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中勇教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经验

2013-08-15 00:45徐驲指导刘中勇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3年4期
关键词:心阳补益水蛭

徐驲 指导:刘中勇

(1江西中医学院研究生院2010级 南昌 330006;2江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南昌 330006)

刘中勇教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经验

徐驲1指导:刘中勇2

(1江西中医学院研究生院2010级 南昌 330006;2江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南昌 330006)

冠心病;心绞痛;胸痹心痛;补肾活血;刘中勇

冠心病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管腔狭窄或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引起的心脏病,又称缺血性心脏病。其特点为阵发性前胸压榨性疼痛或憋闷感觉,主要位于胸骨后部,可放射至心前区和左上肢尺侧,常发生于劳力负荷增加时,持续数分钟,休息或用硝酸酯制剂后消失[1]。此病结合病症,属于中医学“胸痹心痛”范畴[2]。此病好发于40岁以上中老年人,调查研究显示,我国冠心病发病年龄男性从45岁始显著上升,而女性从50岁绝经后呈相同上升趋势,是当今社会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刘中勇教授二十多年来致力于心血管疾病的研究,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经验独到,疗效颇佳。笔者跟师学习3年,现将其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经验整理如下。

1 病因病机的认识

导师认为冠心病心绞痛病位在心,但与肝、脾、肾等脏腑相关,总属本虚标实之证。纵观胸痹心痛发生的诱因,主要与年老体衰、七情内伤、饮食不节、外邪侵袭、劳逸失度、脏腑病变等因素有关,病机则主要与脏气亏虚、痰瘀痹阻有关。近代医家均以“阳微阴弦”为其主要病机。主要是指在心的气、血、阴、阳不足或者肝、脾、肾失调的基础上,脏腑功能失调,人体的津液代谢发生障碍,则易形成标实,痰浊、水饮、瘀血等病理产物相继形成。在寒冷刺激、情绪激动、饱食或过饥、劳累过度等诱因作用下,使胸阳痹阻,气机不畅,心脉挛急或闭塞而发。在本病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或先实后虚,或先虚后实。

《金匮要略》云:“夫脉当取太过不及,阳微阴弦,则胸痹而痛,所以然者,责其极虚也。”导师认为:“责其极虚”四字,是胸痹心痛的根本所在,“极虚”者,虚极及肾,元阴元阳不足也。内经云:“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人至中年之后,肾气逐渐衰退。肾精(阴)充足,化血以充血脉,则脉得滋荣;肾阳隆盛,则心阳振奋,鼓动有力,血可畅行。同时,肾水上济于心,滋心阴以使心火不亢,心火下交于肾,温肾阳以使肾水不寒。心肾相通,水火既济,阴平阳秘,谓之心肾相交。心肾相交,心本乎肾,肾阳虚衰,则心失温煦,心阳不振,鼓动无力,血行迟缓,心脉痹阻;肾阴亏损,则心失濡润,营阴暗耗,脉道空虚,血流滞涩,心脉不畅,发为胸痹心痛。王清任云:“元气既虚,必不能达于血管,血管无气,停留而瘀。”肾气不足,则不能激发推动血管中血液的流动,使血流瘀滞而成血瘀,瘀阻络脉,形成冠心病心绞痛的主要诱因。

因此,导师认为肾虚是冠心病心绞痛的发病基础,血瘀是冠心病的主要致病因素。肾虚血瘀是冠心病心绞痛的病机关键所在。

2 临证治疗经验

导师根据治病必求于本的原则,提出补益肾中阴精、温煦肾阳为基本治法,参以活血化瘀之法则,辨证施治,标本兼治。提出补肾活血之大法,临床中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往仿古法以六味地黄汤化裁,配伍活血化瘀之品,拟补肾活血方(熟地黄、丹参、仙灵脾、黄芪、桂枝、山茱萸、山药、丹皮、茯苓、泽泻、水蛭、红景天)温肾益精,补气活血。方中熟地黄补肾滋阴,养肝生血,补益先天之精;仙灵脾辛甘温,补肾阳,强筋骨;丹参活血养血,清热凉血,另有安神宁心之功,三药共为君药。黄芪益气通脉,敛汗固表;水蛭活血逐瘀,气血互为用,益气与活血并行,益气助血行,加强益气通脉、活血止痛之功;山萸肉补益肝肾,涩精固脱;山药益肾气,健脾胃,重在补益后天之精,故可助君药之力,而为臣药。丹皮清热凉血,活血散瘀,佐助山萸肉补益肝精;茯苓健脾利水渗湿,且宁心安神,有助山药健脾胃之功;泽泻利水渗湿,泻热通淋,宁心安神,入肾经可泻肾火,助熟地补益肾阴,三药均为佐药。桂枝温通经脉,通阳化气,与黄芪、丹参配伍,有加强行气活血之功,又与熟地、山萸肉配伍,引阴通阳,有引经之力;红景天补气养血,扶正固本,滋阴益肺,在此方中有引诸药入心所之功。此方有取六味地黄汤滋阴补肾之意,加仙灵脾温补肾阳,肾中阴阳调和,合芪参以益气通脉,活血止痛,以水蛭加强活血逐瘀,桂枝通阳化气,红景天补益气血,交通心肾,诸药合用,共奏补肾活血止痛之功。

