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疏离与回归

2013-08-15 00:45李玉环李玉梅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2013年3期
关键词:政治思想大学生

李玉环,李玉梅

(1.凯里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贵州 凯里 556011;2.河北金融学院 社科部,河北 保定 071000)

德国著名哲学家、现象学的奠基人埃德蒙德·胡塞尔在《欧洲科学的危机与超越论的现象学》中最早提出“生活世界”范畴。胡塞尔在其晚年著作《经验与判断》《形式的和先验的逻辑》中从不同维度对“生活世界”进行探讨。他的“生活世界”是与理想化的科学世界相对的范畴,是一个奠基性的丰富多样的日常世界;是一个可以感知的真实现实世界。生活世界为科学世界提供价值源泉和意义支撑,科学世界的方方面面都要在奠基性的生活世界中寻找根基和依托。胡塞尔“生活世界”理论问世后,回归生活世界便成为现代西方哲学乃至整个世界文化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这一理论也深深地影响着我国现当代的教育思想。但是西方哲学的“生活世界”命题,是“一个分析性的概念,它可以用作分析现实问题的理论工具,但它本身并不包括社会现实的具体内容。”[1]因此,不能直接借用西方哲学中语言化的“生活世界”,生搬硬套在我国教育现实语境中,应该借鉴其引领的哲学高度和应然价值取向,结合我国教育现实语境赋予新的内涵。“生活世界最基本的含义当然是指我们各人或各社会团体生活于其中的现实而又具体的环境。”[2]

当前,思想政治教育与丰富生活世界的疏离是造成高校德育困境的重要原因。从“生活世界”视域重新审视、反思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鲜活的生活世界为中心,在日常生活场景中培养高雅情趣、完善道德人格,追寻人生意义,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对复杂社会生活的引领、净化、提升和超越功能,即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

虽然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和教学改革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思想政治理论与社会生活实际脱节已成为不争的事实。部分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不感兴趣,甚至产生疏离感和逆反情绪。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发展人、塑造人的活动,由于疏离鲜活丰富的生活世界而背离其应然向度无力承担其教育使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缺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理想化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在全面发展教育体系中,德育是全面发展的方向指引和动力保证。思想政治教育的终极目标是激发人的主体性,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但是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由于沿袭了传统伦理道德教育,又受到开创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先河的前苏联政治教育观的长期浸润,在意识形态领域突出党性原则,强调理论灌输,高扬理想信念的风帆,挣脱生活世界之藩篱,在残缺的现实生活之上预设神圣完美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在人们孜孜以求的理想世界里培养至善至美之人。思想政治教育高远的“成圣”目标期望,由于与学生的真实世界相距甚远而高不可攀;停滞在理想王国虚无缥缈云端的美好愿景,因缺乏坚实的现实基础而形同虚设。当大学生尝试如何努力都很难摘到“完美德性”的桃子时,因强烈的挫败感而丧失向目标前行的动力。因屡受挫败而质疑以至于漠然无视,一方面机械麻木地高喊着神圣的口号,一方面将自己的视线从完美无瑕的理想世界中移开。缘于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神化”情结,人们构建了一幅教育理想目标应然追求的美好图景,却不知道如何面对真实生活世界中的实然诠释。如果不加分析地把圣人的道德标准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普遍性目标来要求广大学生,就会因为疏离真实的生活世界缺乏现实的感召力,而悄然消解了通体为善的教育理想。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工具化

中国几千年封建专制主义的经济基础以及由此衍生的君统、宗统合一的宗法制度决定了整体主义思想成为伦理道德的主流形式。以社会群体作为价值主体的整体主义强调个体对群体的服从,个人的尊严和价值微不足道,个体的发展仅仅是社会发展的手段和工具。贾谊的“国而忘家,公而忘私”,以及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都强调以协和万邦、天下大同为乐,高扬为社会尽责、为国家尽忠的献身精神。肯定社会群体价值具有形而上的意义,五千年中华文明积淀下来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以及中国社会的长期统一和稳定都与整体主义的宗法人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是,由于忽视个体的价值和意义,把个人和社会对立起来,压抑个体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缺陷显而易见。受整体主义思想长期浸淫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道德价值原则的设定上,重社会轻个人,人性发展的目的性与社会秩序的手段性倒置,存在着价值工具化的倾向。只强调社会对个人的要求,而漠视大学生实际生活需求;只重视思想政治教育服务社会的功能,而忽视其育化个体的功能。工具理性主宰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因远离个体丰富多彩的真实需要而背离了教育培养人、润泽生命的本真目的,只留下一具形式主义的躯壳。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智育化

