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课程教学能力提升的途径

2013-08-15 00:44罗永兵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3年13期
关键词:齐王教学活动教学模式

罗永兵

(四川省泸州医学院中西医结合学院中医基础办公室,泸州646000)

中医课程教学能力提升的途径

罗永兵

(四川省泸州医学院中西医结合学院中医基础办公室,泸州646000)

中医课程;教学能力;自我提升

中医课程是中医教育的基础,而教学质量的高低则受到教师教学能力的直接影响。本文结合中医课程的教学实践,提出了教师自我提升教学能力的几点建议。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学质量与教师的教学能力有着密切的关系。教学能力由教师所从事的具体教学活动的专门能力与教学活动中所表现的认识能力组成。教学效能的各种能力都受到教学能力的影响。

1 加强师德修养 重视教育技能与理论学习

岗前培训,是每个教师在入职时都要经历的一个过程,但是培训时间毕竟较短,同时因为没有实践教学经历,所获取的知识相对抽象,所以与实际教学工作很难有效结合,人才培养及高等教育的基本规律难以深刻掌握。对于这种现象,需要教师积极主动地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对相关的教育理论进行认真学习。要想积极有效地促进教学实践,那么就必须要有相应的理论知识作为指导。应该向经验丰富的教师积极学习,以提高自身的教学技能。为了进一步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可以通过观摩、参加教学竞赛、听课等活动,对优秀教师的教学技巧进行学习。

中医类课程的教学难度大,内容枯燥、抽象,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教师需要具备淡泊名利、乐于奉献以及勤奋敬业的品质。教师应该自觉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不断加强道德理论学习,真正做到用心育人、潜心教学。

2 提升教学组织能力 更新教育理念

按照传统的教育观念,施行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会导致学生难以理解所学知识,学生不易接受,会降低学生的求知欲望。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树立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这样才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以及乐于接受新知识。教师应该结合课程性质,要重视教学模式的设计,摒弃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可以采用探究式、体验式、启发式以及讨论式等教学方法相结合的开放式教学模式。

中医课程重视理论基础,中医药学与临床是密不可分的一门学科,学生将来是要从事临床工作的,所以在后期,学生要进行临床课程的学习。那么,如何有机结合实践和理论,这就需要教师重视教研能力的培养,积极并深入地开展教学研究工作,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应该对传统的学习方式与教学方式进行合理改革。

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与认知结构,对教育心理学知识要有一定的掌握,只有这样教师才能真正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才能确定教学的难点、重点及教学目标,才能相应的设计教学模式。中医基础类课程主要面向的开展对象是一二年级学生,这些学生思维活跃,有着较强接受新知识的能力,但是团队合作与主动参与意识都比较薄弱,创新能力、自主学习能力都相对较差,需进一步提高。所以,教师在学习方法的引导方面,可以有针对性的采取协作、自主探究等学习方法。

3 提高教学监控能力 重视教学反思

所谓教学监控能力指的是,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积极主动且不断对教学活动本身进行评价、控制、计划、调节及反馈的能力,是体现教师教学能力的一个重要方式,教学的反思能力也包含在其中。教学反思是有效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的途径,是教师对已经发生的教学活动的再次深刻思考与认识,是科学运用教学理论重新分析、认识、评价以及进一步提高自我的一个过程。结合实践,对提高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途径进行了总结:①教师之间对彼此的教学方法应该经常互相观摩,积极开展听课交流,写好教学反思,重视相互之间的合作学习,研究他人的教学长处,以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②对教学反思的意识要重视培养,我们可以在结束教学活动后,进行总结和思考,将自己的经验进行记录,养成记录得失的好习惯,且进行归类和取舍,以达到精益求精、扬长避短、进一步有效提高自身教学水平的目的。③密切关注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效果,对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进行灵活、快速调整、为了进一步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我们可以在课后采取问卷调查以及与学生进行谈话等形式,这样可以及时获取教学建议及反馈信息,对今后课堂教学的完善与补充都极为有利。

