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弱化的原因及对策研究

2013-08-15 00:50任福全张小飞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2期
关键词:理论课实效性政治

任福全,张小飞

(河北工业大学,天津 300401)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促进大学生完善个人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增进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途径。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水平的关键。国家和学校高度重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取得了明显的成果。但是,不能否认部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还在逐渐弱化。因此,分析这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弱化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对策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弱化的原因

近年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取得了积极的成果,推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荣辱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了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就业等各个环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方面功不可没。但是,我们也应看到,社会环境上还未形成“全员教育,全程教育、全方位教育”的氛围;教师自身能力上,理论功底和教学艺术欠缺;教学方法上缺乏创新,使大学生产生厌学的心理等。这些问题弱化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如何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作为意识形态上的主战场和主阵地的作用,扭转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现状,切实提高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西方思潮和市场经济负面效应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浪潮到来之后,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都受到“现代化”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影响,随着电脑的普及和网络科技的迅猛发展,人们逐渐步入网络化的社会很容易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信息。人们更愿意相信技术、金钱、科学、实力等这些世俗的力量。在这样的背景下,传统文化、宗教、意识形态等作为文化因素的功能逐渐被淡化,整个社会人文精神失落、人格及道德素质水准下滑,人们对道德、人性等价值作用的认同逐渐消失,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作用呈现边缘化的状态。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面临着新的问题、困境、诱惑和压力,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自由主义、实用主义,后现代主义等思潮伴随着西方的先进技术进入到人们的视野中来,人们的思想呈现多元化的趋势。这些都使得马克思主义思想对我国公民思想的影响被削弱。

市场经济的建立我们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激发了人们的竞争意识和开拓进取精神,强化了人们的效益观念和时间意识,调动了人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但是,我们的市场经济体制还处于初步建立阶段,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够健全,因此,引发深层的价值观、道德观问题。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原有的传统道德观念和道德规范被打破,加之西方的价值观、道德观蜂拥而至,于是,在我国形成了各种价值观、道德观相互碰撞的局面。

(二)教育者专业素质以及教育方法的影响

者学术水平参差不齐,教师的整体素质还有待提高,甚至有些思想政治教育者对自己所教的学科不自信,没有认同感和自豪感,缺乏稳定、积极、乐观的心态,因此,教育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

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实践社会性的脱节削弱了思想政治课的实效性。有些高校的思想政治课不能联系社会实际,脱离社会现实,不能解决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而教师的照本宣科教育,从定义到定义,由理论到理论的讲述也使大学生感到厌烦,使教育内容不容易被接受。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片面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传授和灌输,不重视学生在德育认知、判断、推理能力的发展,忽视了学生意志力、创新能力、人际关系、探索能力的培养,使学生陷入到从文字到文字,从概念到概念的罗列,思想政治理论课流于形式。

二、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方法

(一)弘扬主旋律,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武装大学生的头脑

当代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过程中,面临前所未有的矛盾和冲突,要充分发挥党的意识形态的主导和引领作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要坚持弘扬主旋律和提倡多样化相统一。引导当代大学生用科学的态度对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既继承发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又充分体现时代创新精神,既立足本民族又大胆吸收世界优秀文化成果,坚决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全盘西化。毛泽东指出,我们必须继承一切优秀的文学艺术遗产,批判的吸收其中一切有益的东西,作为我们从此时此地的人民生活的文学艺术原料创造作品时候的借鉴。十七届六中全会之后,文化大繁荣大发展被提出,带动了整个社会文化的进步,我们要借着时代的东风,推动主旋律的大船扬帆起航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升教师素质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思想政治教育团队教师素质如何,无疑决定了这一课程教学效果的高低。因此,必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升教师素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必须要有坚定的政治立场、鲜明的政治观点、敏锐的政治观察力和强烈的政治责任感。要系统地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做好正确的引导。抓好师德教育,使教师具有良好的人格魅力,教学中以德感人,以德服人,让教师的人格魅力促使大学生“亲其师,信其

在思想政治课的教育过程中,许多教育者把教育活动看成是单纯的单向传递和灌输,把自己定位于主体的位置,将受教育者看成接受知识的客体,仍旧认为教育者是教育的权威,教育的领导者,硬性要求受教育者向自己看齐,不能以人为本,深入实际,因此降低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思想政治教育道”。要努力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使教师具有知识魅力。信息时代思想政治课的任课教师的知识结构要不断更新,以适应现代化的要求。高校教师管理可以引进竞争机制,采取领导听课、学生打分、自由选课、末位淘汰等方法。

(三)改进教育方法,增进教学感染力

传统教学中的“一支笔、一块黑板、一本教材”的教学方法有其合理的因素。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采用多媒体教学,对传统教学手段进行改革,促进教学手段的多样化、现代化是必然趋势,也是提高教学实效的有效途径。教师应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网络信息资源,在课堂教学中增加录音、影视资料等来调动广大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的感性认知。通过信息化教学使抽象的理论知识形象化、具体化,使枯燥的课堂生动、形象、直观、充满感染力和渗透力。值得注意的是,采用多媒体教学要适度,切不可使教师成为影院,不能使课件成为影片,不能让学生成为观众。课件设计要选择那些教学目标高,教材内容少,现实内容多的内容。

当代的大学生思想空前活跃,他们大多数关注涉及国家根本利益及对国家和社会发展有着重大影响的理论与现实问题。但是,单从书本上很难使学生从“真懂”发展到“真信”的程度。为此,还要适当地带领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社会现实问题。只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使大学生从心里认同马克思主义,认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思想政治教育才能达到真正的效果。

[1]陈立新.当代大学生思想特点与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思考[J].党史文苑,2010,(02).

[2]杜春梅.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新思考[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10,(03).

[3]王学俭,李新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6,(02).

猜你喜欢
理论课实效性政治
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提高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怎样增强人大专题询问的实效性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实效性
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
“721”人才培养模式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
医学院校基础化学理论课教学改革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