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冬野:一个意外成名的胖子

2013-09-06 16:33陈涛
中国新闻周刊 2013年30期
关键词:民谣新闻周刊小姐

陈涛

“爱上一匹野马,可我的家里没有草原”。作为一个短头发的胖子,宋冬野现在需在很多场合眯着眼睛弹唱起这首《董小姐》。这个夏天,“快男”的选手左立的演唱,让这首舒缓的民谣迅速且意外的走红了。

“大概是因为大家能从这首歌中想到自己的故事。”宋冬野对《中国新闻周刊》解释。作为原唱和原作者的宋冬野也多次解释了外界一直感兴趣的“董小姐”到底是谁。他多次说,“她只是一个朋友”。“不是很专业的摄影师”的董小姐最初只是给宋冬野等民谣音乐人拍照,宋冬野去要照片,走在鼓楼的夜里,“聊了一聊”。宋冬野觉得这女孩挺有故事,去年5月,写下了这首歌。

而截至目前,知道“董小姐”真实身份的人不超过五个。“保护她是因为很多无聊的人会在网上猜测她的身份,甚至编造一些关于我和她的故事,其中不乏有很多很恶心、很伤人的言论,我不想让她听到看到这些,这些会非常伤害她。”宋冬野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爱上民谣

今年夏天,曾经只是小众民谣艺人的宋冬野收到的不只是来自大众的赞誉。

不光是近期被网友质疑《董小姐》抄袭韩国歌手审胜勋的《打开收音机》。自从《董小姐》走红后,豆瓣网最知名的对摇滚圈爆料的小组“我们代表月亮消灭居心不良的乐手”里,网友们开始炮轰宋冬野本人是“约炮之王”等。这从某种程度上印证了宋冬野确实红了。

“所有我看到过的,关于我的负面言论和不雅事件,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凭空捏造。”宋冬野在自己的豆瓣音乐人页面上回应,但也“并不忽视我自己的问题”。这个1987年出生的北京青年说自己“是个不成熟的人,甚至是个幼稚和偏激的人”。

事实上,去年宋冬野得以签约摩登天空唱片公司也正是因为《董小姐》这首歌被后者看中。之前他也投过简历到摩登天空,做企宣,但被拒了。去年5月,宋冬野花了两天一宿的时间创作了《董小姐》,然后放到了豆瓣上,随后开始在小范围内走红。去年下半年,宋冬野已经有过全国百站巡演。但那时,他还不能完全靠音乐为生。

和绝大部分民谣音乐人一样,宋冬野之前并非全职专注于音乐。去年3月底,宋冬野的奶奶去世,他辞掉了手中的图书市场营销工作,度过了几个月啃馒头、吃咸菜的低谷期。8月的一天下午,摩登天空的人打電话来叫宋冬野去聊一聊。已经不抱什么希望的宋冬野刚接起电话时甚至以为又是一个骗子。

2006年还在大学里读图书出版发行专业的宋冬野喜欢上了民谣,并开始试着自己写歌。他在很多个场合都提到自己的偶像是民谣歌手万晓利。最初他只是在中关村图书大厦看见一张封套很好看的CD,“当时也不知道他是谁”就买了。这张由十三月厂牌发行的万晓利的《一切没有想象的那么糟》,光是其中一首《陀螺》就让宋冬野连续听了七个小时。

宋冬野如今回忆起,觉得自己刚开始写歌,也有那种“小清新”的感觉。直到2010年11月,宋冬野独立制作了一张个人专辑《雪泥鸿爪》,只做了200张,卖出去100张,送出去100张。那个时候他白天上班,晚上在酒吧演出。次年夏天,他加入了“麻油叶”,一个民间的音乐组织和独立厂牌。

“那是自己做着玩的,当时什么都不懂,自以为是。”宋冬野对《中国新闻周刊》说,“《安和桥北》应该是我个人的第一张正式专辑,制作也很专业和精细。”

除了董小姐还有安河桥

但即将发行的首张专辑《安河桥北》并没有以走红的《董小姐》作为噱头。事实上,“安河桥”才是经常出现在宋冬野作品里的符号。甚至在《董小姐》中,他也近乎固执地引用了这个意向去赞美“董小姐”“就像安河桥下清澈的水”。

