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高职院校招生、人才培养、就业工作一体化运行机制研究

2013-08-15 00:50宋继东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1期
关键词:生源导向毕业生

宋继东

(山东旅游职业学院,山东 济南 250000)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取得了飞速发展,尤其进入21世纪,高等教育由精英培养迈进了大众化教育阶段。作为高等教育的新生力量——高等职业教育从出现到发展壮大,虽然只有十余年的时间,但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中坚力量,在社会各行业人才培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但教育规模的快速扩张也必然带来一些现实问题,就我国高职教育的现状来看,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在招生、人才培养、就业的关键环节上一些突出矛盾开始凸现,集中表现在:专业设置不合理,专业结构与社会需求结构错位;人才培养模式单一,与社会需要和经济的发展不相适应;缺少就业创业指导,毕业生素质与用人单位要求存在差距等。以上问题表面上看是高职院校一些具体工作缺少创新或不够完善,但深入研究,可以发现核心问题在于高职院校的招生、人才培养、就业三大主要工作条块分割、各自为战,没有形成系统化、一体化的运行机制。因此,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努力打造学院特色品牌,实现毕业生专业领域高质量就业,构建招生、人才培养和就业工作三位一体的良性运行机制,是各高等职业院校创新思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更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经受历史考验、不断发展完善的必由之路。

通过对国内部分高职院校的招生、人才培养、就业工作进行深入调研,尤其对部分国家骨干高职院校的成功经验进行总结,笔者认为高职院校应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正确树立三种观念,建立健全两个机构,积极实现两项对接,进而构建招生、人才培养、就业工作一体化运行机制。

一、正确树立三种观念

(一)科学定位,树立以学院特色为品牌的招生观

由于高校扩招与生源减少,目前国内高校,尤其是高职院校普遍面临较大的生源压力。只有科学定位,树立以学院特色为品牌的招生观,才能在严酷的生源大战中立于不败之地。国内高职院校多起步于中等职业学校,起点低,底子薄,但却都是应社会经济与发展的需要而设,有各自的个性与特色。对高职院校来讲,有特色才有活力,才能有所创新,有创新与活力才能在激烈的生源竞争中获得生存,求得发展。

高职院校树立以学院特色为品牌的招生观,首先在进行专业设置时,应以毕业生就业为导向,突出自身优势,根据自己的特色优势、办学经验、资源条件等,科学定位,不断发展、创办符合市场需求的特色专业,以专业创品牌,以品牌促招生。其次在进行招生宣传时,高职院校应充分认清目前生源紧张的实际,认清自己与本科院校存在的差距,主动出击,广揽生源。应指导考生在报考时坚持“先选专业,再选院校”的原则,以自己的特色专业为品牌,吸引有专业发展愿景与专业潜质的考生加入,从而推动专业发展,提升品牌实力,突出学院特色。有了特色品牌,才有了学院稳定的知名度,学院才有了对考生及家长持久的吸引力,学院的招生工作才能得以顺利开展,并形成良性循环。

(二)面向市场,树立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观

高职院校应社会与经济的发展而生,其人才培养的根本目标只能是面向市场,满足社会需求。如果一味的闭门造车、固步自封,前进的道路只能越来越窄,最终被历史发展的洪流所淹没。

高素质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的首要工作与根本目的,但对于起步于中职学校的高职院校来讲,在升格为专科院校时,首先注重的是按照高等教育的模式完善教学结构,加强基础教育与理论教育,建立健全学科体系。却往往忽视了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不在于体现专科与中职学历的差别,而在于满足市场需求、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有些高职院校发现学校升格了,学生却不好找工作了,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正是我们在人才培养模式上没有关注社会需求而迷失了自己。必须看到,对于高职院校来讲,人才培养工作绝不是对以前中职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颠覆,而是根据社会需求进行不断地总结与创新:对中职学校办学阶段好的经验进行总结与积累,在全面提升学生素质与整体水平方面进行大胆创新。只有这样,高职院校建立的人才培养模式才是有用的,有现实意义的。

(三)积极引导,树立以大众化为特征的就业观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已达60%,部分省份更是达到85%以上。我国已完成了由精英化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历史性转变,象牙塔里走出来的莘莘学子们再也不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大学生就业已出现了结构性的和局部的“供大于求”的矛盾。在此形势下,我国各高校尤其是高职院校必须树立以大众化为特征的就业观。

第一,高校的扩招,大众化的人才教育观给我国高等教育所带来的,表面上是受教育者数量的变化,实际上则是社会需求、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方式方法等一系列的结构性变化。更突出表现在:以人才专业知识培养为根本向以就业为导向的转变。对于高职院校而言,既要培养各行业的精英人才和专门人才,更要培养大批具有专业知识与高技能水平的劳动者与生产者,以满足目前我国各行业复杂和多样化的社会需求。第二,高职院校应向学生讲明大众化高等教育背景下就业岗位大众化的新形势,促使学生调整心态,积极引导毕业生正确认识自我,脚踏实地,从基层做起。第三,高职院校应积极鼓励和引导毕业生开展创业活动。社会的多元化快速发展给大学生创业提供了良好的平台,高职院校结合自身实际,引导学生创新思路、勇于实践、积极创业,不仅能缓解就业压力,更是全面提升学生素质,培养毕业生核心竞争能力的最好体现。

二、建立健全两个机构

(一)系统规划,建立健全职能管理机构

目前很多高职院校招生、就业工作单设,各谋其事,各行其政,条块分割明显,这显然不利于一体化运行机制的建立。高职院校应对招生与就业工作进行整体规划,成立专门的招生就业部门,并在其下设置招生办、就业办、创业指导中心等机构,并加大招生就业部门在进行专业设置与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改革等方面工作时的参与力度。同时,学院应从全院角度建立健全招生就业工作管理机构,为加强各分院(系)的招生和就业工作力量,应在各分院(系)设招生就业办公室,定岗定责,并根据生源规模配备一定数量的专职工作人员。