4 优化知识结构 增强终身学习意识

中医类课程所涉及的知识和内容虽然更新缓慢,但是却绝对不是固守不变。新观点、新理论、新成果、新方法等随着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不断涌现而出,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充实自身的知识储备,时刻关注专业发展前沿,优化知识结构,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只有这样,符合时代发展的知识才能真正有效地传递给学生。

教师的终身学习意识同时还要渗透到教学当中,要潜移默化地影响和引导学生形成终身学习能力。中医类课程内容与知识相互渗透,联系密切,教师自身学习必须要加强,要首先做到对知识融会贯通,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中医课程所涉及的理论和概念,既抽象又繁杂,如果只运用传统的授课形式,对知识的吸纳及教授都极为不便。在当今时代,对于现代信息技术教师应该主动进行学习,对于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能力要不断提升。在教学实践中恰当合理地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让教学活动变得直观、生动、形象且高效,这对于改善教学环境,提高教学效率都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总结:在培养中医人才的过程中,中医课程是关键,而教师的能力则是决定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教师要主动积极地通过各种途径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同时各院校也应该根据教师的现状以及办学特点,制定科学的激励政策、培养方案以及合理有效的监控措施,以帮助教师进一步提高教学能力。

[1]王景伟,余丽芸,侯喜林.高等学校教师教学能力培养途径的思考[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2,25(1):66.

[2]周媛媛,詹旺.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结构与优化浅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1,2(7):146.

战国文挚殉医

文挚是战国时期宋国人,洞明医术。中医学一向提倡仁心仁术,有时为了救人要冒很大的风险,甚至要搭上自己的性命。名医文挚就是这样一位医生。

相传公元前280年间,齐王患了郁证,也就是现代医学中所说的“忧郁症”,整天闷闷不乐,沉默寡言,常无故叹气。经许多医牛治疗,就是不见好转。齐王的太子听说邻近的宋国有一位叫文挚的名医,医术高明,就派人前去请来。文挚详细询问了齐王的病情,太子问:“父王的病有治好的希望吗?”文挚说:“齐王的病我是能治好的。但是,齐王的病治好后,必然要杀死我。”太子吃惊地问:“这是什么缘故?”文挚说:“齐王的病必须用激怒的方法治疗,但我如果激怒了他,我的性命也难保全了。”太子向文挚嗑头恳求说:“如果先生能治好父王的病,我和母亲拚死也要保住你,父王平时最听我和母亲的话,先生不必顾虑,放心治吧。”文挚痛苦地说:“那我就把这条命送给齐王了。”

文挚与齐王约好看病时间,但时间到了文挚却未赴约。又约定了第二次,文挚再次失约;连续失约三次,齐王非常恼怒。最后一次,文挚终于来了,但他连礼也不行就径直走到齐王的病床前,不脱鞋就上了病床,还踩着齐王的衣服问病情,气得齐王咬牙切齿,不答理文挚。文挚更得寸进尺用粗话刺激齐王,齐王再也按捺不住了,从病床上翻身起来大骂不休。没想到这样一来,齐王的忧虑症竟然真的痊愈了。齐王病虽愈但怒气未消,派人捉拿文挚,准备把他活活煮死。太子和王后闻讯急忙赶来解释,请求齐王宽赦,但齐王不听,最后文挚终于被活活煮死了。

文挚根据中医学“怒胜思”的原理,采用激怒病人的治疗手段,治愈了齐王的忧郁症,在中国医学史上留下了一个心理疗法的典型范例,也谱写了一曲以身殉医的悲歌。他虽然为此搭上了一条命,但他的高尚医德却因此而得以升华,其人其事至今仍在民间广为传诵。

10.3969/j.issn.1672-2779.2013.13.060

:1672-2779(2013)-13-0087-02

杨 佳

2013-05-21)

猜你喜欢
齐王教学活动教学模式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关于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游戏化的思考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邹忌劝齐王纳谏
呆若木鸡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二百五”的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