新专辑的封套上印着一位瘦弱的妇女抱着一个婴儿,背景是一座村庄。这是宋冬野和他奶奶早期的合影,封套上醒目地打上了“献给张先诺先生”,这是他对自己祖母的敬称。

《安河桥北》主题其实和温婉的“董小姐”相去甚远,宋冬野似乎希望告诉人们他创作的远不止儿女情长和小清新,而是关注记忆里故乡的变迁、当下社会现实以及自己身边的生活。新专辑《安河桥北》3分多钟的黑白预告片,镜头都对准了拆迁的标语。“每个故乡被拆迁的人也都应该是同一种感受吧。”宋冬野对《中国新闻周刊》说,虽然仍住在北京,但真正意义上的故乡如今已不复存在。

宋冬野出生在北京安河桥的一个老旧院子中,那里被他形容为“常年漏雨,冬凉夏暖”,他三岁时全家人搬出去,到了三环内。几年之后,奶奶张先诺实在不喜欢城市的喧闹,又一个人搬回了安河桥的旧居,宋冬野每个周末都从城里回到奶奶家居住。

16岁时,宋冬野想买一把吉他,但父母强烈反对。他跑到安河桥,溺爱他的奶奶掏出148块钱给他买下了那把琴。“我们这么大的孩子,一开始学吉他都是为了小姑娘。”宋冬野如今笑称。

其实,从最开始做音乐,宋冬野就一直想写一首关于安河桥的歌,“可总是觉得不管用什么语言、什么旋律,都说不清我对安和桥的感情,更表达不出我对奶奶的感情。”他说。

直到2011年的一天,宋冬野和朋友开车出去玩,正好路过安河桥,车没有减速。宋冬野从车窗中看着外面的风景和新建的地铁站迅速飘过,“尽管物是人非,但那座桥还是站在那儿一动不动,就像我的奶奶和我的青春期一样。”

他找出铅笔和本子,写下了“让我再看你一遍,从南到北,像是被五环路蒙住了双眼”。现在,他用这首《安河桥》为新专辑命了名。曾经只是个村庄的安河桥,如今已经变成了一个拥挤的地铁站。他在歌中描写了他记忆中的故乡、奶奶以及自己的青春。

“现在很知足”

宋冬野的现实生活“确实忙了很多”:上电视节目,参加音乐节,为8月底发行首张个人专辑《安河桥北》做准备,以及接下来的全国百站巡演。

相比于成名作《董小姐》,“如果论感情的话肯定是安河桥更多些。”宋冬野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其实,除了《董小姐》这首他自称只是“很普通的”的歌之外,宋冬野还有诸如《莉莉安》《水果店的老板娘》《悲了伤的老王》等,但这些歌并没有红。他也承认,正是通过“快男”的平台,让大众的知道了他自己以及民谣这种音乐类型。

《董小姐》最初成名于豆瓣。但如今,它被广泛传播之后,文艺青年们不高兴了,开始被豆瓣网友炮轰。“喜欢独立音乐的人,他们是不听流行音乐的,他们有优越感。但一旦这些歌曲被大众所认同,他们就觉得不是好东西了。”宋冬野如此解释。

自己的歌走红之后,到底能带来多少的经济收入,宋冬野并不知道。他如今还是习惯于外出坐地铁,有急事时才打车,“该怎么过,还怎么过”。最近,他还有点倒霉,自己的摩托车丢了。

事实上,在被“快男”意外拉入大众视野之前,宋冬野已经被圈内的音乐前辈赏识。去年11月,老狼还出现在了宋冬野民谣生日会上献唱歌曲。而一直被宋冬野视为偶像的万晓利也默默注意着他。有一次看完万晓利的演出,宋冬野看着万晓利在舞台下给乐迷签名,自己根本不好意思过去。万晓利却走了过来,说“哎,你是宋冬野吧,一块儿吃饭吧。”

饭桌上,万晓利递过来一把吉他,让宋冬野唱起那首《董小姐》。唱完之后,万晓利甚至还掏出了10块钱,以表“赞许”。

“现在已经可以靠做音乐满足基本的生活了,这个其实很难做到,这也是我的梦想,现在实现了很知足。”宋冬野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猜你喜欢
民谣新闻周刊小姐
晚霞小姐
旅行的没落
今天的会就开到这吧
你为什么要学会拒绝
民谣
谁在跟踪雁小姐
何为民谣
我爱校园新民谣
想吃滴答果的慢吞吞小姐
我爱校园新民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