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在影响孩子的心——引导小学生正确认识偶像剧营造的虚幻世界

2013-08-10 03:47刘冰琳
传播与版权 2013年3期
关键词:虚幻偶像剧营造

□ 刘冰琳 王 婧

随着电视传媒时代的到来,各种各样的电视节目充盈了我们的生活,电视传媒带来的冲击也使得人们应接不暇,尤其是现代社会各种潮流、各区域文化的迅速发展,使得电视剧种类更加丰富,出现偶像剧、穿越剧这些描绘虚幻世界色彩的电视剧,均以自身的特点向小学生传递大量的价值观、审美,乃至个人追求的信息。

《童年的消逝》一书中指出:“童年的诞生是因为新的印刷媒介在儿童和成人之间强加了一些分界线。可是,这些界线现在在电视的猛烈攻击下变得越来越模糊。电视把成人的性秘密和暴力问题转变为娱乐,把新闻和广告定位在10岁孩子的智力水平。”对于小学生来说,在低年级时他们的认识、价值观和思想都是模糊的,但却具有很强的可塑性。

一、偶像剧营造的虚幻世界对小学生影响的现状分析

本调查以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的小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了四、五、六年级这三个年级的等比例学生为样本,做了调查问卷和访谈的调查。在综合分析相关资料、采访部分家庭以后,展开了更为准确的问卷调查。问卷调查一共发放了2000份,回收了1831份,有效问卷共792份。

此次调查问卷和采访,面对的调查对象在家庭经济程度、生活方式、受教育程度都有很大的差异。但我们根据抽样调查的数据做了统计,得出以下结论:

(一)偶像剧营造的虚幻世界对小学生认知的影响

由图1看出,小学生对偶像剧营造的虚幻世界中所衍生出来的现象中,早恋现象最为明显。小学生的思想还处于懵懂的状态,对事物的善恶没有确定性的判断能力,模仿对于他们来说并不是能够准确界定可行性的行为。传播学研究表明:“阅读文字能记住10%,收听言语能记住20%,观看图画能记住30%,边看边听能记住50%。”①倪样保:《影视艺术概论》,苏州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61页。因此,偶像剧所营造的虚幻世界里展现出来的不良现象对于小学生的成长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小学生对自己生活的感受,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映射出他们对高尚、完美生活的向往。这方面的影响,则是偶像剧所营造的虚幻世界的最大益处。

图1 偶像剧对小学生认知的影响情况

(二)透视教育对偶像剧营造的虚幻世界的干预

综合图2中的数据,家庭干预的整体状况较好,学校教育较弱。区别于每个家庭的知识水平、家教严厉程度,以及兴趣爱好的差别,调查问卷的数据统计并不精确。总体上来说,这份统计数据代表了大多数小学生在家庭和学校中所受到的观看偶像剧的引导。学校和家庭应在孩子的生活中,为其接触到的事物、人物等做出筛选,用言语、行动引导他们,正确判断并区别对待电视传媒,尤其是偶像剧所营造的虚幻世界的真与假、善与恶,为小学生的自由翱翔营造一片澄净、透明的天空。

图2 家庭、学校对于小学生观看电视及观看偶像剧的干预情况

二、偶像剧的社会责任度探析

“电视似乎已经成为一个社会神经性的组成。它将触角深入到社会每一个角落的同时,人类社会也就依赖其而运转。”②赵凤翔、 赵风翔、吴炜华等:《电视艺术文化学》,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年,第139页电视的发展已经贯穿了社会的各个层次,联系了各种群体的生活,不仅仅是小学生,所有的社会人都在电视中汲取养料,亦或受其影响。 “当今的整整一代人是在影像的包围之中,在影像的灌输之下成长起来的,因而他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与他们每日共生的影响密不可分。”③贾磊磊:《影像的传播》,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4页

而面对这种影响,应加强偶像剧发行的把关力度,偶像剧制作中对于人物的刻画、叙事手法的运用、情节的编织等都应高度重视,切实贴近价值观尚未成熟的小学生。笔者认为,在大众文化盛行的当下,注重人性美的刻画、健康的婚恋关系、人际和谐的社会关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这一切所营造出来的轻松的状态,对于小学生的发展都将会产生乐观的效果。