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双方共同参与的双向交流过程,是知、情、信、意、行的交融统一。然而,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参照智育教育模式,以“教师、教材、课堂”为中心,脱离人的现实生活,无视大学生的情感世界和生活体验,片面强调理论知识的传授,给思想政治教育抹上空洞说教和粗暴灌输的浓重墨彩。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浪潮的蔓延,目前很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都是采用几个班级共同授课的“大课堂”教学,囿于现实条件的限制主要采用讲授法单向灌输“。像填鸭般地用那些诸如形而下之‘器’的东西塞满学生的头脑,而对本真存在之‘道’却一再失落而不顾,这无疑阻挡了学生通向自由精神之通衢。”[3]学习知识是为了应付考试和获得相应的学分,目的与手段本末倒置。渴望独立、渴望尊重的大学生成了装载思想道德知识的“美德袋”,知、情、信、意、行彼此割裂和疏离,呈现“知识占有”和“价值分裂”之态。抽象概念和冰冷教条因远离真实生动的现实世界,不能叩响学生心灵深处的琴弦而激起情感的共鸣,很难让学生形成价值认同。因缺少内在信念支撑而流于形式的思想政治教育背离了其应然向度,在人的生活世界中失落了。

(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滞后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成败,关键在于是否具有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师德优的高素质教师队伍。目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不同程度存在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教师数量不足,素质有待提高等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在管理层面上,领导决策层对思想政治教育及师资队伍建设重要性认识不足,理论上重要,实际上次要,敷衍塞责,更不愿意投入较多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在财政预算中,用于社会实践教学环节的经费捉襟见肘;在管理模式上,教学与管理环节条块分离;在人力资源方面,一些从事学生工作的党团干部心态浮躁,热衷于形式主义,缺乏求真务实的精神,没有把德育工作真正做实做细。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业教师数量不足,忙于应付繁重的教学任务和日常管理,教师在教学改革和科研工作上投入的精力不够,科研能力相对较差,从而影响课堂教学效果。无论是兼职教师还是专职教师还普遍存在着专业知识不够扎实,教学手段单一,教学方法陈旧等一些现实问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处在被社会、领导、同行轻视,学生敬而远之的边缘化尴尬境况。由于职责不清,辅导员角色定位模糊,工作热情不够,动力不足,流动频繁。有些学校辅导员数量偏少,工作难度大,心有余而力不足。

(五)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评价机制不完善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对整个道德教育活动起着重要调控和导向作用。在应试教育以及教育应试化倾向大行其道背景下,考试是一切的中心,是所有评价检验的唯一标准,而遗忘了教育的初衷和旨归。作为德育核心和主渠道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以提高道德素养为目标的特殊教学活动,主要解决知与不知、知与信、信与行的矛盾,但是以认知为开端和终结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依据考试标准来进行评价,当德育蜕化为理论知识教学加上考试后,考试不可避免地成为服务于智育的工具和手段,学生沦为分数的婢女。没有“信”支撑的“知”只是曾经的片刻干枯记忆,生命还没有开始行的征程就萎缩在自我限制的藩篱里。

