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治疗游风之王

2013-08-15 00:44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3年13期
关键词:肝阳歌诀肝经

【歌诀】

游风药王菊花苦,

疏散风热明肝目。

风热感冒解热毒,

目赤昏花眩惊除。

【释义】 菊花味辛而性寒,善散风清热,治疗游风常取其效;其入肝经,能清泻肝经之热,平肝阳,明肝窍之目;其入肺经,辛散而能疏散肺经之风热,治疗风热表证。

【药解】 菊花为菊科植物菊Chrysanthemum morifolium Ramat.的干燥头状花序。

性味归经:辛、甘,苦,微寒。归肺、肝经。

功效:疏散风热,平肝抑阳,清肝明目,清热解毒。

主治:①用于风热感冒,温病初起。②用于肝阳眩晕,肝风实证,目赤昏花。③用于疮痈肿毒。

用法用量:煎服,5~9g。

各家论述:

1.《神农本草经》:“主诸风头眩、肿痛,目欲脱,泪出,皮肤死肌,恶风湿痹,利血气。”

2.《用药心法》:“去翳膜,明目。”

3.《本草纲目拾遗》:“专入阳分。治诸风头眩,解酒毒疔肿。”“黄茶菊:明目祛风,搜肝气,治头晕目眩,益血润容,入血分;白茶菊,通肺气,止咳逆,清三焦郁火,疗肌热,入气分。”

【常用药类】 薄荷偏于发散,辛凉发汗之力强于菊花;蝉蜕能宣肺气,散肌表风热,且长于清肝散风,息风止痉;桑叶疏散风热之力较强,又能清肺润燥,凉血止血;菊花平肝、清肝明目之力较强,又能清热解毒。

【临证应用】 菊花用于温病初起,温邪犯肺,发热、头痛、咳嗽等,常配伍桑叶、连翘、薄荷、桔梗等同用,如桑菊饮;治疗肝阳上亢之头痛眩晕,常与石决明、珍珠母、白芍等药同用;若用于肝火上攻之眩晕、头痛,以及肝经热盛,热极生风者,可配伍羚羊角、钩藤、桑叶;治疗肝肾精血不足,目失所养,眼目昏花,视物不清,与枸杞子、熟地黄、山茱萸等配伍,用以滋阴补肝肾,如杞菊地黄丸;治疗疮痈肿毒,每每与金银花、生甘草同用,如甘菊汤;治头面游风,常与桂心、防风、白术等配伍,制酒调服,如菊花散 (《医部全录》)。

——摘编自人民军医出版社 《临证药王歌诀》

猜你喜欢
肝阳歌诀肝经
基于“肝阳虚”浅析肝癌发病机制※
抗病毒药物联合火针与刺血拔罐治疗带状疱疹肝经郁热证的疗效分析
身体出现这些不适,疏通一下肝经
春季养肝发怒别超三分钟
少林拳法二十讲
侧卧养肝气 仰卧和五脏
小九九的由来
春季养肝 推推肝经
一年级上册认、写字总歌诀
编歌诀识记认写字表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