(一)“主流文化、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失衡带来偶像剧失衡

偶像剧同其他电视剧一样,所体现的文化属性不是单一的,而是融合了主流文化、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他们既共同存在又相互对峙。不正之风以及某些社会不良现象使得这三种文化没有完全属于平衡协调状态。当这三者的关系处于失衡状态下时,电视剧就会出现问题,或者是过分追求经济效益,顺应一些观众的低级趣味,只满足与感官刺激和精神虚幻,电视剧中的豪华风、戏说历史风、婚外情多角恋、滥情风就会愈演愈烈。虽然近些年来我们可以看到政府对于纠正社会不正之风的作为,在经济基础发展的同时注重公民的思想道德建设,注重文化产业发展,但是力度还远远不够。

(二)偶像剧在经济发展前提下“重收益,轻质量”

电视剧与其他电视节目一样义不容辞地承担着“宣教”的任务。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单一的计划经济过渡到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国大众传媒在政府“断奶”后必须得“自谋生路”。增加收入已经成为传媒需要面对解决的问题。在中国,电视台的电视剧广告总收益达到300亿,但是包括中央电视台在内的全国电视台,用来购买电视剧的总经费不足30亿。但在韩国,政策规定电视台必须把电视剧广告40%以上的收益用来投资电视剧,这是一种比较垄断的健康的以国家政策为支柱的制播分离。电视剧制作公司在投入自己的剧本后就可以被电视台选中获得比较丰厚的制作资金,这些钱不能作为暴利为己所用,一般利润只有10%~15%,主要的钱必须全部用在制作上。所以在制作方面投入少就不会有好的作品产生。

(三)文艺批评和文艺理论的严重缺失

这些年韩剧、美剧风靡中国,对于外国电视剧的引进我国采取宽松政策,鼓励引进外国电视剧。虽然能带来经济收益,但是我们对此缺少批评。在韩国,他们十分重视宣扬自己的文化理论,也很注重健康的文艺批评。中北影视公司总导演尤小刚说:“我们这十年来,报纸的文艺版上能看到的,几乎都是八卦消息和各种的追星新闻,真正冷静下来的文艺理论,真正健康、清醒的文艺批评几乎绝迹,这是一种消费文化的消极现象。这样下去我们的文艺产品就不会有生命力,我们对于自己的传统缺乏正确的认识,就会对我们电视剧作品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采取完全放弃的态度,我们会走到纸醉金迷、‘商女不知亡国恨的地步’。”对于明星八卦消息的过分报道也弱化了偶像对于孩子们的榜样力量。

(四)缺乏“分级”制度

我们都知道,电视节目包括电视剧电影都有自己相对应的受众群体,有些作品只适合特定年龄段的观众观看。但是中国的电影与电视剧都缺乏分级制度,在电影分级制度还未尘埃落定的时候,网友们就开始呼吁电视剧也应该采取分级制度。在中国,大部分人都认为动漫(动画片)是适合儿童、青少年看的,可是殊不知在动漫产业发达的日本,动漫作品也是有分级制度的。在这个文化交融性强、文化产品丰富多样的时代里,信息的多源化是发展趋势,在我们不能限制受众看什么的情况下,可以限制某些人在某些阶段不适合看什么。在台湾的电视节目中可以看到屏幕的右下角有一些标志,这就是对于电视节目(包括电视剧)的分级。

只有偶像剧在自身发展上有所改进,偶像剧的虚幻世界更注重青春、唯美、友善的打造,才能具备更宽阔的市场,加之教育对小学生观剧进行引导,相信未来的偶像剧将会开拓一片新天地。(项目名称:如何引导小学生正确认识偶像剧营造的虚幻世界——关于西安市长安区小学生观剧效果的实证研究,项目编号:CX12162)

[1]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2]顾明远主编.教育大辞典[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3](美)尼尔·波兹曼.童年的消逝[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4]余萃.视觉隐喻与图像时代[D].湖北大学,2006.

猜你喜欢
虚幻偶像剧营造
雨中(外二首)
诚心为“侨” 营造“家”温暖
春天越来越虚幻
2021年山西将完成营造林26.67万公顷(400万亩)
埃及迷妹 为中国偶像剧痴狂
《头号玩家》里的虚幻与现实
擅长营造美好的音色 Marantz SA-10 S1/PM-10 S1
中韩泰的偶像剧对比
《皮影戏》虚幻皮影背后的人性彰显
营造方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