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岑溪市林地生产率提高途径探讨

2013-08-08 07:29陆元锦
防护林科技 2013年9期
关键词:岑溪市生产率生产力

陆元锦

(广西岑溪市林业局,广西 梧州543200)

岑溪市位于广西东南部,是连接华南和珠江三角洲及港澳地区经济辐射的重要腹地,又是大西南资源型经济与沿海外向型经济的连接点。全市森林植被茂盛,山地土壤肥沃,是广西的重点林业县(市)和重要的商品用材基地之一。林业已发展成为该市经济的支柱产业,由于存在大量低产低效林,森林生产力较低,林地效益的得不到充分发挥。因此,加快森林资源培育,充分发挥林地生产潜力,转变林业增长方式,促进林业又好又快的发展,是实现“兴林富民”、推进岑溪市新农村建设的重中之重。

1 自然与林地资源概况

岑溪市地处云开大山北麓东段的丘陵山区,为云开大山及勾漏山余脉延伸,呈“川”字形地貌。气候属典型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具有高温多雨、水热同季、日照充足、雨量充沛等特点。区域内主要土壤有红壤、赤红壤、山地黄壤等土类。全市土地总面积27.71万hm2,林业用地面积20.35万hm2,占土地总面积的73.43%,森林面积19.82万hm2,活立木总蓄积量8766568m3;主要树种以杉木为主,面积11.61万hm2,其次为马尾松、速生桉。按林地质量分Ⅰ、Ⅱ类林地14.83万hm2,占林业用地面积的72.86%。林地资源丰富,自然条件优越。全市森林覆盖率72.61%,绿化程度73.75%,2012年区划界定生态公益林4.36万hm2,商品林地15.99万hm2。

2 林地生产率现状

岑溪市十分重视林业工作建设,经过各级政府的关怀和林业工作者的努力,全市森林资源一直保持面积、蓄积双增长,森林资源质量稳步提升。到2012年末,全市乔木林生产率达53.6m3·hm-2,比2009年提高13.6m3·hm-2,但距离全广西乔木林单位面积蓄积58.1m3·hm-2、全国86.0m3·hm-2,还有一段差距。

2.1 主要树种林分生产率

表1 岑溪市主要乔木林分林地生产率m3·hm-2

从表1中可以看出,主要造林树种成熟林单位面积蓄积量以杉木类最高,为84.7m3·hm-2;马尾松次之,71.0m3·hm-2;其他阔叶树最低,为66.4 m3·hm-2,且各树种单位面积蓄积量均比相应龄组段的广西平均单产低,幼龄林中除杉木类单位面积蓄积量接近广西平均值外,其他树种均远远小于广西平均值。可见,要不断加大森林经营管理,找到适合岑溪市的林地生产率的提高途径,岑溪市林地生产率是有很大提升空间,可挖掘潜力广阔。

2.2 各林种林分生产率

表2 岑溪市各林种林分生产率 m3·hm-2

从表2中可以看出,岑溪市生态林分平均生产率较高,高于广西其他林种森林平均水平,但近、成熟林单位面积蓄积量仍低于广西平均水平。经2012年完善公益林区划调查,全市乔木类公益林有18129hm2林分的郁闭度小于0.55,属于低效生态林,占全部乔木类生态林面积的44.9%,而公益林近、成熟林分基本上属于这类林分。商品林分生产率则低于广西平均水平,其中用材林分生产率较广西用材林平均生产率低28%,主要原因是用材林中存在大面积低产低效林,经统计,目前全市用材林中仅中幼林低产林就达22361hm2,其林分以马尾松、其他阔叶树为主,分别为12313hm2、9471hm2。可见,低产林改造是提高全市林地生产率的重要途径,将成为未来全市林业工作的重心。

3 林地生产率低的原因分析

3.1 相关体制、机制不健全

林业相关体制、机制的不健全制约了林地生产力提高。首先是林地产权管理体制不顺,全市现有林地多数属集体林地,虽完成了森林分类经营区划,但森林资源培育管理和开发利用仍无法摆脱旧体制的束缚,给实施森林分类经营带来较大的困难。其次是林业投融资机制不健全,营林合作机制、林权抵押贷款机制、林业保险机制等林业投融资尚未建立或不健全,制约了社会各方面资金进入到林业经营领域,林业经营管理资金缺口十分严重。

3.2 集体林经营管理粗放,限制了林地生产力的发挥

岑溪市林地以农户分散经营为主,由于林业投入资金回收期长,许多农户不愿在经营管理下功夫,资金、技术投入严重不足,只注重“采、造”两头,忽视中间阶段的森林经营和抚育管理,对森林的科学经营始终未引起重视,许多农户林木种植密度过大,缺乏管理,导致形成大量的低产低效林,森林林木产量十分低下,导致了本市森林单位面积蓄积量偏低,无法充分发挥林地生产潜力。