(二)多方参与,设立专门决策咨询机构

高职院校应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组建招生、人才培养、就业工作一体化运行机制“专家指导委员会”,作为学院常设的决策咨询机构。该机构由学院领导、校内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校内专家、企业高管、行业代表、优秀校友等人员组成,为高职院校招生定位、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就业市场开拓等战略性工作提供决策咨询,并积极参与高职院校招生宣传策略制定、专业和课程的开发与改革、学生实习指导与考核,以及就业创业指导等具体工作中。

“专家指导委员会”的设立决不能仅停留在表面文章上,一些高职院校“专家指导委员会”建起来了,但一年碰不了几次头,专家彼此都不熟悉,又怎么能为学院的发展提供有效的咨询帮助呢?因此高职院校只有制定专门的管理制度,让各位专家真正关注学院发展,积极融于学院招生、人才培养、就业各项工作之中,才能使“专家指导委员会”名副其实,真正发挥该机构的重要作用。

三、积极实现两项对接

(一)以专业设置和调整为切入点,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相对接

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关键,首先要求专业设置必须首先考虑该专业招生情况,以就业为导向,时刻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动向。高职院校进行专业设置和调整,一方面应由招生、人才培养、就业工作一体化运行机制“专家指导委员会”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学院实际,对该专业进行人才需求预测、产业发展前景分析。针对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主干课程设置、开办条件、专业建设的社会可利用资源以及毕业生的发展前景等进行评议、论证,以决定该专业设置与否;同时学院应以该专业的近三年就业率为重要依据,对连续三年毕业生就业率偏低的专业严格控制招生规模,减少招生计划甚至暂停招生;对连续三年就业率低于全校平均就业率的分院(系),要控制其专业数量,建议暂停新专业的申报,或每增设一个新专业的同时,暂停一个旧专业招生。

(二)以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为着力点,实现素质提升与岗位需求相对接

由于目前高职院校重理论、轻技能的现象仍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高职院校毕业生动手能力较差,导致其到工作岗位后实际工作能力不足、适应时间较长,高职院校应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构筑和创新实践培养平台,使学生在具有必备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技能。第一,要对各专业就业岗位进行调研,分析研究用人企业对岗位实际工作能力的要求,由此构建各专业人才的实践教学体系与人才培养模式;第二,要做好产学研结合工作,努力打造一支理论与技能兼备的职业化教师队伍,同时根据学生就业需要和专业教学需要,聘请一支实践教学能力强的兼职教师队伍;第三,要加强校企合作,依托用人单位,加大投入建设各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实现学校和企业共同发展;第四,要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材建设以及考试方法等方面进行配套改革,要随着行业和企业的发展不断更新教学内容,积极采用企业培训模式,运用仿真模拟等生动形象的教学方式,加大职业能力测试在专业课考试中的比重。

四、构建招生、人才培养、就业工作一体化运行机制

(一)以就业为导向,构建校内联动机制

高职院校校内联动机制,是以就业工作为导向,将毕业生就业率作为衡量学院各项工作的重要标准。将学院的招生定位、专业设置、人才培养、实习实践等各环节工作都与毕业生就业相挂钩,形成联动。目前一些高职院校提出“人才培养倒推模式”,从出口推进口,根据学生就业与市场需求探索招生、人才培养等各项工作的创新,进行了很多有效的探索与尝试。

高职院校应制定一系列完备的责任制度与奖惩制度,将这一机制贯彻于从招生到人才培养,从学院到各系部的就业管理组织,从学院领导到教职员工等各个层面。有压力才有动力,只有建立健全就业责任制度,才能使全体教职员工感受到来自就业的压力,由此激发全院提高生源质量、进行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开拓就业市场的动力,使学校各个层面人员全部纳入招生、人才培养、就业工作一体化联动机制。

(二)密切校企合作,构建校企联动机制

校企合作,产学结合是高职院校应对生源压力、保持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高职院校以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专业技能型人才为目标,强调毕业生的职业素养与职业技能,只有与企业密切合作,构建校企联动机制,高职院校才能培养出适应市场需求,满足企业要求的合格人才。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方面积极进行探索与实践,在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构建校企联动机制,首先,高职院校应对社会相关行业的发展保持高度关注,与相关企业保持密切接触,分析企业人才需求,不断探索校企合作的新模式,激发校企双方合作的愿望与积极性。其次,密切校企合作,高职院校不能仅仅局限于学生实习、实训、推荐就业等方面,还应在深层次展开合作,要让企业深入地参与高职院校招生、教学、科研、就业等各个环节,在招生专业设置与调整、教学大纲修订、校本课程开设、校企师资互动、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合作,共同培养愿意来、学得好、出得去、用得上的高素质技能型专业人才。

总之,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才培养工作任重而道远,高职院校只有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将招生、人才培养、就业等各重要环节紧密结合,建立一体化运行机制,才能从容应对激烈的生源竞争,在创新实践中不断发展壮大。

[1]范唯,吴爱华.对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思考和建议[J].中国高等教育.2006,(15):58 -6.

[2]李革.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4,(7):165 -167.

[3]周奇清,乔向东.关于用人单位对高职毕业生职业能力要求的调查与分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21):34-35.

猜你喜欢
生源导向毕业生
以生活实践为导向的初中写作教学初探
新形势下提升传统本科专业生源质量的思考和认识
“偏向”不是好导向
农村生源不是“摇钱树”
伤心的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需求导向下的供给创新
犬只导向炮
高职院校农村生源的补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