在教学评价目标设定上,评价标准抽象,过多强调共性,而忽视个性差异;评价内容单一,缺乏系统性,过多关注理论知识,而忽视心理健康以及道德素质;评价方法不够科学,过分强调结果性评价,而忽视过程性评价,思想政治教育深陷在知行分离、知行相悖的两难困境。此外,在对德育工作者业绩考核方面,存在重量不重质的单纯量化方式,以及重科研、轻教学的价值取向。这就必然导致大部分教师的主要精力都花在与职称、名誉、地位休戚相关的科研上,着重打造个人发展,而不是花费更多精力去做高付出、少回报、琐碎繁杂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转换思维方式,更新教育理念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强烈诉求,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未来趋向。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贴近生活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立足点和归宿,规定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方向,制约着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选择,在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导向作用。游离于丰富多彩生活世界之外,定位于个别优秀人物的高、大、全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由于对人和生活世界的异化,陷入主体漠视、反感、排斥的漩涡,其实效性不言而喻。直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困境,走下圣人的神坛,回落到具体、真实蕴含着丰富价值和意义的生活世界。当然,教育目标从天上到人间的回落,并不意味着否认其理想性和超越性的基本品格。生活化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致力于实现理想性、先进性和现实性、普遍性的视域融合,既关注人生终极价值和意义,又立足于人的现实生活需求;既要体现统一要求,又要尊重个体差异;既要重视社会价值取向,又要兼顾个人价值的实现,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总之,做到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把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把道德知识同道德践履结合起来。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元化,大学生思想意识的独立性、多变性、选择性、差异性和层次性日益明显。因而,设定生活化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要在总目标的引领下,从大学生思想的差异性着手,以他们的真实需求为基点,遵循思想品德发展的梯进式特点,按照由低到高的序列生成由基本性、导向性和升华性三位一体的多层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体系。首先,合理设计明确、具体、可望可及的较低层次目标,主要包括进行社会公德教育的基础性目标,树立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主体性目标,以及涵盖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思想的主导性目标,这些近在眼前的目标是多数大学生经过努力可以实现的;其次,以较高的理想目标引领大学生在不断超越中追寻高远的精神家园,实现提升人的精神境界,锻造理想人格之旨归。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源于生活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丰富、体系恢宏,以思想道德教育为基础,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以理想信念教育为目标,主要涵盖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心理教育和民主法治教育五大领域。立足现实生活又超越现实生活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担负着引领价值取向、诠释社会问题、锻造人格和提升人生境界的重要功能。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既要符合总教育目标的价值追求,又要为大学生认同、接纳成为自己德性的一部分。因此,大学生的生活实际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起点,是思想政治教育得以可能的前提。将丰富真实的生活世界展现在受教育者面前,从而引导受教育者积极地参与其中,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才可感、可知、可践。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遵循大学生思想发展、道德生成的内在规律,紧密结合大学生的生活进程,围绕学习生活、人际交往、网络规范、恋爱问题、心理健康、职业规划等大学生普遍关心和倍感困惑的热点、难点问题,感受大学生思想的脉动,把握问题的症结,解决他们在成长中遇到的现实难题和人生困惑,把内化道德素养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实现理论教学内容与真实生活的有机结合,真正把尊重人、关心人、发展人落到实处。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融入生活

第一,课堂教学凸显学生主体性。干瘪的道德规范无法取代个体基于复杂情境中由内心体验而生成的道德判断、价值选择和内心信念。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针对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创设虚拟情境或氛围,使学生不知不觉进入有情之境,在丰富多彩的教育情绪场景中体验,在体验碰撞中感悟,在体悟中生成思想。情境的创设可以选取现实生活中的典型场景,运用图画、音乐、影片等直观形象再现情境,通过形、声、光、色的有效传播直接诉诸感官,利用移情作用诱发情感体验,使大学生身临其境。也可以采用游戏、小品、角色扮演、辩论会、讲故事、竞赛等新颖别致的形式设置教育情境,拨动受教育者的心弦,引起内心共鸣。

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参与者和指导者,学生才是学习的真正主人。教师的使命在于激励思考,唤醒学生潜在的力量。因此,引导学生进入一定的问题情境后,教师还要善于设问置疑,通过问题把知识世界与生活世界连接起来,待学生思维处于“愤“”悱”状态,教师再进行点拨,使其茅塞顿开。大学生在个体经验与情境交融中思想观念激荡、交锋,不断获得新的顿悟和理解,在情感因素的动力作用下实现道德的内构。

第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润物细无声”。校园内一草一木、一泓清水,一角飞檐,无不传达着教育者的理念,无不体现着浓浓的人文关怀。治学态度严谨、学习风气浓厚、人际关系融洽的校园文化以无声的语言,在潜移默化中陶冶学子们的道德情操,传递着丰富的教育意蕴。充分发挥党团组织、学生社团的优势,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思想教育活动;建立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富有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网站和红色网站;建设一支政治敏锐、语言表达能力较强、计算机水平较高的网络评论员队伍,引领正确的价值取向,通过QQ群、BBS论坛、E-Mail、微博、聊天室等网络交互平台,畅通与学生进行思想交流与信息共享的渠道。

第三,美德在践履,深化实践教学。“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架起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桥梁的只能是而且必须是社会实践活动,缺少实践过程的思想政治教育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完整教育。学校党团组织要主动加强与城市社区、农村乡镇、企事业单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社会服务机构的沟通合作,利用周末、暑期、寒假组织学生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把思想政治教育的触角延伸到社会生活。把以理论宣讲和专业实习为核心内容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与社会调查、参观考察、“三下乡”活动、生产劳动、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公益活动、社团活动、科技发明、勤工助学等有机结合起来,实现高校与社会的良性互动。