3.3 营林措施不尽合理,致使局部林地地力逐渐衰退

长期以来对如何利用和管理林地,缺乏技术支撑和科学长远规划的指导,林地经营方式不尽合理,对林地地力产生不良影响。一是轮伐期短的森林在反复采伐利用、更新和造林时不注意防保措施,造成地表的破坏,加大土壤流失,引起地力下降。二是反复施用化肥,缺乏有机肥,导致土壤的理化性质改变,影响土壤的自肥能力。三是纯林连栽引起土壤养分消耗,造成林地地力衰退,影响人工林生产力的提高[1]。如针对主要经营造林树种杉木而言,很多学者都认为连栽的杉木林在生物量和立地质量呈递代下降的趋势持一致意见[2-4]。

4 提高林地生产率途径

4.1 加强森林资源管理,完善相关制度

林业生产周期长,经营面积大、范围广,需要加强森林资源管理,同时完善相关制度建设,才能经营管理好现有林地,不断提高林地生产率。一要建立和完善森林资源管理制度,使森林资源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二要进一步完善森林资源监测体系,及时掌握和记载林业生产活动的动态,为森林资源管理和科学经营森林发挥信息反馈的功能[5]。三要健全林权证管理使用制度,确保山林权属的稳定,维护林区的稳定与发展。四要积极探索建立森林资源流转、林权抵押贷款、银林合作、林业投融资等新机制和新方法,加强林木和林地所有权及使用权流转的管理,调动社会各方面造林、营林的积极性,促进社会资金和各种优势资源向林业行业聚集。

4.2 注重统筹规划,实施集约经营

转变管理观念,克服过去重造轻管的粗放经营模式,实行长远、科学规划,造管结合、集约经营,因地制宜编制科学可行的森林经营方案。在保护好森林资源的前提下,对不同立地类型、不同区域的森林采取不同的经营管理政策和模式,逐步优化林分结构,改造残次林分,不断提高森林总体质量,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并针对林农生产过程中管理粗放、质量意识差、标准化程度低等诸多问题,编制技术标准和技术规程,以规范和提高森林经营质量,促进林业良性循环发展。

4.3 加大科技投入,实现科技兴林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加快发展现代林业,提高林地生产力的核心在于科技支撑。目前,岑溪市林业科技贡献率还达不到广西平均水平的48%,因此,提高林地生产力就要加大科技投入,加快林业生产科研,加大林业科技推广力度。一是加强良种种苗建设,加大适合本地的良种选育和改良工作,采用良种苗木造林。二是加强人工林生产力长期性和持续性的研究,探索和总结影响和促进主要造林树种长期生产力维持的各项营林关键技术,包括良种选择、最佳立地选择、初植密度合理控制、合理施肥等经营技术措施、最佳连栽代数控制、最佳林地清理方式的运用等,将这些关键技术组装配套建立起综合培育技术体系,以促进人工林长期生产力的维持,防止土壤地力衰退。三是探索、研究和积极推广先进适合岑溪市的低产低效林改造技术,使之成为高产高效林。同时加快本市速生丰产用材林分的森林培育,提高森林单产。最后,要加快林业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现代电子计算机技术、3S技术加强对森林的动态监测和信息反馈工作,为科学经营管理森林提供信息平台,提高林地经营管理水平,逐步提高岑溪林地生产率,满足现代林业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使岑溪林业为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做出巨大贡献。

[1]贾忠奎.我国人工林长期生产力维持技术研究进展[J].世界林业研究,2012,25(1):49-53

[2]丁应祥,田野,戚玲.连栽杉木人工林生产力的模拟与预测[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0,24(3):21-25

[3]程亚平,陈奕良,姚俊,等.杉木连栽地力衰退的原因及防治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09(3):92-93

[4]杜国坚,洪利兴,陈福祥,等.杉木连栽地力衰退效应研究[J].林业科技开发,2001,15(4):11-13

[5]林建华.充分发挥森林资源管理作用,提高林地生产力[J].防护林科技,2005,68(5):73-74

猜你喜欢
岑溪市生产率生产力
中国城市土地生产率TOP30
岑溪市石材工业协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完美落幕
国外技术授权、研发创新与企业生产率
浅谈英语新闻标题的翻译
把“风景”转化成“生产力
岑溪市金属非金属矿山重点县攻坚克难工作通过验收
广西岑溪市富祥石场
关于机床生产率设计的探讨
人口红利与提高生产力
固定成本与中国制造业生产率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