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留守儿童应从点滴开始

2013-08-14 09:02徐仰虎
实践新课程 2013年9期
关键词:辅导心理健康心理

徐仰虎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建设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民离开农村,前往城市务工维持生计,不得不把小孩交给年迈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看管,这些孩子就成了 “留守儿童”。留守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一方面,他们无法接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成长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注和呵护;另一方面,将他们寄养在年迈的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家里,疏于管教或管教的方法不科学,因而产生认知和价值观念上的偏离,导致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和行为偏差,相当一部分孩子成了“学困生”、“思困生”。这些“学困生”、“ 思困生”成为了学校教育和管理的一个大难题,如果不及时教育转化这些“学困生”、“ 思困生”,将影响整个学校的和谐健康发展。如何加强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管理?我认为学校和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应该做好以下几点:

(一)学校层面,加强管理和培训

1.学校建立完备的留守儿童心理档案

心理档案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留守儿童个人的爱好特长;身体状况;家庭的经济状况,家庭气氛;家长的教育方式与态度,与父母和监护人的关系;学习成绩,学习态度,学习习惯;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师生关系,同伴关系;性格类型及特征,气质类型及特征,个性心理有哪些特征,个性心理中有哪些良好或不良的品质等。这样才能随时了解儿童的心理状况,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

2.加强对教师的心理教育培训

各科教师在平常的教学中要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使心理健康教育日常化。因此,教师必须了解留守儿童的心理特点,也要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学校要请经过专门培训的心理辅导教师对科任教师进行系统的培训,介绍留守儿童易出现的心理问题,怎样进行解决等,这样使心理健康教育科学化。

3.通过开设心理健康活动课,建立起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阵地

心理健康活动课应该融知识性、趣味性、参与性和操作性为一体,通过游戏、情景创设、角色扮演、讨论等方式帮助留守儿童全面提高心理素质。侧重点主要包括:良好自我意识的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情绪的合理调控、挫折承受能力训练指导等。此外,还要开设心理信箱,电话咨询,信函咨询,开设亲子热线,设立心理咨询室,定期办心理健康专栏、板报,建立心理健康教育阵地,使心理健康教育常规化。

4.加强对家长的指导和帮助

通过开家长会、家长座谈会、与家长电话联系、家长回家及时进行家访等方式,建立学校和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沟通的渠道,优化家庭教育环境,引导和帮助留守儿童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促进亲子关系的建立,让家长协同学校对留守儿童进行教育。

(二)班主任层面,点滴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

1.关注留守儿童的思想,做他们的知心朋友

作为班主任要时刻关注留守儿童的思想动态,全面了解和掌握其各方面情况。如学生的基本情况,家庭情况,其父母的有关信息等。在班级内开展各种活动关爱留守儿童,帮助他们与家长沟通交流,让他们接受父母的祝福和向父母倾诉心中的委屈。

2.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做他们心灵的引路人

班主任要在班级内多开展一些人文关怀的集体活动,从情感上打动他们。如开展“一对一结对子”活动,“献爱心”活动,借助于文学、美学、音乐对他们进行教育,使他们的心胸开阔起来,从而以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对待生活,克服生活中遇到的种种困难。

3.解开心灵的“疙瘩”

班级中利用主题班会,开设心理健康课,定期为学生举办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开设“悄悄话信箱”,帮助留守孩子解决无人倾诉、无处倾诉的问题,解开心里的疙瘩。

4.小组辅导和个别咨询相结合

小组辅导也称团体咨询,是一组儿童在辅导教师指导下讨论训练并有效地处理他们面临的共同问题。小组人数少则四五人,多则十一二人。其成员多为同年级、同年龄学生,且有类似的待解决的心理困扰。小组内大家讨论,各抒己见,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采用小组辅导方式易于解决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同伴之间也更容易相互影响。而个别辅导,则是对存在心理问题或出现心理障碍的留守儿童及时进行认真、耐心、科学的一对一的心理辅导,帮助学生解除心理障碍。

(三)教师层面,教学内容联系生活实际,关心留守儿童

1.关注留守儿童的生活,做他们生活的贴心人

父母长期在外,给留守儿童生活上带来一定的困难,虽然有其他亲友照顾,但也有不周到之处,所以,老师在生活上帮助他们。以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来。

2.提高留守儿童自我调控能力,优化留守儿童的个人素质

留守儿童自我调控能力的程度对其心理健康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不同的自我体验,不同的自我控制,都会对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作为任课教师,为了使他们能够与其他同学一样健康发展,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注重培养留守儿童的个人素质,促进他们完成学业。

关心、爱护每一个留守儿童,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教育是教师必须具备的美德。能得到老师的关爱,是每个学生最起码的心理要求。老师要用真挚的爱心,启迪孩子们的心灵,轻轻拭去留守儿童的眼泪。

(作者单位:甘肃省白银市平川区宝积乡小川小学)

责编/张晓东

猜你喜欢
辅导心理健康心理
登鹳雀楼
十二星座家长怎样辅导作业
“自然态”科技创新辅导之无心插柳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生涯规划团体辅导课程开展研究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心理小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