3 病案举例

3.1 病案1 彭某,女,61岁,2012年10月17日初诊。主诉:左胸前区闷痛3d,加重2h,心电图检查示:S-T段改变。患者由于近来生活、工作原因,身体疲惫,情绪波动较大,于14日晚上突然出现左胸前区闷痛,呈压榨样感觉,伴有心慌心悸、汗出等症状,自行服用速效救心丸后症状改善。今日又因情志不畅出现胸闷痛,遂来我院就诊,刻下症见:胸闷,左胸前区痛,伴有心慌不适,口干,不欲食,头晕,失眠多梦,二便自调,舌红偏胖,苔薄黄,脉细弦,尺脉沉。中医诊断:胸痹心痛。西医诊断:冠心病心绞痛。辨证:气滞血瘀,脾肾亏虚。治疗先以疏肝理气活血化瘀之法,再以补肾健脾之法善后。一诊:当归15g,柴胡15g,茯苓30g,白术15g,香附10g,炙甘草6g,丹皮10 g,枳壳 10 g,陈皮 10 g,赤白芍各 30 g,川芎15g。7剂,日1剂,水煎服。2012年10月25日复诊,诉:服上方后胸闷痛症状稍改善,但仍有心慌心悸,夜里梦多,失眠,口干,食欲差,且出现腰酸、乏力、气短等症。舌质红,边有齿痕,苔薄黄,脉左寸沉,双关略弦,尺脉沉细。改补肾健脾、益气活血之法。以六味地黄汤化裁:熟地黄20g,丹参20g,仙灵脾15g,黄芪 30g,桂枝 10g,山茱萸 15g,山药15g,丹皮 15g,茯苓 30g,泽泻 10g,水蛭 6g,酸枣仁 20g,红景天 6g。15剂,日1剂,水煎分2次服。于2013年3月7日电话随访,诉服药后至今未发。

按语:《杂病源流犀烛·心病源流》曰:“喜之气能外,余皆能令心气郁结而为痛也.....总之七情之由作心痛。”费伯雄《医醇剩义》曰:“七情之伤,虽分五脏,而必归本于心。”该患者由于情志不遂,郁怒伤肝,肝气郁滞,导致气滞血瘀,又患者素体脾胃虚弱,肝气盛则克脾土,脾失健运,气机不畅,心脉痹阻,故致胸痹心痛;二诊时患者肝脾健运,升降枢机运转,但患者年老肾虚,《素问·脏气法时论》云:“肾病者……虚则胸中痛。”故行气化瘀之后,治以补肾健脾益气活血之法,方中加入酸枣仁以安神宁心。肾虚之症改善,则精血充裕,心阳振奋,气行血行,胸痹之症自减。

3.2 病案2 王某,男,76岁,2011年11月诊。诉:近日出现胸痛、心慌、怕冷,伴有口干不欲饮,失眠,腰膝酸软,下肢静脉曲张显露,小便夜频,达4~5次,大便质软,日1~2次。舌质红、舌下络脉青粗、苔薄白微腻,脉左寸细稍短、关弦、尺脉沉细略紧。既往素有冠心病、房性早搏史,近来因天气转凉,外出伤风后感冒,自行服用连花清瘟胶囊,外感虽减,但复出现心慌、胸痛等症。考虑为心阳不足,脾肾亏虚,寒凝心脉。治以益气补肾、活血行瘀为法,药用:生黄芪 30 g,桂枝 15 g,白术 20 g,丹参 20 g,熟地15 g,淮山 15 g,枣皮 15 g,茯苓 30 g,丹皮 10 g,泽泻 15 g,水蛭 3 g,杜仲 20 g,当归 15 g,仙灵脾 15 g,红景天6 g。10剂,日1剂,水煎分2次服。10 d后复诊,患者诉:心慌、怕冷明显减轻,但仍偶有胸痛,以夜间明显,睡眠差,口干,小便夜3~4次,大便平。舌红苔薄白,舌下络脉迂曲稍减,脉细弦,尺沉。处方:上方去泽泻、丹皮,加远志10 g、酸枣仁30 g。15剂,日1剂,水煎分2次服。三诊:患者诉服药后第5天,胸痛、睡眠均改善。

按语:《张景岳云:“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阴得阳助则泉源不竭。”该患者年老体弱,肾阴、肾阳、肾气均亏虚,加之外感风寒受凉致寒凝胸中,瘀滞血脉,形成胸痹心痛。治疗上以六味地黄汤补肾为主,兼以益气温煦心阳,肾阴肾阳得养,则心血得充,心阳得温煦,则胸痛、心慌症减。方中以水蛭、丹参活血行瘀;黄芪补气;桂枝通阳化气,助心行血;后期加入远志、酸枣仁安神宁心,敛阴助阳。全方共奏补肾活血、安神定痛之功。

[1]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第 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74-275

[2]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西医疾病部分[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47

R 541.4

B

10.3969/j.issn.1671-4040.2013.04.050

2013-03-11)

猜你喜欢
心阳补益水蛭
标点符号
部分补益类中药多糖成分在胃癌中的研究进展
楚王自赐鹭鸶餐一一话说水蛭
水蛭破血逐瘀,帮你清理血管栓塞
药中补益绵黄芪(下)
药中补益绵黄芪(上)
水蛭炮制前后质量分析
小“吸血鬼”水蛭
前桃后杏终归无
“内部资料 注意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