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新闻发展现状及策略研究

2013-08-15 00:52四平广播电视台吉林四平136000
科技传播 2013年23期
关键词:百姓民生公众

高 瑛 四平广播电视台,吉林四平 136000

当今社会媒体竞争空前激烈,有些媒体放弃了较高的姿态,以一种服务于广大群众的姿态展现在了普通人的面前,它以普通人的视角去观察生活、寻找新闻、分析新闻、报道新闻,在一定的程度上是对公众的日常生活、所作所为、所想所思的反映。因此,在新闻传播中,“民生新闻”的进一步扩大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民生新闻,顾名思义,就是关注民生,作为新型的电视节目,民生新闻的覆盖内容为人们身边发生的新闻事件。民生新闻深受人们的关注及喜爱,它在促进公众道德思想提高的同时,又进一步的传播了法律知识,是提高整个民族思想文化素质的根本方式之一。当然,伴随着民生新闻的急速进步,相应的也产生了一些问题。

1 民生新闻的发展现状

当今,很多专业人士认为电视民生节目的发源地是《南京零距离》。在内容上,它着眼于公众的日常生活,突破了原有的新闻价值观,是影响深远的一个节目。这档节目的成功,也促使了民生节目的发展。一些其他的电视台也相应的推出相关的节目,如《直播宿州》(宿州卫视主办);《生活帮》及《拉呱》(山东卫视主办);《民生直通车》(河南卫视主办)。这其中最引人们瞩目的是《拉呱》,主持人是用方言进行主持,节目极具人文气息,采取小短剧的形式吸引观众的眼球,取得了不错的成效。民生节目的发展前景也是十分光明的。

首先,用说的形式代替播的形式是民生新闻的一大特色,这种形式极具感染力及创新力,十分符合民生新闻的内容。相比于普通的新闻,民生新闻的内容更加的丰富多彩,贴近人们的生活。民生新闻可以很好地解答民众的疑惑,反映民众的需求,效果显著,正因为这样,民生新闻也是十分受欢迎的。

另外,民生新闻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公众新闻。它以人们日常生活作为新闻的素材来源,把百姓的生活放在第一位,促使百姓找到平台表达自己的心情。百姓是新闻的核心,所以民生新闻更贴近于百姓。最后,民生新闻是真善美的传播者,主持人的每一句话、每一次评论甚至都会产生重要的效果,这档节目有利于构建和谐的社会,深得民心。当然,虽然民生新闻传递了很多的正能量,有很多的发展优势,但也存在着大大小小的问题。

1.1 形式缺乏创新

民生新闻的大量涌现无疑会使其形式过于单一,抄袭现象较为严重。现在每晚的黄金时段,各大卫视均出现了各种内容看似不同但却十分相似的民生新闻节目。内容不同,但形势却大同小异,这也成为当今民生新闻节目存在的问题。要不就是方言,要不就是土语;要不就是派送,要不就是抽奖;要不就是新闻眼,要不就是热线。毫无创新而言,色彩过于单调,这也会影响民生新闻的发展。

1.2 缺乏社会责任感

新闻媒体可以帮助百姓反映和解决很多问题,所以,公众希望借助媒体的方式来解决当今社会存在的一些不公的现象。可是,新闻媒体仅仅能起到监督的作用,却没有审判的自由。报道是新闻媒体的责任所在,但很多时候却不能真正的帮助人们解决实际问题,所以,新闻媒体也渐渐的失去公众的信任。一些媒体为维护与自己相关的权益,刻意的报道不实内容或隐藏事实,这都使新闻最原始的意义不复存在。

1.3 片面的追求收视率

当今,收视率作为评价一个节目质量的标准。这一标准也使得电视节目的发展逐渐走向庸俗化,新闻编辑会根据自己的主观情感选择新闻播报的内容,为吸引观众,会覆盖关键内容,因此,民生新闻的发展也逐渐庸俗化。

1.4 存在伪事件

媒体为了达到宣传的效果,有时会刻意的策划一些事件。在这样的状况下,民生是媒体打着的旗号,目的在于吸引大众的眼球,并实现通过报道新闻在公众间树立好的形象,宣传自己。比如:“豪光工程”是由齐鲁电视台主办,表面上是报道善人善事,记录下公众伸出双手帮助需要的人的瞬间,但与此同时,却插入了大量的电视台的捐助情况,实现自我的宣传。一些别的社会机构也会参与到媒体策划的伪事件中,其中,电视媒体是报道宣传者,而社会机构是策划者。这种不能反映民生的新闻根本不应该作为民生新闻进行报道,这使民生新闻的意义全失。

2 民生新闻发展的对策

2.1 增加报道的范围

民生新闻要突破固有的选材范围,扩大视角,不仅仅局限于一些小事件中。电视节目使用大众语言来传播新闻、解读新闻。促使人们知道与新闻有关的专业术语,实现节目的大众化、民生化。民生新闻应注重百姓自身的利益,全心全意的满足百姓的要求。为使百姓能够得到切实有用的信息,就需将时政新闻与民生新闻之间建立起联系。

2.2 扩大报道的力度

民生新闻不应仅仅为了报道事件本身,更应深入新闻,发掘新闻的内在寓意,促使公众对新闻的理解进一步加深。当今的公众更想要了解事件发生的原因,做到发现本质,而不仅仅停留在表面的层次上。

2.3 创建品牌

民生新闻有大量的素材,因此,它的发展前景较为光明。然而,民生节目却忽视了这点,没有力图创建自己的品牌。为使民生新闻的发展更加的长久,就要实现创新,创建品牌优势,吸引更多的观众。

2.4 注重新闻的民生性

当今的民生新闻中存在着很多的非民生内容。伪事件的发展也使得民生节目质量大打折扣,影响较差。因此,民生新闻要实现真正的民生,而不是只拿民生作为幌子播报其他节目,这会使节目的质量及信誉严重受损,不利于民生节目的长久发展。

3 结论

中国电视节目的一大历史性创新即为民生新闻的引入,它促使人们更加的了解新闻。同时,针对民生新闻存在的问题,要进行分析总结,找出相应的应对措施,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民生节目的长久发展。

[1]祝绍敏.对民生新闻节目现状的几点思考[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5).

[2]马雅虹,李容.论电视民生新闻“伪事件”[J].第五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0(12).

[3]戴春梅.民生新闻的困境与突围[J].业界探讨,2013 (1).

[4]吕斌.我国民生新闻发展现状的思考[J].新闻传播, 2013(1).

猜你喜欢
百姓民生公众
公众号3月热榜
不让百姓撇嘴骂
聚焦“三保障” 唱好“民生曲”
公众号9月热榜
公众号8月热榜
百姓记着你
公众号5月热榜
百姓看家“风”
民生之问饱含为民之情
“钱随人走”饱含民生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