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色彩设计现状和发展趋势刍议

2013-08-15 00:49
关键词:流行色颜色色彩

凤 伟

(马鞍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艺术设计系,安徽 马鞍山 243041)

一、中国汽车色彩设计现状

滞后于世界汽车工业发展主流的中国汽车工业尽管从建国初期就开始起步,通过几代人的努力,中国汽车人制造出了诸如解放卡车、红旗轿车等车型。在这一阶段,除了制造技术上的落后,经济基础和文化背景致使汽车外观设计同样处于落后水平,一如当时人们的着装,“黑、灰、绿”成为汽车行业的主色调,毫无艺术品位和民族性可言。

纵观世界汽车业发展的历史脉络,我们能清晰地感知汽车消费成长的轨迹,尤其是现在,对汽车消费诉求已经超越了功能和安全范畴,以颜色为主要符号的外观设计,已经成为众多消费者购车时的重要选择。因此,汽车消费已经进入了艺术元素的“设计时代”。据调查分析,超过40%的消费者在购车的时候,如果遇到中意的车型,而没有自己喜欢的颜色,他们会等或者更换车型,绝不会放弃对车身颜色的追求。

首先,现在中国汽车制造业在色彩的研究和开发还处于起步阶段,远远落后于国际汽车产业的同行,急于求成的中国汽车在“拿来主义”观点的影响下,功利地走着发展的“捷径”,同时也阻碍了自己民族特色和文化内涵模式的发展。作为设计的关键要素——颜色设计,也因此缺乏健康、良性的成长环境。而颜色设计恰恰是汽车品牌树立的重要条件之一。纵观世界汽车大潮,通过汽车外观颜色就可以区分各国汽车风格,德国车严谨、法国车浪漫、英国车高贵、日本车精明。不同车系的色彩都有着自身的特殊文化气质,这种气质已经在消费者心中形成鲜明的产品形象和定位,也确定了这些汽车的品牌价值。

其次,在专门的研究机构建设上相对滞后。中国汽车产业对汽车色彩的研究投入太少,对汽车色彩的研究缺乏机制和系统保障。从发达国家汽车业成长的轨迹中我们不难发现,国外汽车企业对汽车色彩就十分重视:日本丰田公司就成立了设有上千人的汽车色彩设计科研中心,欧美一些汽车公司也纷纷设立了专门色彩研究所,相关研究人员众多。这些专门机构除了在世界各国建立汽车色彩的信息调查反馈队伍,专门收集市场情报外,还迅速而广泛地了解各地消费者对汽车色彩的反映和需求并做出反应。著名汽车涂料厂商杜邦公司每年都会发布一次关于汽车色彩的流行报告。该报告成为汽车行业分析各类型汽车颜色的流行趋势以及世界各地消费者对汽车色彩喜好的重要参考。中国流行色协会也在尝试着对汽车色彩的研究,并且与国内个别汽车生产企业合作,希望通过当前流行色趋势的研究促进我国汽车色彩时尚化。尽管如此,中国流行色协会对中国本土汽车色彩的研究还只是试探性的,其构架的单薄、功能的单一、资金的匮乏、人才的短缺和技术的落后,都没有能力独立地进行汽车色彩的研发工作,更难以对汽车色彩流行趋势做出科学准确的判断和高瞻远瞩的引领。

再次,汽车色彩设计的发展水平制约了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中国汽车企业对汽车色彩的研究起步较晚,发展水平不高,这直接导致了以色彩为先导的汽车设计无法满足“设计时代”消费者的消费诉求。当今社会,汽车业激烈的竞争体现在汽车的功能、安全性及舒适度。经过市场洗礼和锤炼,一般车型都难分伯仲,因此,在这些方面并非难以抉择。在基本要求能够得到满足的前提下,消费者选择目光自然会转向对车型颜色的选择。从这个意义上讲,汽车颜色设计无疑是推动汽车消费的重要因素。因此,在汽车颜色设计上的能力和水平,就直接影响着汽车的市场占有率。

