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特胰岛素与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3-07-31 16:24温智慧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年23期
关键词:甘精糖化胰岛素

温智慧

(赤峰学院 第二附属医院,内蒙古 赤峰 024000)

地特胰岛素与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温智慧

(赤峰学院 第二附属医院,内蒙古 赤峰 024000)

目的:探讨地特胰岛素与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对比.方法:选取我院内分泌科门诊自2010年5月~2013年6月期间的206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n=109)和治疗组(n=109),对照组给予皮下注射甘精胰岛素注射液治疗,治疗组给予皮下注射地特胰岛素注射液治疗,治疗3个月后,以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作为观察指标对比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组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特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确切,明显好于甘精胰岛素,不良反应发生率虽然略高于甘精胰岛素,但均较轻微,可自行消失,因此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2型糖尿病;地特胰岛素;甘精胰岛素

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主要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和/或胰岛素作用障碍所导致的.持续性的高血糖和长期的代谢紊乱等将会导致患者的全身组织器官(特别是眼、肾、心血管以及神经系统等)的损害及其功能障碍,甚至衰竭[1].严重的患者出现急性并发症,如痛症酸中毒或者高渗昏迷,可造成失水、电解质紊乱以及酸碱平衡失调等.地特胰岛素是新一代胰岛素类似物,具有独特的作用机制,不但能可以满足糖尿病患者的基础胰岛素治疗的需求,还具有个体内变异性小、低血糖发生率低以及体重增加少等优点.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生活方式的不合理化,糖尿病的发病率不断升高,因此,地特胰岛素在糖尿病的治疗中逐渐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价值[2-3].我院内分泌科门诊自2010年5月~2013年6月期间收诊的103例2型糖尿病患者均给予注射地特胰岛素注射剂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并与同期给予注射甘精胰岛素注射液治疗的患者进行比较.现将具体过程报道如下,以期为今后临床上2型糖尿病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内分泌科门诊2010年5月~2013年6月期间的206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2012年ADA的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其中男性117例,女性89例;年龄在24~7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1.69± 10.04)岁;病情在3个月~5年之间,平均病程为(3.98± 0.56)年;身体质量指数(BMI)在21~35kg/m2,平均身体质量指数(BMI)为(26.86±3.53))kg/m2,合并高血压者45例,合并高血脂者78例,合并心脏疾病者27例,有吸烟史者25例,并发周围神经病变者17例.

1.2 治疗分组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中患者103例,其中男性117例,女性89例;年龄在25~7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1.68±10.05)岁;病情在3个月~5年之间,平均病程为(3.99±0.55)年;身体质量指数(BMI)在21~34kg/m2,平均身体质量指数(BMI)为(26.87± 3.52)kg/m2;对照组中患者103例,其中男性117例,女性89例;年龄在24~7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1.70±10.03)岁;病情在3个月~5年之间,平均病程为(3.97±0.57)年;身体质量指数(BMI)在22~35kg/m2,平均身体质量指数(BMI)为(26.85±3.54)kg/m2.经统计学处理分析,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身体质量指数、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等方面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对比意义.

1.3 统计学处理分析

将研究所得数据输入统计软件SPSS17.0进行处理,计算得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检验标准ɑ=0.05,以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P<0.01为有极显著性差异.

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给予饮食控制、适当锻炼以及健康教育等常规措施.在此基础上,对照组103例患者给予地特胰岛素治疗,治疗方案为:地特胰岛素注射液(丹麦诺和诺德公司,国药准字:J20090101)皮下注射,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变化每日注射1次~2次,一般在晚餐时、睡觉前或者早晨注射,初始剂量为0.1-0.2U/kg,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进行个性化的调整;治疗组103例患者给予甘精胰岛素治疗,治疗方案为:甘精胰岛素注射液(赛诺菲安万特北京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S20060062)皮下注射,每日黄昏注射1次,最大单次注射剂量为40IU,剂量调整起伏为2IU,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进行个性化的调整.

治疗3个月后,以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作为观察指标对比两组的疗效.

3 治疗结果

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的各指标对比结果见下表.

表1 两组各指标之间的对比结果(±s)

表1 两组各指标之间的对比结果(±s)

注:两组之间所有指标比较,均p<0.05.

