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时代背景下研究型合作组织(RJVs)的稳定性

2013-08-15 00:43王芬芬
电子测试 2013年19期
关键词:研究型生命周期稳定性

王芬芬

(河海大学商学院,南京,211100)

0 引言

市场的激烈竞争以及国际化的热潮,产品的生命周期缩短,技术的更新换代速度加快,产业能力升级步伐提升,越来越多的企业为了保护和维持其产品独特性、异质性的优势,致力于技术的研究开发。然而技术更新的速度迅猛,资源的稀缺性,企业的人力资源、物力资源以及财务资源不可能平均分到到每个研究领域,同时其技术创新的速度不可能均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因此,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技术联盟这种形式,这样既能够节约企业自身的资源,又能够加快技术研发的速度,而且能够增强企业的学习能力。

研究型合作组织是一种特殊的技术创新型技术联盟形式,是由多家企业在R&D阶段共同控制形成的合作创新组织形式,并且能够在完成R&D后参与产出阶段的竞争。

研究型合作组织是20世纪80年代在国外逐渐兴起的一种新的技术创新联盟形式,目前国内的学者对其也进行相关的研究,各个学者众说纷纭,对研究型合作组织的界定也比较模糊。本文在阅读了研究型合作组织的相关文献之后,对理解研究型合作组织存在的误区、如何提高研究型合作组织的稳定等提出一些自己的见解。

1 科技时代背景下研究型合作组织稳定性的几个误区

研究型合作组织主要是针对高技术产业,对于劳动密集型的产业而言,股权投资或者兼并收购重组可以形成传统的战略联盟。对于高技术产业,除了拥有巨额的资本、精良的设备仪器之外,高精尖的人才是企业运转的关键因素,而且是至关重要的因素。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年鉴,高技术产业是指医药制造业、航空航天器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等五大行业。

但是研究型合作组织也具有战略联盟的弊端——不稳定性。就全球而言,战略联盟的失败率高达50%—70%,研究型合作组织作为特殊的战略联盟同样具有不稳定性,分析研究型合作组织不稳定性的原因,从宏观、中观、微观角度分别分析,提高研究型合作组织的成功率。

在对研究型合作组织进行准确、深入分析之前,本文先剖析关于研究型合作组织的一些误区,以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研究型合作组织。

1.1 研究型合作组织的稳定性不是指永续存在的,也可以指在完成联盟目标之后自然解体

自组织理论中,稳定性是指系统在演化过程中,没有外部力量强行驱使的情况下,系统内部各要素协调运作,导致空间的、时间的或功能上的联合行动,出现有序的活的结构。

研究型合作组织也是一种自组织,在没有外部力量驱动的情况下,组织内部各要素协调运作,形成各方面的联动,这就是研究型合作组织的稳定性。

研究型合作组织是一个耗散的结构,不断地与外界进行能量交换。它们可以长期存在,也可以为了完成某个目标短暂存在,当目标或者决策完成后,研究型合作组织自然瓦解。这并非是不稳定,相反,这是另外一种稳定的形式。研究型合作组织的参与者共同完成既定的目标,根据原先的契约进行利益分配,对投入的专用性资产或者专有资源进行分配。若强行将研究型合作组织延续,保持其有形的稳定性,则可能导致参与者心理上的不愿意或者对后续投入资源分配的分歧,使原本合作关系融洽的组织破裂。

1.2 稳定性不是研究性合作组织追求的目标,它只是一个途径,研究型合作组织的目标是为股东创造价值,实现利润最大化

研究型合作组织也是企业,从财务管理的视角进行研究表明,企业存续的目的,或者是利润最大化,或者股东价值最大化,或者相关利益者的最大化。不管如何,企业存续的目的是创造价值,而且是为了股东创造价值,如果无法创造股东价值,那么股东也不会投资设立企业,那么依附于企业之中的其他价值不复存在。

因此,稳定性并非是研究型合作组织所追求的目标,稳定性只是研究型合作组织为股东创造价值的途径。在这种过程中,国内许多文献总是将稳定性作为联盟的重要特点,忽略最终目的,不可一味维持研究型合作组织的稳定性。

1.3 稳定性是指动态稳定性,而非静态稳定性

稳定性可以指与外界进行能力、信息的交换使研究型合作组织从前期的不稳定状态向稳定状态运动,也可以指与外界进行能力、信息的交换使研究型合作组织从前期的稳定状态震荡运动重新维持原来的稳定状态。

根据自组织中的耗散结构理论,稳定性是研究型合作组织与外界之间进行的物质与能量交换关系及其对自组织系统的影响。

在研究型合作组织中,稳定性可以指从原先的不稳定状态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的交换跃迁到一个稳定的状态,也可以指从一个稳定的状态,在稳定态上下波动,最终回到原来的稳定状态,当然,也可以从一个稳定的状态,通过自组织内部的协同跃迁到另一个稳定的状态。这些都可以看做是研究型合作组织的稳定性。

2 科技时代背景下影响研究型合作组织稳定性的因素

稳定性是研究型合作组织完成最终目标的一个途径,如何维持研究型合作组织的稳定性,必须要追根溯源,挖掘影响研究型合作组织稳定性的影响因素。研究型合作组织作为技术创新型联盟的一种形式,其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受制于多种因素。

2.1 宏观经济状况

整个宏观经济状况,企业本部所在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东道国的宏观经济政策,以及整个全球经济的走势、国家的经济政治状况都将影响着研究型合作组织的稳定性。只有当参与到研究型合作组织中的各个企业所在国家以及研究型合作组织所在国家的宏观经济稳定,发生战乱的可能性小,突发状况的应急处理迅速、总体的投资政策宽松,才能使得参与到研究型合作组织的企业没有后顾之忧,不需要考虑这些系统性的风险。

