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门香沙芋艿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2013-08-15 00:51徐炜民
上海蔬菜 2013年6期
关键词:芋艿种芋球茎

徐炜民 钱 锋

(江苏省海门市蔬菜生产技术指导站 226100)

芋艿俗称芋头,为天南星科芋属湿生植物,多年生或一年生草本。芋艿营养丰富,既可当粮又可当菜,老少皆宜。海门香沙芋艿为优良地方品种,用作一年生蔬菜栽培,质地细腻,干香可口,易酥不烂,备受消费者青睐。海门市芋艿常年种植面积在1333.3hm2以上,667m2产量2000kg左右,667m2产值近万元,经济效益较高。近年来,我们结合江苏省三新工程项目——设施蔬菜均衡上市保障技术集成的实施,对海门香沙芋艿的生产环境条件要求、优质高效栽培技术进行了系统试验与观察,现将结果介绍如下。

1 芋艿的形成和所需的环境条件

1.1 芋艿的形成

海门香沙芋艿以球茎作繁殖材料,称为种芋。在适宜温度和湿度条件下,种芋开始萌发至第1片真叶展开约需1个月,种芋发芽后形成新株。新株茎基部的短缩茎随着植株生长逐渐膨大形成球茎,称之母芋。种芋因营养物质逐渐消耗而干缩,甚至腐烂。母芋下部几节上的叶片多退化为鳞片毛,以后球茎每伸长1节长出1片新叶,从前片叶的槽中穿出,初期出叶较慢,叶片较小,6~7月生长盛期叶片最大,对产量形成影响也较大。母芋每节均有1个腋芽,但只有母芋中下部节位的健壮腋芽才可形成球茎,称为子芋。子芋同母芋一样,顶芽出叶,茎节上发根,生长到一定程度后,子芋中下部节位腋芽又可形成小球茎,称为孙芋,若条件适合,按此习性再形成曾孙芋、玄孙芋。7~9月为海门香沙芋艿球茎形成盛期,子芋膨大且不断繁生孙芋及曾孙芋。10月份以后叶片生长速度减缓,养分向球茎转运,球茎的淀粉含量增多。生长后期应避免叶部生长过旺和继续发生新叶,否则不利于养分转运积累,降低产量及品质。

1.2 对温湿度的要求

香沙芋艿性喜高温高湿,地上部分适宜温度为25~35℃,球茎发育以 27~30℃为宜,球茎生长发育需要较短的日照。香沙芋艿整个生长期均需湿润环境,在持续缺水干旱的情况下,生长衰退,逐渐萎凋,甚至枯死。生长盛期,球茎膨大时需水量最大,水分供应不足则会影响球茎膨大而降低产量。香沙芋艿对土壤适应性较广,但以肥沃深厚、保水性强、有机质丰富的砂壤土最为适宜,对养分的要求以氮和钾为主。

2 茬口安排与栽培方式

2.1 大棚栽培

可利用冬季莴笋、芹菜、秋延后茄果类和瓜类蔬菜的茬口种植春提早香沙芋艿。1月上旬播种,采用大棚、地膜双层覆盖,种植行距70cm、株距25cm,667m2播种4000穴左右,7月下旬采收上市。

2.2 小拱棚栽培

利用冬季叶菜类等蔬菜茬口种植海门香沙芋,2月下旬播种,地膜加小拱棚覆盖,8月中旬采收。

2.3 地膜覆盖栽培

利用地膜覆盖春马铃薯、地刀豆、毛豆等茬口套种香沙芋,既可以一膜两用,节约成本,增加复种指数,又可提早前茬作物及芋艿上市时间。一般垄面种植1行春马铃薯或刀豆,3月中旬香沙芋套种在春马铃薯或刀豆两侧垄沟中,每667m2播种3500穴,9月上旬采收芋艿上市。

2.4 露地栽培

3月底4月初播种,9月中下旬收获。

从近几年的种植情况看,我市香沙芋艿采取地膜覆盖和小拱棚栽培的面积逐年扩大,这种栽培方式不仅提早了芋艿的上市时间,而且增产显著。

3 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3.1 培育壮苗

选用吸子芋艿品种。3月初选择避风向阳、土质疏松肥沃的旱地作苗床,结合翻耕每667m2施复合肥20kg作基肥,床土锄细整平,筑宽畦1.5m。播种前,选择符合品种特性、顶芽健全、无病虫、无伤斑、不霉烂的较大子芋做种,种芋大小以25~50g为宜,每667m2用种200kg。播种时,先在苗床开沟,沟深8cm、沟距12cm,然后将种芋依次排种于播种沟内,顶芽向上,间距3~5cm,随即撒盖肥沃焦泥,以不见芋种露出为度,上面再盖4cm厚腐熟堆厩肥和1层稻草,浇足水分后平铺1层地膜,最后在苗床上搭拱形棚架,上覆地膜,四周用泥压紧压实。出苗以后,及时揭去地膜。根据苗情适当浇施稀粪水,如床土发白,在晴天中午浇水。移裁前7~10d炼苗,日揭夜盖薄膜,以增强植株适应外界环境条件的能力。芋艿苗具有3~4片真叶时移入大田。

