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孩子的心

2013-08-14 09:02沙淑兰
实践新课程 2013年9期
关键词:心灵生活孩子

沙淑兰

研究教育,必须研究“人”,研究受教育的人,研究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生活的环境。现在的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信息化的社会结构,使知识垄断的时代已成为过去。教育工作是育人的工作,人的生活离不开环境。新世纪是知识经济的世纪,更是人的世纪。作为基础为业的教育,首先应该关注人,关注人的情感、关注人的价值、关注人性的完美。目前的教育应该以“人”为本。作为肩负着教书育人重任的教育工作者,应该重新审视我们的教育对象,重新审视受教对象的心理特征,重新认识新形势下的师生关系,进而采取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

“同乐教学”是一种以生为本的教学,这种教学把学生的成长放在教学的首位,教学关注学生内在的快乐与外在快乐的统一,教学把学会与会学看作是乐学的基本要素,把创设快乐的环境作为教师一种职责,教师以学生的快乐为自己的快乐。教师追求遵守教育规律,追求教学艺术,从而达到师生同乐的目的。

首先我们要认识到教育对象的群体身份的改变及其心理方面所具有的特殊性。现在的学生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他们是每个家庭“六加一”的核心,生活中受到最高的礼遇,他们是物质上的“贵族”,可是在精神上,他们承受着父辈乃至祖辈的过高的期望,心灵上的重负使之在精神上变得极度脆弱,以致不堪一击。他们的心理特性及成因如下:

一、表面的幸福,内心的寂寞

很多孩子生活在美满的家庭,父母以孩子为中心,一切寄托在孩子身上,给予孩子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照顾,为了孩子的学习不惜一切代价,孩子的分数是家里的晴雨表,是父母傲人的资本。孩子仿佛笼罩在爱的氛围中,浸泡在爱的蜜水里,他们除了以高分去回报父母的爱,去换取父母的笑脸外,再也没有与之共欢乐的兴奋点。他们或在长辈温柔的呵护中失去自我,或在父母规定的模式中想反抗却又无力挣脱,他们的人生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为了回报父母而好好学习,除此以外再也没有乐趣可言。因此,独生子女们表面是幸福的,内心是寂寞的。

二、孤独无奈,缺乏热情

现代社会的竞争与压力,使众多家长疲于工作、应酬。不是不回家,就是晚回家;回到家里不是看电视,就是打电话;睡觉前不是向孩子道晚安,而是去关心他的猫和狗。这样的父母以为给孩子足够的零用钱,穿好吃好,就是对孩子的爱。可是他们哪里知道孩子们渴望的爱是什么啊!他们渴望的是父母关爱的眼神、体贴的话语。生活在如此环境中的孩子,亲情被淡化,一切都变得无所谓,因被父母长期“漠视”而变得孤独无奈,缺乏热情与活力。

三、偏执、任性,有逆反心理

曾经遇到过这样一个孩子:每天放学不愿回家。当老师问其原因时,他说不愿意回家,去爸爸家不想见阿姨,去妈妈家不想见叔叔,去爷爷家不想见新奶奶……这就是离异家庭中的孩子,他们不是被父母双方所排斥,就是被自认为对不起孩子的父母双方所溺爱,还有的孩子夹在父母的矛盾中左右为难。生活在这种家庭中的孩子,性格往往比较偏执、任性、有逆反心理。

凡此种种,我们的教育对象真可谓是心理上的弱势群体。有位儿童教育家曾经这样概括现在的孩子:“外面的世界越来越大,孩子的空间越来越小;家里的房间越来越大,孩子的心灵越来越小;外面的压力越来越大,内在的动力越来越小。”

面对着这一特殊的群体,我们该怎样对待他们呢?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首先是关怀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去触及年轻的心灵。”更何况我们面对的是如此不堪一击的、幼小的心灵呢?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首先应该把学生当做一个与你平等的“人”,你要平视他,必要时要蹲下来和孩子讲话,而不是居高临下的训斥。信息化的社会化的社会,使“师道尊严”、知识垄断的时代已经过去。生活在信息社会里的孩子,他们信息来源丰富,知识面开阔,接受新事物快,如果再用老师的权威压制他们,已不足以使之信服,师生关系因此应该由以往居高临下的“师道尊严、尊师爱生”转变为相互尊重、平等、民主、合作的关系,而处理好这一关系的核心,就是“爱学生”。

把爱的机会还给孩子,让他们勇于承担责任,享受一份给予的快乐。“教师节”时,孩子以自己独特的方式——一块棒棒糖、一张卡片表达对老师的爱,他们被自己的爱所感动;孩子们纷纷拿出自己的零用钱,使患白血病的高阳同学重返校园,他们为自己的付出而感动,因为他们懂得了人来到世上就意味着肩负着责任——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让孩子的天空除了好成绩,再多几分希望,再多几分乐趣,再多几分责任。

(作者单位:长春市朝阳区宽平小学)

责编/齐鲁青

猜你喜欢
心灵生活孩子
冬日苏格兰 震撼心灵的美
美味下饭剧,胃与心灵的治愈
唤醒心灵
生活感悟
无厘头生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