2.2 产业的技术创新度

高技术产业所面向的大多数客户也是知识型人士,他们不属于价格敏感型客户,但是对产品则要求快捷方便并且安全性要高,在进行研发之前的技术预见阶段,这些客户的想法对于后端的产品研发、商业化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不对这些客户的想法进行搜集,则研发的失败率将会大大增加。

2.3 消费者需求偏好的变动

高技术产业除了技术含量高的特点之外,产品的生命周期也很短,消费者的需求偏好也会随之变化。在进行研发之前,必须对消费者的需求偏好进行预测,如果消费者的需求不停地变化,要能准确预测其需求是随机变化,还是有规律地变化。这对于研究型合作组织的稳定性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如果消费者的需求偏好随机变动,则研究型合作组织在前期的研发阶段就处于不稳定状态,到后端的商业化阶段,则消费者需求变化,其商业化的产品对消费者没有吸引力,没有利益,何谈利益分配。

2.4 产品生命周期或行业生命周期

产品生命周期或行业生命周期对研究型合作组织的稳定性有很大的影响,消费者对于产品的要求在不断地提高,对于产品的智能化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因此产品的生命周期应当足够长,能够收回研发投入的成本,并且产品要具有兼容性,使得产品形成系列,变相延长产品的生命周期。

3 科技时代背景下促进研究型合作组织稳定性的策略

为了完成技术创新的目标,本文把研究型合作企业完成技术创新目标的过程作为一个项目循环,把研究型合作组织分解为三个发展阶段,每个阶段的稳定性也不一样。了解其稳定性的程度,对于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把研究型合作组织的发展分成三个阶段:R&D阶段;批量生产阶段;市场营销阶段。在初始项目循环之前,还有一个合作前阶段,也就是潜在合作伙伴选择阶段。

3.1 合作前阶段

在形成研究型合作组织之前,各方企业必须要仔细衡量潜在合作伙伴的合作意图、文化以及非契约性的约定。

企业选择文化程度相近或者文化融合度高的企业,否则在合作过程中会因为文化的差异、做事风格迥异,甚至是作息时间的不同引发冲突,导致研究型合作组织的不稳定。

其次,研究型合作企业内部必须要相互信任,将自身的专有性资源或者专用型资产投入到研究型合作组织中,并且实现信息的共享,而不是互相隐藏自身的技术,想从对方汲取更多的资源、信息。再次,在契约合同约定之外,必须还应当存在相应的非契约精神。研究型合作组织内部机制负责,契约不可能约束到所有方面,必须要有非契约精神来进行约束,比如形成比较好的氛围,研究型合作组织内部团结一心,构建和谐的工作氛围,在工作时间之外也能够相处和谐。

3.2 R&D阶段

当潜在合作伙伴双方共同信任,达成协议,共同建立研究型合作组织,此时正式进入R&D阶段。在此阶段中,互相信任的双方都投入相应的资源,此资源必须是具有专有性的特点,如果投入的资源不具有专有性,那么任何企业都可以在市场中获得,不需要建立研究型合作组织进行研发,直接在市场购买更加简单。

在此阶段,双方处于合作的初期,对于技术创新的热情比较高,同时投入的资源比较充足,信息处于共享状态,研究型合作组织的稳定相较强,并不需要对其进行监控。但是对于研发过程中出现的不可预测的突发事件,必须第一时间解决,及时上报给研究型合作组织的领导者。

3.3 批量生产阶段

当完成R&D阶段之后,研究型合作组织处于批量生产阶段时,投入的各方形成相对竞争的态势,并非完全竞争。合作各方共享内核性的技术,支撑技术、辅助功能皆不一样,双方所处的地理区位不同,潜在的顾客的偏好、顾客的敏感度不一样,此时,研究型合作组织不太稳定,必须随机进行监控,同时针对不稳定性产生的问题进行紧急谈判,添加补充协议,逐步使研究型合作组织从震荡状态回归稳定。

3.4 市场营销阶段

研究型合作企业在经历了最初的R&D阶段、批量生产阶段,最后推向市场。在这个过程中,参与企业所生产出来的产品其核心技术是一样的,其主要区别在于产品的适用性、便利性以及外观,需要把辅助技术以及装饰性、便捷性作为产品的卖点。

到后期市场营销阶段,产品处于竞争状态,此时的稳定性最差,在此过程中,必然会出现竞争。因此,必须完善协议契约,切勿丑化或者暗中打击竞争对手。这是一个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买卖。必须随时对此时的研究型合作组织的状态进行监控,并且及时沟通,防止发生研究型合作组织解体的现象。

4 总结

本文在根据以往文献中关于研究型合作组织的研究,提出关于研究型合作组织的相关误区,同时分析影响研究型合作组织的因素,根据研究型合作组织的生命周期,根据各阶段分别提出对应的应对措施,加强对其稳定性的关注,提高合作组织的利益。

[1]王丽,武博.研究联合体的形成机理[J].科学技术与工程.2008(9):2397-2401

[2]李轶敏.企业决策系统的自组织演化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1(4):177-178

猜你喜欢
研究型生命周期稳定性
全生命周期下呼吸机质量控制
一类k-Hessian方程解的存在性和渐近稳定性
SBR改性沥青的稳定性评价
国有企业研究型审计思考与探索
从生命周期视角看并购保险
民用飞机全生命周期KPI的研究与应用
企业生命周期及其管理
半动力系统中闭集的稳定性和极限集映射的连续性
时军:定锚现代化研究型医院
定锚研究型人文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