第四,构建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教育机制,形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合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复杂的系统工程,受到学校、家庭和社会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弥漫在学生生活世界的所有领域。充分利用教育资源最丰富、教育力量最强大的社会传递正能量,为大学生营造出秩序井然、充满生机、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整合和优化学校资源,实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和谐统一;发挥家庭教育的基础作用,构建以学校教育为主体,家庭教育为基础,社会教育为依托的开放型、立体化、全方位的综合教育机制,实现各种教育资源的有机整合和相互渗透,发挥教育的整体效应。

(四)大力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对师资队伍提出了严峻挑战。学校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要更新教育理念,转变工作方式,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日常管理提供有力保障。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不仅要拥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和广博的文化知识,还要具备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教学实践能力和敬业精神。衣着大方得体,举止端庄,谈吐优雅,为人师表、率先垂范,绽放教师的人格魅力,潜移默化地熏陶和感染学生,增强大学生的政治认同感。辅导员是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除了具备专业教师的素质外,还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立足本职、爱岗敬业、乐于奉献。辅导员要实现从“处理日常事务的行政人员”向“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角色转向,从生活上、心理上、学习上关心学生的真实需求,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尊重大学生主体性和创造性,从现实生活层面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

强化业务培训,着力打造一支业务精湛、素质优良、作风过硬的师资队伍。成立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培训中心,根据角色定位、知识差异、能力水平等特点实施多层次、多渠道的“国培计划”“区培计划”和“校本培训计划”,坚持“请进来、走出去”“专家引领和校本培训”相结合的方阵,实现职前培训、在职培训的规范化、规模化和常态化。充分发挥专家、骨干教师的示范作用,以点带面,着重培养教师教学技能以及开发利用校内外教育资源的能力。此外,还要积极创造条件,广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增强教师实践教学能力。

(五)构建科学、合理、有效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体系

评价体系引领着事物发展的路径选择和趋势走向,思想政治教育评价对教育目标的制定、教学内容的设置和教学方法的选择以及师资队伍建设具有重要的导向和调控作用,关乎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败垂成,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以考试为中心的教育评价体系知性德育色彩浓厚,注重灌输知识的再现,忽视大学生的生活体验、道德生成和意义建构。科学、健全、合理的评价机制应立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特殊性的现实,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基点,遵循道德发展和学生成长的规律,建立贴近生活和符合社会实际的长效评价激励机制,实现评价方式的立体化、多元化,使评价结果成为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积极因素。

第一,在生活中评价。生活是教育的源头活水,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也是在动态的生活中生成发展的。实现评价生活化,一是要广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社会活动,引领学生的道德发展。仔细观察学生认知、情感、意志、行为表现,依据预设的教育内容针对性地评价学生的思想品德发展状况。二是要观察、记录大学生的真实生活,教育工作者要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做好细致的育人工作。走向大学生的生活世界,了解他们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观察记录大学生与父母、同伴、教师以及他人的人际交往情况,把握他们的真实诉求,解决现实困惑,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在灵魂的低语交融中牵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方向。

第二,评价手段多元化。知、情、意、信、行在思想道德品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紧密联系、不可分割,应该遵循大学生的道德生成规律,建立多样化的评价机制。一是在评价内容上,实现知性评价向发展性评价的转向。课程考试与生活考核相结合,把期末考试与期中、平时考试以及课堂、课外表现有机结合起来考察,侧重平时考核和综合素质考核。二是在评价方式上,变单一的试卷考试向多元、开放、立体、多方位的测评发展。做到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结合;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实现自我评价、同学互评、教师评定、家长评定和社区评定“五位一体”的共同参与、交互作用的评价模式。三是在评价结果上,实现评价重心由结果向过程的转移。不仅根据大学生的现实表现评定为不同等级,还要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进行纵向动态跟踪,将主体的生活片段贯通起来,通过前后行为状况的对比作出全面、客观、准确的评判。

根据全面发展的目标制定具体可行、阶梯式的培养方案和计划,构建知行统一的长效评价激励机制。此外,在对德育工作者业绩考核方面,改变重科研、轻教学的价值取向以及重量不重质的单纯量化方式。从工作理念、工作实施、工作队伍、工作效果四维一级指标公正客观考核德育工作者,激励他们以饱满的热情全身心投入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去。

[1]谭斌.论教育学关于“生活世界”的话语[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81.

[2]倪梁康.现象学及其效应[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4:131.

[3]【德】卡尔·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33.

猜你喜欢
政治思想大学生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政治不纯”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大学生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