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奥林匹克文化走进高校体育的价值

2013-08-15 00:52
运动 2013年14期
关键词:奥林匹克体育项目竞技

刘 捷

(广东职业技术学院,广 东 佛山 528041)

奥运会作为最有权威国际性的运动竞技之一,以其深厚且不断积累发展的历史文化,把西方的体育文化及其体育理念等,强势地推进到每一个国家。随着奥运会在不同国家的举办,奥林匹克文化也渐渐地融入更多国家的民族体育文化。同理,作为高校体育也在积极地引进与传承奥林匹克文化,去积极地提升高校体育的内涵与形式。

1 奥林匹克文化与高校体育的关系

1.1 两者内容互相丰富

奥林匹克文化的基本内容像一条基本的线索,引领着现代体育的发展,如公平竞争、顽强拼搏、重在参与,及更高、更快、更强等。这种精神性的文化符号,在把现代体育项目作为必修或选课的高校体育教育教学中,通过规范、系统、科学的教育教学形式传授给学生,并在大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与体育能力的培养中被逐渐内化,进而指导他们以后的体育人生成长历程。反之,高校体育把奥林匹克中的那些基本的体育项目作为教学内容,其相关的体育文化、体育精神、体育技术技能等,都对高校体育的发展起到的丰富作用,如技术技能的提升,现代体育场地的建设,现代体育器材的研发与使用等。

1.2 前者为后者提供发展指导

作为一种内涵丰富的体育文化,奥林匹克文化其所具有的全部奥林匹克体育项目的专业知识、技术技能,甚至还包含着相关的科研成果等。现代高校体育教育教学的开展,其教学科目从比例上而言,大多是奥运会竞技项目,即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科目,也受到了奥林匹克文化的影响。例如,其教育教学方式、内容提升与拓展方式、竞技展开形式等,都在保持原著性的基础上做出了或多或少地融合改进。再者,高校体育教育教学的开展同时,也承载着其所在地方或国家的各种现代体育科研项目等,正是在奥林匹克文化的指导下,这些项目才立足中国的特色取得了傲然世界的成绩,也为奥运冠军的培养做出了基本的贡献。

1.3 后者以载体的形式传播与践行前者

高校体育教育教学,无论是教学内容的设置,还是教法的改革与设施,都在一定意义上成为了奥林匹克文化的载体。从教学内容上看,大多数学校的必修体育科目与选修体育科目,都是现代奥运会的竞技项目,这样的教学内容编排直接地传播了奥林匹克文化,同时立足中国的国情、各高校所处地域的特情等做出了特性的践行。从教法上而言,不管是现代场地建设、体育成绩的检测器材等,都在努力地实现竞技化的水平,使得现代高校大学生的体育考核更具有国际化的技术标准,把现代大学生的体育能力也尽可能地提升到国际水平。

2 奥林匹克文化走进高校体育的价值

2.1 传播现代体育知识技术技能

前文略述了奥林匹克文化所包含的内容,现代奥运会竞技项目是其最基本的框架与内容,无论是什么样的奥林匹克精神、发展历史及各种意义等,都需要以具体现代体育项目的运动来展开。因而,奥林匹克文化走进高校体育,首先的价值就是用最方法论与目的论的方式,来传播相关的现代体育项目的专业知识与技术技能,如以雅典奥运会和北京奥运会的比赛项目而言,其28项竞技项目中,其中田径、篮球、足球、体操和排球等,在全国普通高校中往往以必修科目或选修科目的形式,通过课堂教学的形式传播;其他的如武术、击剑等,在有条件的高校也有各种协会或社团的形式得到了自由与全面地发展。尤其是当高校利用各种特定的时机,有意识地加强奥林匹克文化教育的时候,其会用更加丰富多彩的形式,把奥林匹克的运动项目做出更加详尽科学地传播。例如,高校借助学校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把那些经典的体育项目尤其是竞技体育项目,如菲尔普斯的游泳按照现代科技手段结合其奥运会比赛的影像剪辑,做出科学的技术技能分析。按照这样的教学方式,会在大学生心目以冠军的魅力及其实力,为他们树立了体育的榜样与目标,更激发他们去积极地学习各种适合自己的体育项目的知识技术技能等。

