自身的利益。

2.2 宗教工作任重而道远

阿拉伯外商大多为虔诚的伊斯兰教徒,他们有着自己神圣的信仰,随着义乌商品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阿拉伯外商与回民的增多,义乌市政府也高度重视宗教习俗问题,努力创造相对宽松的生活经营环境,并专门修建了清真寺,出资建设清真餐厅。

目前,义乌江滨西路一带在周五总是车水马龙,大量的穆斯林教徒在清真寺内做礼拜。随着参加人数的不断增多,安全隐患也愈加明显,例如礼拜结束后清真寺的各个出口十分拥挤,交通事故频发。这不仅影响到穆斯林的正常活动,也不利于义乌市场的进一步扩大建设。

3 改善义乌阿拉伯外商生存现状的若干建议

在国家战略方针指引下,浙江省义乌市的国际贸易改革试点地位的确立成为其转变对外贸易方式、加快经济发展转型的重要契机,同时也是义乌本市实现经济持续繁荣发展的历史机遇。因此,如何能够有效地改善义乌阿拉伯外商生存现状值得我们深思。

3.1 加强清真食品管理、有效改善外商生活环境

在众多的阿拉伯外商中,大部分是穆斯林,我们要充分换位考虑到他们的异客之感,设身为他们考虑,有效改善他们生活的环境,尽量丰富其餐饮内容。据统计,在如今的浙江义乌市,共有200余家清真餐馆及清真肉食专供点,然而这些清真餐饮点多数集中于五爱小区及异国风情街等地区,而国际商贸城附近却缺少清真餐厅,这就给那些白天频繁活动于国际商贸城附近的阿拉伯外商的饮食方面带来了不便。

另外,阿拉伯外商普遍反映,很多事物虽然标明“清真”字样,但根本达不到“清真”许可标准,这些问题对具有清真习惯阿商的生活产生了严重影响,侵害了穆斯林的权益,已经构成了对这部分消费者的欺诈。而加强清真食品管理相关工作的落实无疑能够表明义乌市对外商的热情和重视,是促进阿拉伯外商更快、更好融入义乌本市的重要途径。

3.2 加强宗教相关事务管理

在宗教信仰多元化的当今世界,宗教团体时刻扮演着不同角色,可以说宗教团体的作用是一把双刃剑,从积极的角度来看,宗教团体能够促进社会道德、维护社会稳定、推动社会福利事业发展等;而从消极的角度来看,极端的宗教团体为内部冲突、道德偏见和种族歧视等的主要内在原因。因此,在如今的义乌对外贸易发展过程当中,我们应该充分尊重阿拉伯外商的传统与文化,切实关心他们在工作、生活中的困难,主动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切忌戴着“有色眼镜”与之交往。要充分做到与人为善,在商贸交往过程当中做到互利共赢,秉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坚决不做损害他国利益的贸易活动,要铭记不遵守商贸道德的交往非但不利于增进两国的友谊,而且会严重损害义乌对阿贸易交往。

3.3 开展丰富的语言培训、有效减少沟通障碍

语言文字在协调人际关系、促进人类文明及传承人类文化等方面扮演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人类情感沟通的纽带。据统计,在世界范围内,拥有100万以上使用人口的语言有140余种,而仅同一种语言,经过不同地域和时间等因素也可演变出多种方言。毫无疑问,流畅的语言沟通在义乌与阿拉伯商贸交往中起着重要作用。在义乌对外贸易商品交易中,若我们的商家不熟悉阿拉伯语,便在很多情况下只能通过肢体语言或其他工具与阿商交流,而这样难免会带来理解的偏差,甚至误解。因此,政府应该牵头开展义乌商家外语学习活动,如开设语言培训班、成立外语学习社区、构架语言学习平台等,还可以通过高校志愿者的协助加强商家外语学习。也可以通过增设“境外人员汉语学习基地”、提供免费的汉语学习资料等促进阿商的汉语学习,从而协助贸易双方克服交流障碍。

4 结语

义乌小商品市场的不断发展及国际知名度的提高,势必会吸引愈来愈多的阿拉伯外商到义乌寻找商机。在与阿拉伯外商的贸易过程当中,应该注意学习和借鉴阿拉伯外商独特的经营理念和思维方式,真正做到贸易上和思维上的互利共赢。同时,浙江义乌市政府应该重视对阿商生活状况的改善,有效加强清真食品管理,不断改善外商生活环境,同时要加强宗教相关事务管理,并开展丰富的语言培训、有效减少贸易双方的沟通障碍。

[1] 金洪昭.中华商埠开拓网上“丝绸之路”——义乌小商品市场搭建BtoB电子商务平台[J].信息与电脑,2011(10).

[2] 楼晓靖.义乌小商品市场如何通过创新实现可持续发展[J].金融经济,2010(14).

[3] 艾亚尔.义乌:小商品市场之母[J].山西农业(致富科技),2011(16).

[4] 乐琴丽,杨蓓华,刘元华.如麻疙瘩待解开——汉正街小商品市场抗税根源探析[J].税收征纳,2010(04).

[5] 王志强,丁艳丽,王兴红.研究中国市场经济不能不来义乌[J].今日浙江,2010(10).

[6] 王疆.义乌小商品市场启示[J].中国市场,2010(10).

猜你喜欢
小商品外商义乌
我国外商直接投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义乌展
中国最大小商品市场的另一面
聚焦《欧盟外商直接投资审查条例》
浙江义乌:凝心聚力 砥砺前行
用心触摸时代发展的脉搏——《全球最大小商品城何以三十年兴盛不衰》采写体会
金华风物志
谁是冒牌外商
为义乌试点聘任公务员制叫好
印度鼓动本国商人远离义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