组别指标 对照组 治疗组 t P空腹血糖(mmol/L) 6.03±0.34 5.87±0.20 14.77 0.03餐后2h血糖(mmol/L) 9.80±0.42 9.29±0.29 15.68 0.04糖化血红蛋白(%) 7.54±0.33 6.23±0.19 15.71 0.04不良反应发生率(%) 8.54 11.53 15.73 0.04

由表1看出:治疗组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在治疗2型糖尿病方面的临床疗效好于对照组,但容易引起较多的轻微不良反应.

4 讨论

糖尿病的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糖尿病的健康知识教育、饮食控制、适当锻炼、药物治疗、血糖监测、其他心血管疾病危险因子的检测以及控制等.

地特胰岛素是常用的糖尿病治疗药物,是一种可溶性的、长效基础胰岛素类似物,其作用发挥的比较平缓并且作用持续时间长.在地特胰岛素的分子结构中,除掉了人胰岛素B30位的氨基酸,并且在B29位的赖氨酸上增加了一个肉豆蔻酸侧链[4].该药物的长效作用是通过在注射部位地特胰岛素分子间强大的自身聚合以及通过脂肪酸侧链与白蛋白相结合而实现的.与人NPH胰岛素相比,地特胰岛素分子向外周靶组织的分布更为缓慢.这些延长机制的结合使本品的吸收和作用曲线比人NPH胰岛素更易重复,即变异度小;地特胰岛素的降血糖作用是通过地特胰岛素分子与肌肉和脂肪细胞上的胰岛素受体结合后,促进细胞对葡萄糖的吸收利用,同时抑制肝脏葡萄糖的输出来实现的[5].

我院内分泌科门诊自2010年5月~2013年6月期间共收诊206例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n=109)和治疗组(n=109),经统计学处理分析,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身体质量指数、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等方面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对比意义.对照组给予皮下注射甘精胰岛素注射液治疗,治疗组给予皮下注射地特胰岛素注射液治疗.治疗3个月后,以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作为观察指标对比两组的疗效.结果显示,治疗组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在治疗2型糖尿病方面的临床疗效好于对照组,但容易引起较多的轻微不良反应.

地特胰岛素与人胰岛素相比,在治疗的过程中出现注射部位反应发生频率更加高.这些反应主要包括注射部位发红、炎症、淤血以及肿胀、瘙痒等.但是出现的这些不良反应的患者均多为轻微性的反应,大多在给予治疗几天或者几周之后消失.因此,可继续给与糖尿病患者进行皮下注射地特胰岛素注射液治疗.

甘精胰岛素是一种在中性pH液中溶解度低的人胰岛素类似物.在本品酸性pH(pH4)注射液中,完全溶解.注入皮下组织后,因酸性溶液被中和而形成的微细沉积物可持续释放少量甘精胰岛素,故而可以发挥可预见的、有长效作用的、平稳、无峰值的血药浓度/时间特性.本文通过临床试验发现,甘精胰岛素治疗糖尿病患者时疗效不如地特胰岛素.

5 结论

本文通过大量临床研究发现,地特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确切,明显好于甘精胰岛素,不良反应发生率虽然略高于甘精胰岛素,但均较轻微,可自行消失,因此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1〕甘华侠,刘建英,尚姝.地特胰岛素治疗口服降糖药疗效不佳的2型糖尿病[J].广东医学,2012,33(22):3481~3482.

〔2〕Sandovici, Ionel/I; Hammerle, Constanze M/CM; Ozanne,Susan E/SE;Developmental and environmental epigenetic programm ing of the endocrine pancreas:consequences for type 2 diabetes[J].Cellular and molecular life sciences:CMLS.2013 May;70(9):1575-95.

〔3〕荣秀花,曹敏,罗婉莹,李小景.甘精胰岛素治疗 98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J].临床医学工程,2013,20 (6):678~679.

〔4〕张洁,吕晓静,董闪闪,等.地特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氧化应激的影响[J].疑难病杂志,2013,12(7):502~503.

〔5〕彭杰,戴群,方洁.地特胰岛素在2型糖尿病治疗中的疗效及益处[J].当代医学,2012,18(30):21~22.

R977.1+5

A

1673-260X(2013)12-0131-02

猜你喜欢
甘精糖化胰岛素
自己如何注射胰岛素
新型糖化醪过滤工艺
格列美脲与甘精胰岛素联合治疗老年糖尿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甜酒曲发酵制备花生粕糖化液的研究
甘精胰岛素联合赖脯胰岛素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
糖化血红蛋白测定在非糖尿病冠心病中的意义
门冬胰岛素30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初诊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糖尿病的胰岛素治疗
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的效果观察
二甲双胍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