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语学习者写作中的词汇搭配使用研究

2013-07-31 16:24张敏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年23期
关键词:二语形容词词汇

张敏

(扬州大学 外国语学院,江苏 扬州 225009)

二语学习者写作中的词汇搭配使用研究

张敏

(扬州大学 外国语学院,江苏 扬州 225009)

本文采用英语专业二年级学生的30篇叙事作文作为样本,描述了大学生笔语叙事作文中词汇搭配的使用情况,旨在探究不同水平学生在使用搭配方面存在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1)高、低水平学生在词汇搭配的使用频次上具有显著差异,说明高水平学习者掌握和使用的搭配数量远多于低水平学习者,可以推断,词汇搭配使用的频次可以作为区分学习者写作水平的一个重要依据;2)词汇搭配的使用频次和学习者的写作成绩之间呈显著正相关.

词汇搭配;搭配频次;笔语作文

1 引言

搭配是语言学领域非常重要的研究内容之一.近几十年来,搭配在第二语言学习中的积极作用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重视.Ellis[1]认为在二语学习者词汇发展过程中,搭配是非常重要的部分.无论是从语义还是从句法层面来看,词汇的组合与搭配都具有很强的语言生成能力[2].但对于二语学习者而言,英语搭配一直是他们的弱项.搭配错误是二语学习者所犯的所有错误中最普遍的错误[3].国内外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对搭配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国外的研究主要涉及二语学习者的搭配错误分析和基于语料库的搭配分析.国内的研究者主要从理论上论述搭配的意义,强调搭配的重要性.有些学者通过设计测试调查学习者对搭配知识的掌握情况,还有的关注学习者中介语中搭配的正确使用和搭配的错误[4].但目前,针对二语学习者写作中各种类型的词汇搭配进行的研究在国内还不多见.所以,本文试图通过比较不同水平的学习者笔语作文中词汇搭配的使用差异来为搭配的教学与研究提供一些启示.

2 搭配的定义和分类

J.R.Firth在A Synopsis of Linguistic Theory[5]中首次提出“搭配”这一概念,认为搭配是一个词项与其它词项习惯性的结伴使用,搭配不仅是词项间的简单并置,还主要体现了词项之间的相互期待和预见性.Halliday&Hasan[6]将搭配纳入语篇加以研究,认为搭配是语篇的一种衔接手段.而以A.P. Cowie为代表的研究者则认为搭配是在实际语篇中有实例的抽象的词语组合,并且构成搭配的词之间要句法上相关.

搭配可以分为语法搭配 (grammatical collocation)和词汇搭配(lexical collocation)[7].语法搭配是由一个中心词加上一个介词或不定式或that从句等构成的短语或词组.常见的语法搭配有八种:名词+介词(排除名词加of),如blockade against、名词+to不定式,如it was a pleasure to do it、名词+that从句,如We reached an agreement that she would represent us in court、介词+名词,如by accident、形容词+介词(排除过去分词+by),如They were fond of children、形容词+to不定式,如It was necessary to work、形容词+that从句,如She was afraid that she would fail the examination、和19种动词搭配(Benson et al,1997:xxi-xxix).词汇搭配一般不包括介词、不定式或从句.典型的词汇搭配是形容词、动词、名词和副词的各种组合.常见的词汇搭配有下列七种:形容词(或名词)+名词,如strong tea,company uniform、名词+of+名词,如a piece of advice、副词+形容词,如strictly accurate、动词(表示“创造”或“激活”)+名词,如draw a line、动词(表示“根除”或“撤销”)+名词,如break a code、名词+动词,如bees buzz、和动词+副词,如argue heatedly.本文借鉴了Benson et al对搭配的分类,并主要研究词汇搭配,但由于搭配的语义差异并非本文研究的范围,所以将动词(表示“创造”或“激活”)+名词和动词(表示“根除”或“撤销”)+名词搭配合并为动词+名词.而为了具体的研究名词+名词搭配,形容词(或名词)+名词被拆分为名词+名词和形容词+名词搭配.所以本文主要研究以下七种搭配:名词+动词、动词+名词、名词+of+名词、形容词+名词、动词+副词、副词+形容词和名词+名词.

3 研究设计

3.1 研究问题

本研究主要在于阐述了中国英语学习者笔头叙事作文中不同类型的词汇搭配的使用情况,具体围绕两大研究问题:(1)各类词汇搭配的使用频次在不同水平学生的写作中有无差异?(2)各类词汇搭配使用的频次和学生写作成绩有无相关性?

3.2 研究语料

本研究使用的笔语语料来自于90名即将参加专业四级考试的英语专业二年级学生的作文.他们被要求根据给定的提纲在35分钟内完成题为“最尴尬的一次经历”的作文.所有作文收集后由研究者输入电脑,反复校对后进行打印.三位有着丰富经验并参加过专业四级考试作文评分的教师被邀请对打印出的90篇作文进行评分.评分结果经过内部效度检验合格后计算出平均分为写作成绩.去除5份评分结果未达到一定效度的作文,剩余的85份作文按成绩高低进行了排序.出于研究需要,前15份和后15份作文被选取分别代表高、低水平学生进行进一步的分析.

3.3 研究工具

本研究主要利用SPSS 16.0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并依据全国英语专业学生四级考试写作评分标准来对学生作文进行评分.