最后,近年来,中国汽车色彩设计在痛定思痛之后逐步进入一个符合汽车业成长规律的、立足本土化自主发展的健康轨道。这种进步是以奇瑞QQ为代表的本土汽车的崛起和发展,实现了在色彩设计上的突破。从QQ汽车的身上可以看出奇瑞汽车对汽车色彩做出了积极的探索和大胆的尝试。奇瑞QQ正是依靠了它靓丽的色彩取悦了消费者审美心理,也为其赢得了市场空间。在这种潮流的引领下,江淮、比亚迪、猎豹等一系列本土自主品牌带着个性符号纷纷崛起,也吹响了中国民族品牌进军国际市场的号角。

中国汽车颜色设计的进步和发展还体现在对颜色的认知和重视,并通过科学的调研、分析及业内的专业发布,营造了一种学科领域的学术思潮。2009年10月,中国流行色协会发布了《2010年中国首届汽车色彩流行趋势》报告。报告指出,香橙色、蓝色、酒红色和灰色将成为2010年汽车的流行色彩。鉴于中国流行色协会对汽车色彩的关注,长安汽车于广州车展期间正式成立了中国首个“乘用车时尚色彩研发基地”,汽车色彩从此跨入了时尚、学术的新时代。这种氛围及机制的形成,无疑为中国汽车颜色设计提供了优质的土壤和有效的保障,让汽车颜色设计在专门的领域内得以发展。除此之外,媒体的介入推进了汽车色彩设计的发展。2009年6月“立邦”与“汽车之家”发起“2009年中国汽车色彩喜好趋势”在线调查活动,再度为中国汽车色彩走向提供了非常有意义的数据支持。

二、对中国汽车色彩设计未来发展的思考

成功的色彩设计可以使企业产品提高15%-30%的经济附加值,”这是法国色彩学家郎克罗长期研究得出的结论。欧洲在20世纪80年代的营销学中提出“七秒钟色彩理论”:一个人、一件商品,可以通过其独特的色彩选择,使自身在7秒钟之内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是世界高度的成功经验,也是汽车业发展的必然规律。作为落后于世界主流的中国汽车业,立足本土文化,借鉴外来经验,是我们发展民族汽车制造业的必由之路。

虽然目前国内对于汽车色彩的规划和整合意识已经初步形成,但体系上的完整性、研发机构团队的能力和水平,以及在整个产业链中受关注的程度仍需提升。因此,中国汽车的颜色设计必须在健康机制的有效保障下,建立符合发展规律的、独立的产业领域,从市场分析、消费心理调研、潮流的掌控及艺术和技术的学科交融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流畅和规范的运作,使汽车颜色设计与汽车产业的发展并肩同步。

由于历史的积淀,中国消费者对汽车色彩已经有了自己的审美心理和思想感情。逐渐成熟的消费群体,为汽车色彩设计提出更高要求。因此,立足本土文化,尊重民族情感,将流行趋势与产品设计更好地结合,创造出更符合中国消费者文化心理的汽车色彩是我国汽车色彩设计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这个趋势下,汽车色彩的研究、创新和开发的机构建设、人才培养、制度保障和投入力度的增加,都是我们提升汽车色彩设计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手段。中国是有着五千年文明的大国,有许多优秀文化传统需要我们去学习、传承和借鉴,走自主民族汽车品牌之路,就必须要创新汽车色彩设计,开发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汽车色彩,满足中国消费者对功能和情感的双重需求。所以,中国汽车色彩设计要在以人为本的前提下,通过成熟的设计彰显民族文化内涵,创造个性特色,形成打着本土文化烙印、体现中华民族人文精神的国际汽车品牌。

猜你喜欢
流行色颜色色彩
2020年关键流行色组——自然畅游
《流行色》杂志报道
《流行色》杂志征稿 征订启事
神奇的色彩(上)
春天的色彩
色彩当道 俘获夏日
春夏流行色高订秀中延续延续秀色可餐的享受
2015春夏鞋履色彩大集结
特殊颜色的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