3.2 适时移栽

选择土壤深厚肥沃、保水保肥力强、地势较低而平坦、便于排灌的田块种植,实行隔年轮作。整地时,667m2施腐熟厩肥2000kg、碳铵40kg、过磷酸钙25kg、钾肥10kg作基肥,翻耕耙平后保持1~2cm深田水,隔3~4d后移栽。谷雨前后选阴天定植,用小锹起苗,尽量少伤根系,按大小苗分别栽植,行距60cm、株距30cm,栽植深度以种芋入土3cm为宜,稳住苗,栽后抹平泥土,每667m2栽4000株左右,小苗稍密。

3.3 田间管理

3.3.1 肥水管理 芋艿整个生长期需水需肥量大,除施足基肥外,还要分期追肥和适时灌溉。水肥供应掌握苗期不宜多、发棵期不能少、结芋期水肥足的原则。移栽活苗后,667m2施人粪尿1000kg,以后每隔15d追肥1次,667m2施人粪尿2000kg。粪肥不足,也可用碳铵和尿素等化肥与粪肥混合施用。肥料从淡到浓,轻浇勤浇,不可重施化肥,同时注意加施草木灰、焦泥等钾肥,以防氮肥偏多导致植株徒长。芋艿生长期间除烤田、施肥、培土时排干田水外,芋田应保持经常有水。播种行隔行摆放简易微喷滴管灌水,省工、省力、省水。前期田水宜浅,栽后保持1.5cm以下,7~10d活棵后排干田水轻搁2d,然后追肥,以后经常保持3cm以下浅水,促进发根。高温期间水层适当加深到10cm左右,并注意灌活水,白天灌深水,傍晚放浅田水。

3.3.2 除草培土 除草培土是芋艿生产的一项关键措施,不宜间断。定植苗成活后,杂草生长迅速,每隔半个月除草1次,共进行2~3次。6月份地下球茎开始形成,分次将行间泥土壅向栽植行,每次结合追肥将植株根际壅高至13cm左右,最后形成行高30cm小垄。壅土前适当放干或放浅田水,壅土时摘除子芋萌蘖,减少养分消耗,促进球茎膨大,提高芋艿产量和质量。

3.4 病虫害防治

芋艿病害主要有疫病和腐败病,发病初期可选用石灰等量式波尔多液200~250倍液或65%代森锌500~600倍液防治。虫害主要有斜纹夜蛾、蚜虫和红蜘蛛等。斜纹夜蛾可结合田间作业摘除卵块及幼虫扩散危害前的初害叶,在幼虫没有扩散前喷施5%卡死克或5%抑太保1200~1500倍液防治;若有蚜虫和红蜘蛛危害,发生初期可选用40%乐果、80%敌敌畏1000~1500倍液、2.5%功夫1500~2500倍液喷雾防治。

4 采收留种及贮藏

露地种植芋艿在9月中下旬开始采收,陆续上市。留种和供贮藏的,霜降前待地上部枯黄时在晴天掘取,掘取前5~7d可以将叶梗残留7~10cm割断。采收后略加晾晒,使球茎表面干燥,然后选择球茎具有本品种特征、单株产量高、无病虫害的作种株,再从种株上选择已充分成熟、较大的子芋留种。选留的种芋和准备延后供应市场的芋艿都需窖藏,贮藏期间保持8~15℃和较低湿度。

猜你喜欢
芋艿种芋球茎
侧芽数对西红花球茎产量与开花的影响
岚皋县魔芋种芋管理要点
魔芋种芋越冬管理技术
芋艿淀粉的功能特性
外源激素及浸泡条件对青天葵球茎休眠破除率的影响
魔芋种芋存储技术
良种荸荠“菲律宾大球茎”的高产栽培
西红花球茎大小与开花率及花丝产量的关系
新毛芋艿
魔芋种芋的越冬贮藏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