2.2 传播与提升奥林匹克文化

奥林匹克文化最厚实的载体就是奥运会。在每4年一届的奥运会,几乎任何参赛国的人民,都会立足爱国热情上对祖国的代表团队寄予厚望。但大部分人相对于其他的体育专业人群而言,除了能通过外在的体育比赛看到所谓的个人能力的体育魅力外,也就是对奖牌获得数量的关注及国家在世界上的排名。作为一种文化,高校体育教育教学有必要立足学校体育理论知识教育的角度,根据各高校大学生的实际展开不同的奥林匹克文化专项教育。教学实践中,各高校可以按照大学生所学习专业的不同展开不同的教学。例如,以体育专业与体育专业为标准展开分类。前者可以实施较为专业化、教科研层次较高的奥林匹克文化教育,如以现代体育项目科研工作推动其传播与提升工作;后者则可以按部就班地从基础的奥林匹克发展史讲授开展,让他们带着对古代奥林匹克文化的神秘走,逐渐地打开现代奥林匹克文化的神秘,并用个人积极地学习、体育创新等去推动个人终身体育意识的树立与个性体育能力的培养。当然,由于高校教育教学计划或规划所决定的奥林匹克文化的教育工作,不能过多地占用课堂教学时间,学校还可以发动各种体育协会或社团,及学生会等组织结合各种节日或其他特定时间,来展开宣传工作,如在举办网球锦标赛的期间宣传网球知识、在足球世界杯期间宣传足球的知识等,以此实现奥林匹克文化传播的连续性。

2.3 为奥林匹克文化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融合创造奇迹

奥林匹克文化由于西方国家经济发达得到了强势的传播,但并没有把各国家传统的体育项目赶尽杀绝,更多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以民族文化的形式,得到了挖掘与保护,且在各可能的形式下得到了提升与发展。奥林匹克文化在走进中国高校体育的过程中,其发展的方式方法与创新的历程,对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起到了启发与推动作用,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融合。再者,高校作为其所在省市体育教科研的基地之一,无论是为了学校体育发展,还是教师个人的学术成长,都在积极地挖掘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并作为珍贵的文化遗产加以保护。在高校体育教育教学中,高校还在根据学校所在省市的特色,去开发或开设相关的民族传统体育教学内容,如湖南高校的多种武术教学、河南高校的太极拳教学等,都在融合的基础上积极地推动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走上奥运会的舞台。

3 结 语

从奥林匹克文化开始走进中国高校体育的历程来看,一直很受潮捧,如从在2008年北京申请主办奥运会比赛成功之后,国内曾翻起了很大一股运动的热潮,爱国热情使得中国人开始接受逐渐接受奥林匹克文化。随着中国国力与体育实力的攀升,高校体育开始注重并积极主动地引进奥林匹克文化,又积极地立足民族特色做出丰富与创新,使得奥林匹克文化在中国具有了中国的特色。当然,奥林匹克文化的价值,还有对于中国高校体育的课改工作产生了内源的推动,使其在形式、内容与方法都得到了丰富与发展。

[1]孙兵,于海娟.奥林匹克文化对中国体育未来发展的影响[J].体育文化导刊,2007(12):43-45.

[2]许晓容.奥林匹克文化与高校体育教育人文目标的实现[J].体育与科学,2006(1):92-94.

[3]商执娜,吴家琳.奥林匹克文化在高等学校教育体系中的价值探析[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S1):274,278.

[4]刘忠德.现代奥林匹克文化与高校体育的关系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6(27):179-180.

[5]李淑芬,郭春风.论奥林匹克文化与高校体育的融合[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92-94.

[6]陈喜珍.高校体育中的奥林匹克文化教育[J].体育文化导刊,2004(4):52-54.

猜你喜欢
奥林匹克体育项目竞技
TSA在重竞技运动员体能测试中的应用
第1-3届冬季青年奥运会竞技格局分析
高职新兴体育项目教学对大众健身的影响分析
成语魔方
从机械训练到有机训练
——一个体育项目实训的研究
头脑奥林匹克
头脑奥林匹克
头脑奥林匹克
花与竞技少女
体育项目的生态因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