3.4 数据收集和分析

借助于Oxford Collocations Dictionary for Students of English[8]和 BBI Dictionary of English Word Combinations这两本字典,研究者对30篇作文语料中出现的七类搭配进行了分类标识.只有在上述字典中能查到的搭配才被研究者认可并标识.标识完成后,研究者又邀请了有多年工作经验的两名美籍教师对标识的搭配作进一步的校对.

分别统计高、低水平学生在写作中不同类型搭配的使用频次,利用SPSS进行t检验,比较不同水平学生使用各类搭配的差异;将学生在笔语中各种类型的搭配的使用频次及得分输入SPSS进行相关性和多元回归分析.

4 结果与讨论

4.1 笔语作文中不同水平的学生词汇搭配使用频次比较由表1-2可以看出,高、低水平学生笔语作文中搭配使用的频次具有极显著差异,这种差异主要表现在动词+名词和形容词+名词搭配上,说明高水平学生掌握的这两种类型的搭配远多于低水平学生.这可能因为低水平学生在学习动词+名词搭配时存在更多困难,导致他们掌握储备的此类搭配数量很有限.该结果也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Gitsaki[9]的研究发现:“动词+宾语搭配是二语学习者最难掌握的搭配”.另外,可能高水平学生在日常学习中更加重视形容词+名词型搭配的把握和积累,因为这些搭配的提取使用有助于他们更好地对故事情节中人或事物的性质、状态和特征这些细节进行描述,增加故事的趣味性和生动性.

表1 笔语作文中高、低水平学生搭配使用频次的T检验

表2 笔语作文中高、低水平学生各种类型的搭配使用频次的T检验

4.2 词汇搭配的使用频次与学生写作成绩的相关性

表3 搭配的使用频次与写作成绩的相关性

表3说明词汇搭配的使用频次与写作成绩的相关性达到了极显著水平.此结果验证了Hsu[10]的发现,学生词汇搭配的使用和他们的写作能力有很强的相关性.多元回归分析(表4)说明动词+名词、形容词+名词、动词+副词搭配的使用能预测写作成绩.换言之,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学习者使用上述的具有预测力的搭配越多,写作水平就越高,写作成绩越好.

表4 各种类型的搭配对写作成绩的预测力

5 结论

本研究的数据统计分析有以下主要发现:

5.1 不同水平学生的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写作中,高、低水平学生在形容词+名词和动词+名词搭配的使用上呈现显著差异,说明高水平学习者掌握和使用的搭配数量远多于低水平学习者,可以推断,词汇搭配使用的频次可以作为区分学习者写作水平的一个重要依据.

5.2 相关性分析表明,词汇搭配的使用与二语学习者的写作成绩之间呈显著正相关.进一步的多元回归分析说明动词+名词、动词+副词及形容词+名词搭配可以预测学生的写作成绩.

本研究对教学的启示:(1)英语教师在课堂上应该介绍和提供大量的写作中使用频次较高的搭配以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2)学习者应该了解并意识到搭配的重要性,在平时的学习中积极主动的积累丰富的搭配知识,从而在写作中灵活运用.

本研究以二语学习者的叙事作文为研究对象,比较了不同水平学生使用不同类型的词汇搭配的差异.由于研究者的精力有限,所选的样本的数量不是很大,且作文体裁为记叙文,以后的研究可以选取更大的样本对不同体裁的写作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1〕Ellis,N.C.Sequencing in SLA[J].Stud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1996(l8):91-126.

〔2〕Moon,Rosamund.Frequencies and forms in phrasal lexemes in English.In Phraseology,ed. Anthony P.Cow ie,79-100.Oxford:Clarendon Press,1998.

〔3〕Gitsaki,C.Second language lexical acquisition: A study of the development of collocational know ledge.[M].San Francisco,CA:International Scholars Publications,1999.

〔4〕李茜.英语搭配习得研究对英语学习词典编纂的启示[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12(1):57-60.

〔5〕Firth,J.R..A synopsis of linguistic theory. 1930-1955[A].In J.R.Firth et al.Studies in Linguistic Analysis[C].Oxford:Blackwell,1957: 1-32.

〔6〕Halliday,M.A.K.& Hasan, R. Cohesion in English[M].London:Longman,1976.

〔7〕Benson,M,E,Benson,&R,Ikon,The BBI dictionary of English word combinations.[Z] Amsterdam:John Benjam ins.Publishing Company,1997.

〔8〕Crow ther,J,Dignen,S,& Lea,D.Oxford Collocations Dictionary for Students of English.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3.

〔9〕Gitsaki, C. Second Language Collocational Acquisition Research[D].Queensland University,Australia,1996.

〔10〕Hsu,Jeng-yih .Development of collocational proficiency in a workshop on English for general business purposes for Taiwanese college students[D].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Indiana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ennsylvania,2002.

H319

A

1673-260X(2013)12-0275-03

猜你喜欢
二语形容词词汇
认识形容词
本刊可直接用缩写的常用词汇
一些常用词汇可直接用缩写
本刊可直接用缩写的常用词汇
“透视”第二语言习得心理过程*——关于二语加工的一次学术访谈
当代二语习得研究中介语对比分析方法理论与实践
《教学二语习得简介》述评
二语习得中母语正迁移的作用分析
形容词
本刊一些常用词汇可直接用缩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