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氧在直肠肛管周围脓肿术后的疗效观察

2013-09-10 08:05彭凤娟朱淑霞莫想有王碧珍广东省东莞市桥头医院康复科广东东莞523523
吉林医学 2013年13期
关键词:氧分压肛管肛周

彭凤娟,朱淑霞,莫想有,王碧珍 (广东省东莞市桥头医院康复科,广东 东莞 523523)

直肠肛管周围脓肿是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因手术创面大,恢复时间长,且存在特殊的解剖位置,患者在术后的恢复过程中,往往带来极大的痛苦与不便。自2008年1月~2012年1月间,我科对20例肛周脓肿在接受手术后加高压氧治疗,与同期接受手术的20例肛周脓肿进行比较,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全组均无糖尿病、结核病等影响伤口愈合及免疫力的慢性疾病史,肛周局部无手术史及外伤史。病史最短5天,最长2个月。随机分为高压氧组和对照组。高压氧组20例,其中男16例,女4例,年龄16~57岁,平均42.3岁;对照组20例,其中男14例,女6例,年龄18~55岁,平均41.7岁。病变在肛门单侧29例,其中坐骨直肠间隙脓肿15例(高压氧组7例,对照组8例),骨盆直肠间隙脓肿11例(高压氧组6例,对照组5例),直肠后间隙脓肿3例(高压氧组1例,对照组2例);病变在肛门两侧11例,其中坐骨直肠间隙脓肿3例(高压氧组2例,对照组1例),骨盆直肠间隙脓肿8例(高压氧组4例,对照组4例)。

1.2 手术方法:全组均在蛛网膜下腔阻滞下行脓肿主灶切开、对口引流或脓肿切开根治手术,术后进行常规的换药处理,并根据细菌培养药敏结果选择相应抗生素治疗,高压氧组另加高压氧治疗。

1.3 高压氧治疗方法:高压氧组患者于术后第一天开始接受高压氧治疗(高压氧舱为烟台冰轮高压氧舱有限公司生产的多人舱)。具体方案:治疗压力为0.2 mPa,舱内吸纯氧2次,40 min/次,两次间隔10 min,共计吸纯氧80 min,全程120~130 min,1次/d,10次为1个疗程,患者均完成1个疗程以上。

1.4 观察指标:观察术后创面愈合时间和术后创面渗出、组织水肿的程度。愈合时间以天数计算;创面渗出及水肿程度分为4级:Ⅰ级:创面水肿轻,无明显渗出物;Ⅱ级:创面中度水肿,少量渗出物;Ⅲ级:创面明显水肿,有中量渗出物;Ⅳ级:创面红肿,有大量渗出物。

2 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创面愈合时间和术后创面渗出、组织水肿的程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后创面愈合时间和术后创面渗出、组织水肿的程度

3 讨论

直肠肛管周围脓肿是指直肠肛管周围软组织内或其周围间隙发生的急性化脓性感染,并形成脓肿,是肛管直肠周围炎症的急性期表现。绝大部分直肠肛管周围脓肿由肛腺感染引起,由于直肠肛管周围间隙为疏松的脂肪结缔组织,感染极易蔓延、扩散,向上可达直肠周围形成高位肌间脓肿或骨盆直肠间隙脓肿;向下达肛周皮下,形成肛周脓肿;向外穿过外括约肌,形成坐骨直肠间隙脓肿;向后可形成肛管后间隙脓肿或直肠后间隙脓肿。在解剖学上,以肛提肌为界将直肠肛管周围脓肿分为肛提肌下部脓肿和肛提肌上部脓肿,前者包括肛门周围脓肿、坐骨直肠间隙脓肿;后者包括骨盆直肠间隙脓肿、直肠后间隙脓肿、高位肌间脓肿。在临床上,直肠肛管周围脓肿,统称肛周脓肿,以肛提肌为界,分高位肛周脓肿和低位肛周脓肿。常见的致病菌有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变形杆菌、产气荚膜杆菌等。

研究表明,在机体的感染组织中氧分压明显降低,而在0.2 mPa高压氧下,物理溶解氧可增加17倍,肌肉氧分压增加8倍,组织氧分压增加4倍,氧的有效弥散半径延伸,弥散范围扩大[1],且可加快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加快毛细血管向创面延伸,使创面聚集大量巨噬细胞、各种介质及酶,有利于病灶的清除,如重复高压氧治疗使组织中氧张力增加,超氧化物、过氧化氢和毒性氧原子基团将进一步增加,且还可以产生毒性基团,而厌氧菌缺乏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因而对严格的厌氧菌具有直接的杀菌作用;尽管高压氧对需氧菌无直接作用,但是高压氧状态下可以将巯基氧化成二巯基,而巯基是许多酶类的组成部分(如辅酶A、谷胱甘肽辅酶、琥珀酸脱氢酶、转氨酶等),巯基被氧化,酶类被灭活,从而抑制细菌生长繁殖。另外,高压氧治疗可增加创面周围组织足以使创面愈合的氧张力,增加白细胞的杀伤力,杀灭厌氧菌并抑制其毒素产生,有利于创面愈合[2]。在感染和手术创伤后,受损区域将出现水肿、渗出、变形、坏死等改变。细胞的分裂增殖能力与组织内的氧分压有密切关系,当细胞外液氧分压低于1.3 kPa时细胞不再分裂,不再合成胶原纤维。高压氧下可使受损组织氧分压增高,血氧弥散加强,缺氧状态改善,新陈代谢加强,ATP增多,纤维细胞增殖活跃,胶原纤维加强,从而可减轻受损组织的渗出、水肿,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同时可促进新生血管形成,加速侧支循环的建立,加快上皮组织的修复,利于损伤组织的修复与愈合。正是由于高压氧治疗具有抑制细菌生长,抑制和减少外毒素的产生,增加白细胞对微生物的吞噬能力、有利于控制感染,减小厌氧菌产气、改善微循环,提高全身和组织氧含量,加速伤口生长和愈合的作用,因而高压氧治疗能大大地提高常规治疗方法治疗坏死性软组织感染、感染缺血性损伤、特别是厌氧菌感染的疗效[3]。本组20例术后加作高压氧治疗后,术后创面渗出、组织水肿的程度较对照组明显减轻,且创面愈合时间亦较对照组缩短,有显著性差异,提示高压氧可有效促进直肠肛管周围脓肿术后创面的愈合、减少炎性反应的程度,利于病情的康复。对于直肠肛管周围脓肿术后的康复治疗,特别是高位脓肿者,笔者建议加作高压氧治疗,以促使病情的早日康复,减轻患者的痛苦。

[1]吴钟琪.高压氧临床医学[M].湖南:中南大学出版社,2003:42-43.

[2]易 治.高压氧医学临床指引[M].广东:广东科技出版社,2005:1-5.

[3]杨 益.高压氧治疗的基础与临床[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2005:201-213.

猜你喜欢
氧分压肛管肛周
中西医联合治疗慢性肛周湿疹1例
胎儿正常肛门、肛管和畸形改变的超声图像分析
俯卧位通气在ARDS患者中应用的护理效果观察
基于《TiO2基阻变存储器件性能》的教学实践探索
直肠癌直肠肛管经腹会阴联合手术的临床效果观察
载人航天器组合体氧分压控制仿真分析
超声清创对肛周脓肿术后创面的疗效观察
肛周子宫内膜异位症60例治疗探讨
以肛周扁平湿疣为皮肤表现的二期梅毒一例
肛瘘手术发现肛管非典型黑色素痣1例