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作文自主评改能力的培养

2013-08-15 00:47顾艳梅
大连教育学院学报 2013年4期
关键词:教给动机习作

顾艳梅

(通化市柳河县实验小学,吉林 柳河135300)

作文评改是作文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然而,长期以来教师占据了评改这一舞台,独唱独演,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殊不知在作文评改中真正的评价者、修改者应该是学生。叶圣陶先生曾说:“改与作关系密切,改的优先权应该属于作文的本人,所以我想,作文教学要着重在培养学生自改的能力。”新课程标准也指出: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只有把评改的权利还给学生,逐步让学生获得自主评改的能力,才能提高他们的作文水平。

一、激发学生自主评改作文的动机

首先,要让学生知道好文章是改出来的道理。俗话说:玉越琢越美,文越改越精。一篇优秀的作文少不了一次又一次的反复琢磨与修改。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些文章越改越精的事例,如唐代贾岛“推与敲”的故事;宋代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换字的故事。教师通过这些故事,启发学生懂得,只有精心雕琢作文中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文章才能日臻完美,从而使学生乐于修改自己的文章。

其次,教师要通过“评”来诱发学生的“改”。教师在批阅学生作文的时候,通过运用符号、批语等,引导学生自己修改作文。教师的诱导批语可以是建议式,如“此处能否用比喻句”“这里再有一点神态描写,是不是更好”等;可以是疑问式,如“这个词用在这里合适吗?”“这样比喻恰当吗?”还可以是反问式、否定式等。教师要通过批语,诱发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愿望,增强学生自主评改作文的动机。

最后,要让学生有成功的体验。心理学研究表明,用奖赏控制学习通常比用惩罚控制学习更为可取。与此相应,受到成功所推动的学习比受到失败所推动的学习更有利。因此,教师要不断使学生获得自改作文的成功体验,在成功体验中进一步激发自主评改作文的动机。

教师可以通过如下方法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可以对学生修改的作文做二次批阅,对学生修改恰当的地方予以肯定和鼓励,可以写上“你修改得真精彩”“这样修改更准确了”等批语,让学生感到修改的价值所在;也可以在班级展示通过修改有大幅提升的作文,让学生感受修改的力量;还可以把班级学生修改前后的作文编辑在一起,让学生在阅读中互相借鉴、学习。

二、教给学生自主评改作文的方法

首先要教给学生修改作文的基本流程。比如采用“三读三改”的方法,第一遍通读,改正错别字,用错的标点,多余的内容,不通顺的语句等;第二遍通读,立足全局,看看中心是否明确,条理是否清楚,内容是否具体,选材是否合理;第三遍通读,看题目与内容是否相符,应该确定什么样的标题等。

其次要教给学生正确使用修改符号。让学生掌握统一、标准的批改符号,这样便于师生、生生之间的书面交流,提高修改的效率。

三、提高学生自主评改作文能力的途径

教师的示范引领。教师可以选择一篇作文在全班进行批改的示范,引导学生归纳批改的方法;对个别学生,教师也可以面批面改,通过当面指导,培养学生自主批改作文的能力。教师要通过示范,在评改中培养学生的文章鉴赏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修改完善能力。

学生自评自改。学生在掌握了评改方法后,可以对自己的作文进行自我修改,教师对评改不当的地方给予适当指导,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循序渐进,逐步提高评改难度。

学生互评互改。同桌或小组互相交换作文进行评改,对照评改要求,对同伴的作文进行修改,找出优点与不足,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并互相给予激励性的评语。互评互改中,学生必然认真阅读、思考、研究别人的习作,阅读本身就是一种交流、学习、思考,也是一种提高。通过互改,学生能及时发现同学作文中的不足或毛病,同时,从别人的习作中吸取优点,使合作探究的精神在习作互评互改中体现出来。

总之,评改在作文教学中的地位是至关重要的,教师要尽量激发学生自主评改的动机,教给学生自主评改的方法,采取多种途径让学生自主评改,使学生想改、会改、能改,通过自主评改培养学生良好的作文习惯,从而提高他们的作文能力。

猜你喜欢
教给动机习作
Zimbabwean students chase their dreams by learning Chinese
二语动机自我系统对动机调控策略及动机行为的影响研究
动机比能力重要
这些年,母亲和孩子教给我的那些事
诸子百家教给你幸福的四个秘诀
那些李宇春教给我们的事
教给孩子尊重 培养健全人格
动机不纯
习作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